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曾俊華:擔心香港靠借度日 債冚債後果由下一代承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3
如果你發債,是用來投資一些大型基建項目,這樣便沒有問題,但假如連年發債,然後把借貸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來「債冚債」,香港財政很快會陷入乾塘。
重整香港總部經濟策略
作者:鄧希煒2024-03-02
發展總部經濟,既可帶來新產業和高增值經濟活動,亦可吸引多元人才及投資。此舉有助於香港推動經濟轉型,並提升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及競爭力。
PayMe由個人支付拓展至商戶網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1
PayMe初期支付服務以個人為主,相信是避免與集團企業部門直接競爭有關,但隨着銀行服務網絡化,營運成本大幅下降,可以惠及中小企,Payme的服務對象由個人擴大至商戶,已成不可逆轉趨勢。
基金教父雷賢達:2016年樓價已升至市民難以負擔水平,啟德賣地何以仍能創出天價? 政府為什麼沒有洞悉香港陷入高樓價困局無法自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1
香港樓價已高至非打工仔所承受?決策者未能洞悉香港已陷入高樓價的困局?一起聽聽基金教父雷賢達的分享。
較財赤更嚴峻的「信心赤字」
作者:尹瑞麟2024-03-01
誠然,剛公布的數字顯示去年本港經濟取得3.2%增長,但不應忽略於2022年本港經濟收縮了3.5%。預算案對前景的估量,是否過於樂觀?政策質量方面的投入,又是否顯得不足?
中國消費市場的廣和特
作者:何國良2024-02-29
消費市場的「廣」,所帶來的紅利已經給大家吃得七七八八了。若能清楚把握今天市場消費者的特質,方可成為當今市場中的大咖,這正是筆者想帶出的一點:中國消費市場的「特」。
張維迎關於市場經濟最重要的四個洞見
有些新成品一開始只有富人消費,被認為是奢侈品,但隨着成本的下降,很快就變成了大部分人的必需品。所以說,市場經濟最大的受益者是芸芸眾生,不是特權階層。從消費的角度看,市場經濟使得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平等了。
財政預算案2024|鄧希煒:面對外圍波動 香港結構性財赤難解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鄧希煒表示,香港的結構性財赤主要是人口老化問題,香港是小型經濟體,改變人口老化的方法不外乎是增加外來輸入的勞動力,特別是年青人的勞動力,以及增加生育率,但二者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
財政預算案2024|財政預算全撤辣 專家料短線量價齊升 唯長遠要看基本因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莊太量提醒,影響樓市大方向的關鍵並非撤辣,而是利率走勢,現時利息與之前相差4厘,供30年計利息相當於樓價一倍,撤銷7.5%稅率有助樓市穩定,但並非讓其轉勢。
財政預算案2024|金管局放寬按揭:3000萬以下自用物業上限七成 非自用物業六成 取消加息壓測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8
經仔細分析後,金管局認為在繼續維持銀行體系穩定及確保按揭業務風險得到妥善管理的前提下,有空間修訂物業按揭貸款的逆周期宏觀審慎監管措施,並適當調整其他房地產貸款相關的監管要求。
基金教父雷賢達:為何香港強積金回報那麼低?上市公司一旦染藍後股價便大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8
基金教父雷賢達為我們展望甲辰龍年的經濟金融趨勢。他表示,香港股市從來都要靠外資撐場,唯上市公司質素轉差,非本港層面能解決。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大仔增高速度比細仔慢
作者:湯文亮2024-02-28
祈耀年講完之後,匯控在業績理想下,股價仍然下跌 5%,或者,這是睇衰香港的人對祈耀年發出的一個警告,如果唔跟着劇本講,匯控有排冧。
股神的加持
作者:胡孟青2024-02-28
今天的日本股市,已不再是當年的投機冒險樂園,海外投資者對日本成功克服長期通縮的能力感到更有信心,紛紛對日本市場的中長期前景更樂觀。
嶺大邁向復校60周年 秦泗釗校長預告成立數據科學學院、高等研究院
作者:編輯精選2024-02-28
嶺大邁向香港復校60周年,啟動「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從全球各地招募超過60名傑出學者加盟,進一步鞏固大學的科研實力。
北水救港?
作者:張宗永2024-02-28
舊香港已死縱是事實,大家應該着眼新香港該如何再出發,這才是務實和積極的態度(很可惜眼下全世界的政客都嗜賣糖衣假話)。
《財政預算案》周三發表 陳茂波:預期今年經濟逐步改善 經營環境持續好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年的預算案封面色調為杏色,陳茂波強調色調的選擇包含着政府對香港未來一年的期盼。
財政預算案2024|財政預算應全面撤辣還是減辣?
作者:葉秀亮2024-02-27
筆者只想在此以專家身份指出,不同程度的減辣和全面撤辣,將可能造成如下不同結果,政府可以此選擇最有利市民、經濟和政府的選項。
汪濤:探索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與政策的動態調整
作者:香港國際金融學會2024-02-27
儘管面臨各種挑戰和經濟體制機制的不足,中國迄今為止成功地保持了快速增長。值得一提的是,進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及其利潤也在2022年前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長。那麼,為什麼過去大多數悲觀的預測並未實現呢?
香港不會玩完 但會變得難玩
作者:施永青2024-02-27
其實,類似的文章在網上常有看到,甚少能引起政府官員這麼強烈的回應。這可能因羅奇一向都是看好中國的「大好友」,算是與特區政府關係良好,並在金融界有一定地位的外籍人士。
財政預算案2024|研究增加收入方案 達至公共財政收支平衡
作者:麥萃才2024-02-26
2024年是香港復常的第二年,大幅度更改稅制似乎不是時機。但一些多年未調整的政府收費,應按照成本升幅,以及考慮市民承擔能力,向上調整無可厚非。
經濟賢能制和政治賢能制的分別
作者:張建雄2024-02-26
在西方眼中,中國社會管理嚴格,沒有自由,是文化差異。西方人側重個人和企業的成果,是經濟賢能制,要求政府不能干預,所以對中國事事看不順眼,那是改不了。
汪濤: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幾個關鍵因素
作者:香港國際金融學會2024-02-23
儘管有着黨中央的集中領導,地方政府在經濟方面擁有很大的影響力。考慮到國家的龐大規模和每個地區的不同情況,中央與地方的博弈已經有幾千年。在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策演變中,地方政府的利益和作用不容忽視。
以專業使命為本的行業: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梁思傑專訪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4-02-23
香港會計師公會新任會長梁思傑服務於公會理事會多年,並聽取過許多會員的不同觀點。在擔任會長後的首次訪談中,他講述他將會如何讓會計師創造價值的能力以及他們所擔任的各種不同的角色成為大眾焦點。
氣候變化危機與ESG新機遇
作者:余遠騁2024-02-23
要在未來30年實現零碳排放,所需成本可能數以百億元,無疑是極度沉重的財政負擔,但絕不能因而放緩腳步。建立全球碳市場機制是大勢所趨,既蘊藏無限的商機,更能推動碳減排。
美斯事件的迷局
作者:雷鼎鳴2024-02-22
中國內地的反應才是值得留意。中央政府當然不會為此等小事正式表態,但因為成了幾乎全民皆怒的事件,民間及地方政府總會有此反應。比賽在香港舉行,內地為何有如此強烈反應?
美國銀行風暴會再起嗎?
作者:張建雄2024-02-22
美國國債34萬億美元,不過大銀行只貸了20%,其他中小銀行負責80%,傷亡慘重不免,誰來出手救呢?不是說中國的房地產很慘嗎?怎麼不分析自己美國呢?
盛事經濟效益不容忽視
作者:莊太量2024-02-21
毫無疑問,社交媒體、網絡直播和短視頻等新興傳播方式讓香港舉辦的盛事迅速獲得全球關注,擴大城市影響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盛事中心的地位。憑各類數字所見,Chubby Hearts是有不錯的效益。
新春十大屋苑零成交 絕不出奇
作者:湯文亮2024-02-21
急也急不來,一定要等2月底《財政預算案》之後,如果政府唔撤辣,樓市會繼續下跌,成交量亦會維持在低水平,冇人買新樓,地產商就唔會買地,政府就要考慮開徵新稅項及推行緊縮政策,到時香港真正冇運行。
共享藝術 文化何價
作者:胡孟青2024-02-21
「小財唔出大財唔入」,新加坡玩得出神入化,換轉香港,未諮詢已好快有人破口大罵政府敗家。老實說,一日未埋單,一日也不可妄下定論,況且在藝術面前,賺定蝕,亦非簡單加減乘除一條死數。
美斯公關災難 拆彈之路不易
作者:黃錦輝2024-02-21
香港缺場事件已釀成公關大災難,往下美斯需要沉得住氣,正面面對任何突然其來的變化,行事亦要小心翼翼,避免再次得罪全球足球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