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

「我什麼都不懂得做,只懂拍電影」──專訪導演關錦鵬
作者:馮珍今2021-07-18
以「女性電影」廣受稱譽的香港導演關錦鵬,從影至今,已超過40年,他為華語電影史創造無數經典作品,亦在國際影壇屢獲殊榮。他的作品以細膩的情感呈現女性形象,更多以人文角度,觀照城市和時代。
平反歹角
作者:黃珍妮2021-07-03
有沒有歷史學家分析一下,女性當家,當時社會是否盛世,治理得好嗎?一味說是篡位,但改朝換代的事經常發生,亂世總有因由,女人便說是禍水,男人便是奪權英雄。我們中國歷史也要來一次平反了。
《絕密使命》:一段與香港有關的歷史
作者:郭一鳴2021-05-28
內地一些影視作品的水準相當不俗,與本港那些低成本急就章的製作不可同日而語,看慣本地劇集的朋友,不妨試試新口味,增加對國情的了解和認識。想要多一點了解創建百年的中國共產黨,看這類劇集肯定會有收穫。
《哥斯拉大戰金剛》:泰坦背後的東西角力
作者:艾雲豪2021-05-11
電影以外東西方元素的碰撞,比鏡頭內巨星之間的明拳直腿,似乎更陰森難測。
趙婷和《浪跡天地》獲奧斯卡金像獎的感想
作者:王永平2021-05-05
在政治籠罩香港的新時代,保持自己的良知善性,以及相信這片土地依然有不少好人,是令自己生活好過的處方吧!
陶傑:「浪跡天地」對馬克思主義的浪漫背叛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29
只浪跡天地沒有用,應該與BLM在洛磯山下會師,成立一個革命根據地,最好在加州內華達邊境,自立為一個人民共和國。這才是積極進取的態度。
《殺出個黃昏》:謝賢、馮寶寶、林家棟發威之作
作者:李偉民2021-04-24
將來香港電影業的發展很明顯,會分兩批人:要市場的,便去內地發展;要香港精神的,在困難的本地環境下,仍拍「港產片」。我高興見到一大群年輕人,依舊投入地工作。
探索荒廢大型電影製片廠 Exploring Deserted Massive Movie Studios
作者:楊必興 P H Yang2021-04-22
一位城市探險達人進入一座荒廢大型電影製片廠探索。建於1960年的行政大樓,窗戶設計創新大膽,成為影城的標誌建築。整座影城於1965年正式完工。2015年評為一級歷史建築。可惜影城已在拆除中。
許鞍華、張婉婷、楊紫燁對談:300萬,你想拍什麽?
作者:編輯精選2021-04-13
近日,一套名為《好好拍電影》的紀錄片在香港各大戲院火熱上映中,而紀錄片的主角正是香港揚名國際的電影導演許鞍華,其多套電影如《天水圍的日與夜》深入民心。港大為此舉辦了一場對談會,大談她們的理想。
生命從電影中學習
作者:常霖法師2021-03-30
我們的生命,並不在乎長短,而在乎是否活得精彩和有意義。
看《覺醒年代》,學中共黨史
作者:郭一鳴2021-03-12
中共黨史與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是分不開的,香港的年輕人要認識國情,我推薦看這部《覺醒年代》。
后翼的視象意想
作者:艾雲豪2021-03-11
《后翼棄兵》是Netflix的一齣話題作,女主角、一個象棋高手當中使用的手段,與現今足球界一個手段,竟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的小影院
作者:黃珍妮2021-02-21
有時候,很懷念的不是影藝的文藝角落,而是在中產的灣仔寫字樓區,竟夠膽子暗藏了一種反叛!
手機可拍家庭電影:「修哥」石修演戲領略,眼神和語調,哪樣重要?
作者:李偉民2021-01-09
石修溫文、魅力非凡、說話很輕、挺着腰板、眼睛跟着你的反應走。我問修哥,那年代,如何演戲?
蘇絲黃控告《蘇絲黃的世界》
作者:鄭明仁2020-12-20
電影《蘇絲黃的世界》改編自真人真事,而其女主角的角色原型 Suzie Wong 卻在上世紀60年代將電影公司和小說出版社雙雙告上法庭。消息一出,眾人譁然。
李小龍武藝傳奇再現
作者:鄭明仁2020-12-12
今年11月27日是李小龍誕辰80周年之日,香港郵政發行李小龍特別郵票及郵品,讓大家共同緬懷一代巨星的風釆。
李小龍的洋血統
作者:馮應標2020-11-27
2020年11月27日是李小龍80歲冥壽。李小龍的洋血統全是來自他母親,多年來有好幾個說法。
陶傑:辛康納利精彩之處
作者:編輯精選2020-11-05
007 這套英語文化霸權的電影宣傳系統,半世紀以來都非常成功,雖然背後的一套符號和密碼,也非常複雜。
香港最資深司儀鄧英敏——如何以口才讓親人、朋友、同事心悅誠服
作者:李偉民2020-10-30
坊間視為「好口才」的人,許多其實是語言惡棍,他們口若懸河,誤導大眾。在影視圈,有一位藝人躬行實踐,由1976年至今,靠口才「搵食」,他是司儀鄧英敏。
從《奪冠》看中國女排
作者:陳家偉2020-10-27
嚴謹、嚴格、嚴厲的教練讓女排都明白了,成就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譽也不是為了自己,是為更高的價值,讓人願意付出,願意犧牲,力竭聲嘶地打拼,去拼,打出志氣來,打出民族的精神來。
走穴之星王俊棠勉勵低潮香港人:大小通吃,密食當三番!
作者:李偉民2020-10-24
眾惡男中,我和「卡拉之星」棠哥最投契,首先,年紀相若;此外,在年輕人愛「夜蒲」的八十年代,棠哥在disco做管理,是大家熟悉的朋友。那時候,他是高大俊男一名,身邊美女如雲,曾經非常風流,幸好修成正果。
如果沒有郭富城,《麥路人》只是一部好看的肥皂劇,香港苦情戲的五大地雷
作者:李偉民2020-10-03
《麥路人》只是一部以社會問題為題材,並非深究這問題的「情緒影片」,它的思考價值不高,手法保守。我們常批評,電影不要像電視劇,但是《麥路人》太像溫情電視劇。
《花木蘭》爛得有因 戰將的恨與怨
作者:葉劉淑儀2020-09-29
《花木蘭》即使開畫後特別在內地負評如潮,我仍然買票入場。豈料散場後,我也要講一句,此片拍得的確差,而且「爛」得有因。
陳木勝離世 觀眾的損失
作者:陳家偉2020-08-25
近日香港的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不幸英年逝世,享年58歲,他以拍攝警匪槍戰和動作片聞名於世,所以曾與多位巨星合作,如劉德華、甄子丹、謝霆鋒、古天樂、郭富城等。
電影發展局前秘書長馮永:香港電影可以改頭換面、老樹再開花的兩大理由
作者:李偉民2020-08-22
我愈想得多,思路愈紊亂;終於有一天,遇到電影老行尊,香港電影發展局前秘書長馮永,和他來一次思想切磋。
陳年香港電影戲橋
作者:鄭明仁2020-08-08
早年入場睇電影前,戲院職員多會向觀眾派發「戲橋」,這是一張電影劇目說明書,簡介「是日公映」電影的故事(本事)和演員陣容,並且附有劇照和明星照片。
「選擇拍電影這條路,就回不了頭……」──首位獲得金獅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女導演許鞍華
作者:馮珍今2020-07-23
從《瘋劫》到《明月幾時有》,許鞍華拍的電影類型多變,卻一直不離探討人際關係的主題,而且各具特色,在商業和藝術之間亦取得很好的平衡,她對電影的投入和執着,也一直感染着我們。
英倫競賽:工業革命下新興產業的崛起
作者:艾雲豪2020-05-20
Netflix新劇The English Game成為餓波球迷之間的熱話。
《花木蘭》不敵新冠病毒 劉亦菲更難抵玻璃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26
《木蘭辭》若是「北朝民歌」,木蘭的形象也極可能是「鮮卑胡人」。筆者大膽推測,劉亦菲「代入角色」,按照西方人對「胡人」的認知,自稱為廣義的「亞洲人」亦不奇怪。
湯漢斯夫婦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3-12
美國影星湯漢斯今天(3月12日)在Facebook個人專頁稱對新型冠狀病毒測試呈陽性反應。他和妻子在澳洲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