親子

老師的假期
作者:張海暘2017-09-11
作為人父的老師帶女兒參加暑期班後,有感學生的心愈來愈脆弱,卻無法從老師身上得到足夠的補充養分。
南韓民主學校的發展
作者:海星2017-09-08
為了讓學生有創造性,不消極中活著,南韓有人開始到山裏辦自由學校,名叫Gandhi School。
學校與家庭以外的教育
作者:翁美茵2017-09-05
教育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多去學習,多去體會,教育不只是在學校與家庭。
為甚麼義無反顧選擇當母親?
作者:王安妮2017-09-03
一種是有了孩子的人,另一種是沒有孩子的人,這兩種人說的是兩種空間的語言。
激發孩子的身體韻律節奏
作者:洪 蘭2017-09-02
一開始小朋友會吵鬧,這位示範的年輕人並未大聲吼說:「安靜,不要吵」,他只持續的拍手,微笑不語。
和幼兒一起超越分離焦慮
作者:邱振明2017-09-01
大部份園所只有幾天的適應期,家長可參考以下一些建議,與孩子共同邁向人生新的一頁。
韋惠英:如何在學前為孩子打好讀、寫中文的基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8-31
閱讀是需要培養小朋友的興趣、能力、習慣,以興趣為優先,小朋友的第一本書應該是故事書,而不是教科書。
香港幼孩的活動空間:輸在起跑線
作者:馮文正2017-08-29
我們不單是缺乏親子樂的活動地點及設施,最根本的問題是缺乏親子同樂的時間。
還天真的孩子一個快樂童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8-22
父母應以身作則。要影響下一代,首先從自己快樂開始。
祖父母教育?
作者:劉詠思2017-08-15
隔代育兒究竟對教育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當中過程對孩子的人格建立有什麼影響?
一切從源頭出發:朗誦追求情真意切
作者:蔣治中2017-08-03
「一切從源頭出發」是朗誦獲得情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也是區分朗誦與朗讀的根本所在。
人腦的鏡像感應
作者:程介明2017-07-31
從教育的視角看,人類的學習,幾乎都是從模仿開始的,以鏡像神經元的話語來說,是因為鏡像神經元發揮作用。
少年球員不懂思源誰之過?
作者:張堅庭2017-07-30
錯在誰?當然是足總,制度不單要執行時公正,還要讓人看見未執行時也公正。
苗延琼剖析四大學童問題:厭學、網癮、性格障礙、輕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8
「High concept」和「High touch」都不是人工智能可取代到的,培養子女可由此開始。
陳可宜:寓治療於遊戲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7
接納乃是一個過程,不是片刻可完成的事情,每人都有其成長的步伐,家長要接納每個孩子的獨特性。
鄺啟德:藝術治療轉移孩子情緒壓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7-26
藝術是「無得迫」,需要自發性。做藝術需要周圍走、跑跑跳跳,這些實際經驗可融入生活。
世界之最
作者:劉詠思2017-07-25
世界上最遲睡的孩子應該是香港孩子,有些不到20個月的小人兒,居然晚上11時才上床睡覺。
童年廣場的冒險教育
作者:海星2017-07-21
粘巴達老師帶領着孩子在自然裏冒險學習,對孩子來說都是新的體驗和經歷。
專業知識≠用心調節
作者:翁美茵2017-07-13
子女是父母的一面鏡子,身為父母必須以身作則,多陪伴孩子,與他們一起成長。
規範,是在建立孩子安全感
作者:洪 蘭2017-07-08
孩子是要管教的,做生意才是協商的。
獨生子女面對的問題
作者:彭智華2017-07-05
就算家長願意24小時陪伴孩子玩耍,可是孩子之間才有的互動,是家長怎樣都不能給予的。
廣泛閱讀,從兒童繪本閱讀談起
作者:周慧儀2017-06-26
閱讀使人跨越自身和環境的限制,走入一個更寬廣、 更豐盛的美妙天地:古今中外、宇宙未來。
寫給未來的你
戰勝自己比征服他人還要艱巨和有意義。
告訴孩子什麼才重要
作者:淨空法師2017-06-24
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
談小學的家課政策
作者:蔡世鴻2017-06-21
常有校長對我說:「現在家長的思想很複雜,又想沒家課,又想成績好,讀書又豈有不勞而獲?」
孟子的學習觀
作者:黃顯華2017-06-17
孟子沒有長篇大論講述他的學習觀點,而是以講故事的方式演繹,讓讀者們更容易明白他的觀點。
一人有一個夢想
作者:楊佩珊2017-06-13
尋夢不是要當英雄,夢想不一定是要驚天動地的大作為,夢想就是人生的一些目標。
十方會師(上)
作者:海星2017-06-10
漫步於山林之間,在最自然的環境,用最自在的心情,一步一步的走近目標。
美國教育部研究,孩子成績好竟然這個因素最重要!
作者:留學媽媽2017-06-08
你是怎樣的人,很大程度你的孩子也就是怎樣的人。
責任感不孕的原因
作者:彭智華2017-06-05
責任感不孕的原因,除了家庭的因素外,也有社會的氣氛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