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Jan 03 2025 23:59:59

文化

樂團總監交棒見證
作者:周光蓁2023-10-03
上月,年過九旬的老總監將指揮棒傳給與泛亞一起成長的凌顯祐,上周日更親臨音樂會,我等有幸見證新老交替的歷史時刻。
陳煒舜:玉關明月憶長安──《長安三萬里》觀後閒談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2
銀幕上《長安三萬里》所展示的世界,就是一台《紅樓夢》:李杜/寶黛初會的地點在哪裏都好,都無法避免詩意悲劇的揭幕;安史亂後的唐朝/查抄後的賈府是否「延世澤」,最終也一樣指向「白茫茫大地真乾淨」的結局。
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1
孔子嚮往周初社會之美好、民風之淳厚,希望重建禮制,使天下歸仁,恢復文武周公之治。但他「既不得位,無以行勸懲黜陟之政」。
毛、真、地盤的粵語故事
作者:黃氏2023-10-01
香港人一向稱建築工地為「地盤」,可惜又有很多人至今仍然錯誤地以為普通話用詞一定雅於粵語詞,於是在電視台的新聞報道裏,現在經常聽見我們一向不講的「工地」,而「地盤」卻很少聽得到了。
讀古詩最容易讀錯哪些字?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1
然而,古詩是有格律的,若然讀錯了這些字音,整首詩不僅喪失音律之美,而且詩的內涵也隨之改變。唯有按照詩歌的格律來吟詠,方能真切理解詩歌的情意。
災禍集中之啟示
作者:蔣匡文2023-09-30
世界上每年每月都有災禍在世界各地發生。如果發生在北冰洋或南極,在無傷亡情況下,大家都會視為小新聞,只是有大人命財產傷亡,大家才會注意。但為什麼有些災禍都似乎集中於同一個時段出現呢?
愚忠誤子傅青主
作者:龐驚濤2023-09-30
傅山哭子之時,尚未悟「父為子綱」之毒,愚忠誤子,傅山當難辭此咎。
香港故宮與四川省文博機構合辦 「凝視三星堆」特別展正式揭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8
全新特別展覽「凝視三星堆──四川考古新發現」正式揭幕,本次展覽展出共120件三星堆等遺址的珍貴文物,其中55件為近年最新出土文物,結合沉浸式多媒體技術,生動演繹古蜀地文明輝煌成就。
雄奇奪目三星堆──訪考古學黃家豪博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8
2022年初,黃家豪博士與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創辦了香港公眾考古學會,準備在香港普及考古知識,原來他對考古的興趣早在高中時已種下。對於三星堆出土文物的種種謎團,他從考古學的角度逐一為我們解讀。
聯合出版集團成立35周年 舉行「閱‧無止境」論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8
聯合出版集團成立35周年,日前舉行論壇慶祝。紫荊文化集團董事長許正中表示,聯合已成為香港最具規模和影響力的出版傳媒企業,香港正在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為文化企業發展壯大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三場告別:念念不忘、世俗眼光和無知偏見
作者:張灼祥2023-09-28
兩天內看了三套與「告別」有關的電影:《從前的我們》告別過着不同生活的青梅竹馬,了斷多年的牽掛;《喜歡這個我》告別父母獨自生活,活出自我,擺脫世俗束縛;《怪物》思索成年人何時才能告別無知和偏見。
香港第一張小報
作者:鄭明仁2023-09-28
所謂「小報」,是相對「大報」而言。「小報」的定義有兩條,其一是指報紙屬於「細度」紙,紙張大小仿似現今的免費報。小報另一個定義是指報紙的內容多數「不太正經」。
鬥蟲一秋 玩罐一世──秋蟲文化與宣德帝鬥蟋蟀的故事
作者:李大齊2023-09-27
明宣宗雖然貴為一朝天子,生活繁忙,但主要興趣還是養蟋蟀,曾命令蘇州地方官員替他搜羅優質蟋蟀送京,搞到蟋蟀價錢比馬匹還貴,十分擾民。
長相思.中秋節
作者:張楨2023-09-27
分亦難,聚亦難,衣帶汍瀾向故園,月還人未還。
貝爾亞洲首演新作 描述人類與地球命運 港樂與梵志登逆境反饋
作者:傅瑰琦2023-09-27
還是要感謝貝爾,人算不如天算地,帶來了與香港歷史上大災相應的作品。當下,令人不寒而慄。人生,真是只能活在當下。
跨越今昔《長恨歌》
作者:周光蓁2023-09-26
這部大型製作傾盡藝術人才,重新述說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故事。編劇刻意讓時空交錯,個別角色時古時今,全劇十五個場景,觀賞滋味各有不同。
每個時代的那些人們──愛麗絲 · 尼爾(Alice Neel) 畫展有感
作者:陳嵐2023-09-26
在攝影出現之前,肖像畫像是唯一能記錄當時人類面貌的方法。 看一幅肖像畫,仿佛能從人物衣着、和周圍環境中走入那個時代。筆者上過珠寶鑒賞的課程,記得其中一個單元談的就是藝術中的珠寶演變。
樂樂國樂團「樂無疆」音樂會 謝家齊中秋節分享新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4
來自英國的國際古典結他演奏家謝家齊 (Gerald Garcia)應樂樂國樂團的邀請,本月重臨香港,與結他音樂愛好者分享最新力作及演奏心得。
狼毒和肉痛的粵語故事
作者:黃氏2023-09-24
粵語「狼毒」,義同「狠毒」。五代時劉昫的《舊唐書‧酷吏列傳》云︰「(王弘義)自矜曰︰『我之文牒,有如狼毒野葛也。』」
載灃為何不殺袁世凱?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3
載灃與其兄光緒一樣,雖有見識,卻無決斷,更無韜略。他上台伊始,就要剷除袁世凱,此乃其立威的千載良機,但經過一番精心部署後,最後卻只將袁氏「開缺回籍養屙」。
以苦為戲黃周星
作者:龐驚濤2023-09-23
黃之生平最為人所稱道者在學屈子,年近七旬,三次涉江,皆被救起,乃絕食五日而亡。
幕後英雄的電影人生
作者:沈言2023-09-22
提及電影,觀眾首先想起的,自然是活躍大銀幕的演員,以及編織光與影的導演和編劇。殊不知成就一部電影所牽涉的人力物力甚鉅,絕非僅限編導演三駕馬車而已,每部電影的背後更有一位重要推手——製片人。
長安三萬里 情繫中華上千年
作者:何漢權2023-09-22
無疑,《長安三萬里》是可用作認識歷史與文化的上佳活教材,但電檢處以刻板的評級制,將這齣電影評為IIA級,即兒童不宜,對於小學生而言,實在是錯失認知國史、國學、國情乃至國安的好機會,實感可惜。
秦、漢的簡帛書
作者:鄧兆鴻2023-09-22
簡帛書的發現,不單大量補充我國歷史文化的缺佚,也顛覆了文字演化的認知,由草而行,行而楷的篆隸草行楷演變過程。
西西:自由自在地寫作,不是挺好麼?
作者:張灼祥2023-09-22
西西最後一首詩《疲乏》,對生命有了新的體會。人來到某個時刻,再也走不動了。眼、耳都累了,腦袋也疲乏了:「千千萬個問號/是非對錯,一直如影隨形/撕裂着你我的神經」。腦袋,一如眼、耳,都想休息了。
她,尋訪蜀漢英雄
作者:廖書蘭2023-09-22
俞雅凡深深感受到,1800年前諸葛武侯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忠義精神,古往今來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
從話劇《親愛的·柳如是》說起
作者:鄭明仁2023-09-21
香港話劇團首次把柳如是的傳奇搬上香港舞台,希望讓更多香港人認識這位明末清初的奇女子;史學大師陳寅恪晚年窮十年之精力,始完成《柳如是別傳》經典之作,話劇團把柳如是故事縮龍成寸,演出扣人心弦。
發跡地亦是傷心地──李白的長安情意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1
講李白的故事,無法迴避的是大唐首都長安,《長安三萬里》不是地理上的距離,實是詩人理想與現實的距離。電影對李白的「長安情意結」也有細緻的刻劃。
以彭修文方式演奏彭修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1
今次音樂會的原版樂譜、好些彭修文親筆撰寫的樂曲介紹、部分曲目的小樂團編制,無不是以彭修文方式演奏彭修文的音樂為要旨。
培修保育研古建,斌蔚圓融築慈山──專訪何培斌教授
作者:馮珍今2023-09-21
建築文化是文化的紀錄,也是歷史的沉澱。何培斌教授認為,建築並非單純的蓋房子。一個時代的建築,反映當時社會的價值觀、審美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