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11:56:4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商業

服務細節分高下
作者:李志強2024-07-15
現屆政府積極有為,若能主動居中推動,發揮「超級聯繫人」的優勢,應能更好更快玉成其事,攻堅這「最後一里」(the last mile)的服務難關,方便本地顧客及到港旅客。
飢餓困局悖論
作者:袁志光2024-07-10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危險的環境中,人們面臨着生存的困境。面對食物與生命安全的威脅,如何選擇才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能獲得所需資源?
戰略管理諮詢行業在中國的歷史時刻
作者:謝祖墀2024-07-09
中國的崛起不會只是硬件(科技、創新、企業規模等)方面的進步,同時亦應是軟件(知識、專業、國際性、現代性和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
善念如何挽救經濟?──專訪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9
戮力推動善經濟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他認為,利他、和合、共善在當今之世較自由、平等、博愛更為重要,鼓勵眾人從利他角度從事經濟活動,有善的動機、善的方法,就能達到善的結果。
女子運動熱潮──是曇花一現,還是曙光初現?
作者:艾雲豪2024-07-08
儘管趨勢向好,女子運動仍面臨不少挑戰。歷來資金不足,媒體曝光率不錯是有所上升,但比起男性運動員的流量而言,仍然是相對有限的,而各項目的管理組織內領導層中女性代表亦屈指可數。
陸恭蕙:建立ESG規範 有例可循方能促進綠色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8
陸恭蕙表示,通過政策層面推廣ESG,關鍵是改變「人的思維」,如果員工了解做好ESG,對公司、員工、以至社會都有好處,例如避免虛耗更多資源,為公司省錢,多了年尾花紅,員工作業時便會更有動力。
超越比賽日的娛樂體驗
作者:艾雲豪2024-07-01
娛樂區域的整合不僅是為了提升粉絲體驗,更是一種戰略式的商業舉措。這些區域通過零售和餐飲銷售、活動,以及住宅租賃等創造額外的收入來源。全年提供娛樂活動,讓體育組織在賽季外也能保持參與度和盈利能力。
體育競技的故事化助産業落地和變現
作者:艾雲豪2024-06-20
無論是紀錄片還是虛構作品,體育敘事在建立全球粉絲、引起共鳴和誘發點擊,均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這種全球吸引力不僅增加觀眾數量,還開啟國際商品銷售、全球贊助及海外巡演等新的收入來源。
波士頓賽爾特人
作者:孫明揚2024-06-20
NBA剛結束的球季,西岸競爭異常激烈,冠軍為雷霆,勝57場負25場,而名列第五的獨行俠也勝50場負32場。但東岸的賽爾特人勝了64場負18場,拋離勝50埸的對手甚遠,而且在附加賽大熱勝出。
有心機,才有生機
作者:李志強2024-06-14
服務業界面對內地競爭,大多怨聲載道,不少急謀對策,有些則投降離場。不要忘記,營商比拼是長期抗戰,非爭一日之長短。
盧金榮:美國息口走勢未明 給香港帶來什麼挑戰? 地緣政治緊張 香港在夾縫中更易有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4
香港中華廠商聯合會會長盧金榮博士認為,今年國際政經局勢的三大關注點,即中美關係的走向、地緣政治風險、環球經濟走向。國際局勢分別給香港帶來哪些挑戰和機遇呢?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75企業機構簽零碳約章 最大減幅97%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4
去年8月正式啟動的《BEC零碳約章》旨在鼓勵企業和機構制定落實在未來10年減少碳排放40%的目標。據悉,《約章》至今已有75間企業和機構簽署。
人工智能將如何驅動商業的顛覆式變革?
作者:謝祖墀2024-06-12
AI生成內容(AIGC)對傳統行業的變革推動了企業架構的轉變,使得組織結構變得更加靈活、精練、扁平化和自主化。
鼓勵企業支持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應對環境挑戰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6-11
近年來,自然為本的解決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 NbS)獲廣泛討論,並被視為一種可以為周邊地區帶來長期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的整體解決方案。
青年港漂總會和大灣區新媒體發展總會成立 倡引進優才普及就業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8
兩會聯合成立正是為了解決年輕港漂和商家的需求。青年港漂總會將為來港的內地青年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務,包括生活指導、職業發展和社交活動等,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香港。
面向消費者的外資企業在中國市場如何取得成功?
作者:謝祖墀2024-06-07
很多跨國企業未能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原因往往來自企業內部,尤其是與總部有關的內部因素。要成功融入中國市場,企業領導者必須親身參與市場活動,並在這一過程中了解中國消費者的需求與想法。
梁頴宇第六度榮膺《福布斯》The Midas List全球最佳創投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06
啟明創投主管合夥人梁頴宇連續第六次上榜《福布斯》全球最佳創投人榜(The Midas List),此次排名第40位。梁頴宇認為未來10年,全球醫療健康行業充滿增長機會。
良好企業管治,良好ESG表現:2023年最佳企業管治及ESG大獎獲獎機構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4-06-06
香港會計師公會第24屆享負盛名的商業大獎顯示出企業管治水平似乎停滯不前,然而內地企業的ESG報告則有明顯改善。各獲獎機構分享它們的成功因素。
科大獨角獸日 創科成果琳琅滿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4
上周五便有多家獨角獸企業及入選「產學研1+計劃」的技術項目,在科大逸夫演藝中心展出,這些部分仍在研發階段;部分已供應市面,本文列舉一些科大校友企業的成功例子。
大家樂主席羅開光:掌舵人撞板經驗為何全公司最多? 一出道即犯錯 做生意有沒有不敗秘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4
即使可能犯錯仍要爭取吸收經驗,不斷摸索,不斷嘗試,常討論策略性議題,不怕犯錯勇於嘗試。
「格力創新──邁向綠色未來 成就美好生活」香港站圓滿結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04
格力日前在香港舉辦「格力創新──邁向綠色未來 成就美好生活」世界巡迴論壇香港站,於活動上除展示綠色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及綠色、環保和節能產品外,更宣布推出為期5年總額100萬港元的格力大灣區香港獎學金。
體育産業的攻城掠地:新球場,新粉絲,新鈔票!
作者:艾雲豪2024-05-30
體育產業的擴張,就像一場沒有終止的比賽,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誰會進球!
由間諜案談到問責
作者:張宗永2024-05-29
我公司曾經被委託替一家醫療科技公司融資,它生產一種遙距監控器,可以在10米距離內量度人的心跳。這儀器原本純粹是作醫學用途,但意料不到,它另一個客戶是監獄。
《明報》報慶酒會致辭 李家超:傳媒應恪守專業 向「唱衰」說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4
李家超強調,傳媒在社會的影響力很大,恪守行業專業特別重要。這些專業代表以事實為依歸,不偏不倚,尤其是幫助市民明辨真偽。
恒大ESG研究中心將舉辦研討會介紹獨有的ESGi-Composite Scorecard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4
研討會將示範如何使用由ESG研究中心獨創的 ESGi-Composite Scorecard 得到的情報來幫助投資分析決策和其他業務功能。
大家樂主席羅開光:讓員工和老闆一起快樂 是家族秘傳管理學?一代不如一代?60後、80後、00後哪個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4
大家樂主席羅開光是怎樣由低做起,一步一步成為集團骨幹? 上司怎樣管理下屬,才能令團隊一步一步成長? 一齊聽聽羅開光分享他的管理心得!
公關一姐自釀危機離職的啟示
作者:文振球2024-05-22
公關之要務,在於處理好與各持份者的傳訊工作,為集團維護良好形象。如果在標榜重視人才的企業,公關主管自己卻根本不關懷團隊成員,只是一味用「君臨天下」的姿態管理團隊,就已經和企業文化背道而馳了。
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作者:謝祖墀2024-05-21
中國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或供應鏈中心,它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創新中心,尤其是在先進製造領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與中國開展合作對於外資跨國企業在尖端領域取得創新,正向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設計改變社會 渡人亦是渡己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8
其實情況不就像我們的社會?周遭總不免有許多不完美,余志光和林偉雄每天都在觀察社會症狀,為香港呈獻款款如涼茶般的設計。未必一下子就盡善盡美,卻希望可以徐徐為社會清熱解毒,為眾生寧心安神。
管制使用即棄塑膠 多方合作實現減廢目標
作者:商界環保協會2024-05-17
政府、企業和市民的合作是實現減廢目標的關鍵,企業的推動和市民的支持絕對有助實現全民減廢、資源循環和零廢堆填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