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是教導組織或課堂成員要保持成長心態已經不夠,以成長心態行事不再只是個人的責任。現在,組織或課堂的領導人也有責任創造成長心態的文化。

由於下沉市場的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較為有限,品牌必須通過精確的策略和明星效應來獲取青睞。奧運就是孕育超級巨星的溫牀,我們勢將持續地看到奧運巨星的明星化。

高佩璇會長表示,承蒙潮州商會監事會和會董會的信任,正式擔任第54屆會長,亦是103年來首位女會長,深感榮幸和光榮,深知責任重大。她續指,會秉承商會六大宗旨,將商會會務工作推上新台階。

善經濟的最高目標是促進萬物共生共榮,明白個體與群體之間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才能超越源於恐懼意識的零和遊戲,從集體共善到集體共榮。

經緯青年商會日前頒發第四屆飛越品牌大獎得獎企業,大會從23間參與企業中嚴選出19間得獎企業及企業領袖。

為使企業更全面考慮氣候變化的影響並採取相關措施,多個國際標準都對此提出要求。企業亦應同時把握時間,為減碳增韌做好充分準備,以實現可持續發展:減緩、調適和增韌是應對氣候變化的三大關鍵。

大灣區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需要強大的法律支援體系來支持企業的發展,唯在處理跨境爭議時,往往欠缺相關人才。香港須從四方面培養更多跨境調解人才,提高香港在國際舞台上的調解服務能力。

香港科技大學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陸恭蕙女士,榮獲本年度的ESG翹楚大獎,一起聽聽她細說香港在ESG工作方面有什麼進展和更上一層樓的建議?

在本文中,我們探討了一些正在重塑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關鍵變革力量,這些創新展現了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創新和科技進步如何快速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

全面禁止離岸博彩,儘管短期內或會影響菲律賓「超越澳門」的目標,但長遠來看卻可能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菲律賓雖然放棄了每年數以百億港元計的離岸博彩收益,但這經濟代價相信遠低於罪案所造成的龐大損失。

中國企業正逐步加大在國際體育賽事的贊助力度,以拓展自身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近年來,中國品牌在歐洲國家盃等頂級賽事的贊助佔比不斷提升,反映了中國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崛起。

憑藉具備豐富的財務知識之優勢,會計師在各種不同職業角色與環境中均具有無法估計的價值。5位來自個不同專業範疇的公會會員分享其事業發展經歷。

馬介欽是廠商會常務副會長兼佳寧娜集團控股主席,他待人溫和謙遜,多年來積極凝聚商界力量,促進社會及民生和諧穩定。廠商會致力培育青年人才,馬介欽會長常勉勵年輕人,做事處世不能只看形勢而定,要以誠待人。

歐式開放聯賽系統本質上創造更刺激之競爭環境,但早年的財務差距容易導致富裕球隊強者愈強。升降級制度增添不確定性元素,升降機式的劇情及激烈地方對抗,提高度球迷的死忠性。

單偉建在今年香港書展上,分享了他對金錢、經濟和歷史的獨到見解。他的故事展現了一個中國人在動盪年代中逆境求存、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在經濟起飛的那些年,便利店同時代表着一種生活方式。然而,隨着電商的興起,衝擊了人們的購物習慣,消費者更享受足不出戶的便利。便利店不再如印象中便利,難道只能走上無奈的結局?

灼見名家x恒生大學第三屆ESG大獎主題為「低碳經濟 開創香港綠色新機遇」,共有5位業界精英、19家企業和機構獲得嘉許,得獎者及代表逐一上台發表獲獎感言。

現今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物聯網等新興技術,正日益滲透到各行各業,無疑讓我們擔憂這些新技術的測試及監管措施是否足夠,以及在技術更新和系統維護方面,如何確保安全性和穩定性。政府又應該擔當什麼角色?

感謝星爺與我們分享他的所見所聞,讓我們從多個角度回望近代香港,但願他的一伙人,尤其是年輕的朋友,以愛護眾生之心為力量,堅持不懈,無論前途多麼險阻,都奮力守護自然、守護人類與眾生的共同家園。

串流媒體之便捷性已經擴大了MLS之觀眾群,進一步將足球融入美國體育文化之織錦,使足球民主化。此便捷性已經導致觀眾人數激增,創造了更為廣泛且參與度更高之球迷基礎。

香港的專業服務業多年來蓬勃發展,不僅推動了本地經濟的穩步增長,也為國家經濟的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然而,香港會計界需要善用國際化優勢,與內地同行加強交流合作,確保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初創企業的出現及發展需要年輕一代無限的創意。為培養年輕人創意思維,城大出版社邀請了香港一些具代表性的初創企業創辦人及初創生態系統中的專家,期望通過他們分享的故事,鼓勵年輕人勇敢追夢。

這是一個不同的時代。新的要求並未阻止人們或組織的創新嘗試。大量年輕的民營企業家再次湧現,他們正試圖在新的創新大潮中分得一杯羹。這一次,他們會專注於硬科技創新,通常與數字技術密切相關。

現今會計人才的期望並不局限於薪酬,愈來愈多人更注重工作所帶來的其他體驗。有人力資源顧問表示,要在人才戰中覓得高質素員工,僱主需要着力向人才「推銷」職位,並認清一眾求職者的關鍵需要,以增加公司的吸引力。

在現今綠色大趨勢的推動下,市面上已出現不少能有效減少建築物耗用能源的新興技術和創新方案,然而,要將這些創新技術大規模推廣到香港作實際應用時,仍存在不少挑戰。

通過這種結合直覺和數據的方法,企業能夠更全面地評估情況,做出更加明智的決策,而不是單純依賴數據或直覺。這種方法有助減少決策過程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準確度。

現屆政府積極有為,若能主動居中推動,發揮「超級聯繫人」的優勢,應能更好更快玉成其事,攻堅這「最後一里」(the last mile)的服務難關,方便本地顧客及到港旅客。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危險的環境中,人們面臨着生存的困境。面對食物與生命安全的威脅,如何選擇才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能獲得所需資源?

中國的崛起不會只是硬件(科技、創新、企業規模等)方面的進步,同時亦應是軟件(知識、專業、國際性、現代性和價值觀)等方面的進步。

戮力推動善經濟的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何日生博士接受本社獨家專訪,他認為,利他、和合、共善在當今之世較自由、平等、博愛更為重要,鼓勵眾人從利他角度從事經濟活動,有善的動機、善的方法,就能達到善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