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56:3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商業

球王缺陣
作者:張宗永2024-02-21
特區政府為了香港再出發費盡苦心,但往往誤判「大眼雞當炮艇」;夜繽紛不一定全城舞動,球王缺陣也不用與香港和國家的面子掛鈎。
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華懋綠色建築如何減少碳排放?面對香港人口老齡化問題 如何主動出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0
華懋集團為何會重視ESG?集團又如何落實發展?荃灣如心園怎樣實踐可持續發展概念?一起來聽聽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的分享。
再生農業是可持續糧食和生態系統的鑰匙?本地餐飲巨頭怎樣與農夫攜手發展綠色循環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19
受累於疫情、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疊加,各行各業的商品供應鏈都變得不穩定。近年大型餐飲集團美心與本地農莊合作,促進再生農業發展,希望提高食品輸送系統的穩定和可持續性,成效如何?
視野是推動創新的一大動力
作者:古多迪2024-02-16
對很多人而言,轉變和創新不是什麼複雜深奧的概念,但當我們不斷深入鑽研,或許會發現這可以是一近乎深不可測的概念,而格林斯潘的一生就是一個很生動的例證。
華懋集團可持續發展論壇2023 助香港加速轉型,開創零碳新未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9
由華懋集團主辦、香港綠色建築議會協辦的「華懋集團 可持續發展論壇2023」去年11月於荃灣西如心酒店圓滿舉行,現場和線上有超過3,000人出席,較前一年參與人數激增逾七成。
讓綠色成為企業發展的底色──華懋集團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9
近年華懋集團積極參與創新科技發展,亦涉足護老和健康護理範疇,推動業務轉型。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蔡宏興表示,ESG短期內未必見到效益,但注重的是中長線是否達到預設的公共利益,而重點在於付諸實際行動。
淺談制定ESG路線圖三大關鍵:教育、策劃、匯聚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2-09
在現今工商營運環境中,ESG已成為企業策略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以及衡量企業發展前景及價值的重要指標。我認為ESG三個英文字母亦可以解讀為:教育、策劃以及匯聚。
廠商會新任會長盧金榮:在變局中以進促穩
適逢今年是廠商會90周年,盧會長期望,廠商會能夠繼續協助推動香港經濟發展,對內向政府反映業界意見,並為會員爭取更多便利政策,對外則加強與國內、國際的經貿聯繫。
中國的追雪一族
作者:張宗永2024-01-31
Club Med Grand Massif Samons滑雪度假村在2017 年年底落成。訝異的是,我還以為有復星這樣的股東,他們會大力招徠中國遊客,但400多間房間,我估計中國內地遊客不到十分之一。
近七成香港中小企望政府加強營銷及推廣資助 生產力局 · 資助計劃三管齊下助掌支援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1-29
生產力局與中小企一直並肩同行,永不停步,筆者期望新措施將能促進中小企掌握最新政府支援,協助業界創優增值以及妥善運用政府資助計劃,把握商機,提升競爭力。
減法:揭示「躺平」的潛能
作者:艾雲豪2024-01-15
減少開會之外,我還有更「爆」的發明:控制自己,只有必要時才發送訊息和指令,不管是Whatsapp、X還是電郵等。這是多麼具革命性的概念!但老闆是否能夠抵擋誘惑,不讓每個突發奇想的點子都被指頭送上刑台?
「香港有工業·重要夥伴起動大會」盛大舉行 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優化措施 助企業把握黃金機遇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4-01-12
藉着新型工業化,傳統企業亦能乘創新洪流奮前邁進,生產力局在推動這方面的工作一向不遺餘力,例如為有逾60年鋼材供應經驗的和利集團引進數碼化技術,將專業焊工的焊接經驗轉化為圖像化程序等。
香港能出現一個雷軍嗎?
作者:謝祖墀2024-01-11
香港能不能夠產生一個雷軍?我想更好的問題是「香港有沒有條件讓一個雷軍出現?」要讓一個雷軍出現,香港必須創造相關的條件,例如:人才、成本、效率、建立供應鏈集群的條件和誘因和相關政策等等。
急流勇退才能跳得更高!「韓國亞馬遜」放棄上市後找到絕招
作者:創新拿鐵作者群2024-01-06
一直到上市前幾周,金範錫才下定決心要放棄這次上市的機會,又一次「再造」酷澎。而這一次,他要模仿的是電商之王亞馬遜,提供一個「從下單到配送」的完整購物經驗給客戶們。
屁股決定腦袋是正常現象
作者:施永青2024-01-03
在一般人心目中,屁股是低俗的,腦袋才是高尚的;屁股會只顧眼前的感受,而腦袋懂以理性的方式去思維,會照顧長遠與整體方面的需要。其實,「屁股決定腦袋」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並不一定帶有貶意。
應對氣候危機兩大法門 史密斯教授:世界應聚焦「調適」多於「緩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5
史密斯教授認為,世界需要更專注於調適方案,否則可能達不到淨零排放的要求,但結構性障礙影響了調適投資的私人融資,造成人們更傾向緩解的偏見,但其實調適項目往往是低成本、高回報的投資。
「生產力局 ‧ 資助計劃」年度回顧與前瞻
作者:香港生產力促進局2023-12-24
我深信,政府資助計劃不但是支援中小企應對挑戰的關鍵後盾,更能便民利商,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從而提升市民幸福感。未來,生產力局將繼續努力不懈,助力香港經濟及社會高質量發展!
企業家族「義利並舉」 影響力投資在香港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22
誰説公益就是燒錢?影響力項目完全能夠自負盈虧並獲機構投資者青睞,共生共贏。筆者向來關注香港家族企業的影響力投資,盼望有影響力投資者出現於生態圈,投資本港有潛在長遠影響力的創業項目。
對事不對人
作者:李志強2023-12-21
重視工作效益,是企業運作的基本要求,但達到指標並不一定代表用對了方法,有時更有僥倖的成分。如果目標結果和過程行為能兩者並重,加上主管在工作過程中適時輔導指正,當有助員工提升表現,達至相得益彰的成效。
香港首發布創科人才指數報告 顯示吸納中外生源有待發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1
香港創科人才指數核心發現,雖然創科文化在香港尚未真正形成,對創新科技的認識還未達到,但在政府與各界的推動下,創科生態與文化在近年來顯著提升。
做召集異見的高手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16
大多數的人在組成團隊或參加會議時,並不會特別想到多元化。我們傾向和類似的人在一起,這就是社會學家所謂的趨同性。這些精英不僅沒能從外面的眼光來看事情,也沒有勇氣提出異議。
禍福相倚
作者:張宗永2023-12-13
那天跟清華大學的MBA學生說:我在職場上的發展只是一連串的意外而已,主觀因素比外在因素低很多。但總體而言,我是幸運的,亦很享受職場上亂打亂衝這過程。至於說「安不可思」,人算當然敵不過天算。
中國數字絲綢之路重點 越南成科企巨擘投資沃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起(12日)一連兩天訪問越南,美國芯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周末恰好訪越,擬在此設立基地。其實全球科技界人同此心,由英特爾到微軟都對越南各有自己的小算盤。
電競產業給新興行業的示範
作者:艾雲豪2023-12-11
有了市場,當然就需要有「水」,電競行業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也有波動。不過,近來有中國大陸的電競隊和遊戯開發商,在沙特等地成功融得可觀的投資款,也許算是逃荒遊戯在現實世界中的倖存者?
寧德時代落戶香江 電池巨企的美麗與哀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09
寧德時代落戶香港,毫無疑問有着亮眼的前景,但在中美博弈的政治現實下,與美企有合作關係或先進的中國企業都可能被美國視為「眼中釘」,華為已是前車可鑑,對寧德時代可能被推到風口浪尖,也應有心理準備。
香港智營設計大賞2024正式啟動 凝聚香港設計力量 向國際展示香港原創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3-12-05
香港出口商會舉辦的智營大賞自2012年以來,合共吸引了約2500間公司及機構的報名,收集了超過4600件作品,從歷年作品的水平更可以看到香港原創設計產品日趨成熟,具有無限的創作力及發展潛力。
50周年專訪系列:再創輝煌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3-12-04
證監會主席雷添良在會計界歷練多年,見證了會計師的角色演變,其責任與日俱增。他講述香港如何保持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會計師在可持續發展中應發揮的作用,並分享他擔任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期間的難忘時刻。
ESG神話與優化不同持份者的可持續價值 ESG Myths and Optimising Sustainable Values for Different Stakeholders
作者:何順文2023-11-30
這是重新校準的時候了,ESG改革需要從今天開始。 It is time to recalibrate. The ESG reform needs to begin today.
巴菲特良師摰友查理芒格逝世 享耆壽99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9
芒格與巴菲特長期拍檔的關係,讓他成為華爾街家喻戶曉的大人物,但少人知道他加入巴郡成為巴菲特副手前,他通過他的法律專業早已在房地產投資賺取人生第一個百萬美元。
雙劍合璧
作者:李志強2023-11-29
不同領域及專長的能人配搭合作,有如武俠小說裏高手面對強敵時的「雙劍合璧」,因為光靠一人之力,武功和勝算始終有限,若能借助另一人迥異的功力及劍術,在招式和劍勢上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