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天氣嚴重污染都是人為因素,有農民為清理田地而焚燒秸稈,同時工廠和汽車排放大量廢氣引致,總覺得印度國土是個人間地獄,貧富極懸殊、階級差別巨大,真不能想像怎麼生存,期望有日轉變成樂土。
新加坡在我得以擺脫貧困並享受豐富的外交和學習生活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中國將金磚國家視為一個重要的國際組織,可以進一步納入更多全南方國家,進而打破全球霸權主義鏈,作為平衡親美政治、經濟、軍事聯盟的力量。
如今又有人討論印度是不是第二隻睡獅?印度GDP雖超日趕德,但國力仍未強,南方世界當然希望印度醒過來。能嗎?看大仙下5年的功力了。
美、日、印、澳四國元首日前在美國舉行會議,四國集團同意擴大安全合作,包括聯合海岸防衛隊任務。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表示,四方安全對話表面上是美國加強亞太區的那個部署,但明顯有制衡中方在區內擴張的意圖。
亞洲內部有着西方難以輕易理解的深厚文化聯繫,有什麼值得學習?亞洲是統一的實體,是否誇大其詞?怎麼看印度取代英國成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常的概率?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印度後面還有印尼、越南、孟加拉等國在競爭外國投資者,加上印度法律如牛毛,成為世界工廠,要解決問題一大堆,莫迪大仙只有5年,努力啊!中國小心就是!
馬凱碩直言「非常擔心中印關係」,兩國人口並列世界前二,印度可能成為一個全方位的超級大國嗎?中印邊境紛爭不斷,幾近決裂,未來有望和緩嗎?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中國近年來在國際事務中變得更加強硬了嗎?如果答案為肯定,那麼強硬態度會是美國激進外交政策的結果嗎?為什麼在馬凱碩看來,中國應繼續「保持耐心」?一起聽聽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的分享。
在股市有句名言「理財有風險,買股要謹慎!」外資都以自己在外國經驗豐富,忘了股市最基本作用是集資,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去年入局者,紛紛失手而回。
人類正面臨四大存在性風險:地緣政治失控、全球碳排失控導致氣候變化、疫情失控,以及 AI 超越人類智慧。這些風險並非單一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複雜問題。
2024年初,IMF對各主要經濟體的GDP成長率預測出現了較大偏差。各國經濟情勢複雜多變,IMF的預測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
印度總理莫迪第三度連任,但人民黨失去絕對大多數議席,很多人對今次結果有不同的解讀。譚新強認為,印度下一步應該加速發展製造業,不止低端,連高端的電動車也應招商到來。
愈親美跌得愈慘,投資印度20多年的台灣朋友,大為失策,往後25年再看呢?相信歷史!
印度正在舉行大選,總理莫迪預料可連任。資深傳媒人張翠容分析,莫迪支持以色列打壓巴人,希望在國際政治舞台佔一席位,增強影響力。一起聽聽她的分析。
喀拉拉邦不易給莫迪政府洗腦,並在以巴問題上發出挑戰莫迪的最大聲音,為今次大選注入了以巴元素。當地反對派更指出,如果莫迪繼續執政,印度人將失去許多自由。
資本要解決市場不足的限制,便是拋棄工業生產,發展金融,從金融中博取更大的利潤。但金融最後還是依靠實質經濟發展,單單依靠泡沫終將爆發金融危機。去工業化,實際上造就了後進國家迎頭趕超的機會。
事實上,目前來看,經濟實力仍然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根本,而這個世界上不懈努力,奮起直追的國家不在少數,我們還是要有緊迫感。
我話不用擔心,在過去,中國排名長時間都是低於印度,即使印度反超前,亦不是一件奇怪的事,老友話唔明白,點解中國可以在改革開放後,幾十年間便晉升至世界第二,究竟有什麼秘訣?
今年是多個南亞國家的選舉年,誰勝出都會影響到南亞的地緣政治,頭炮是孟加拉,大選剛於1月7號結束,不僅美國關注,中印兩國更是密切留意。一起聽聽資深傳媒人張翠容的分析。
目前中東局勢波譎雲詭,受攻擊的貨船已不局限於紅海和亞丁灣,甚至波及印度及巴基斯坦對開的阿拉伯海,說大戰一觸即發已非危言聳聽。
今次孟加拉大選在反對派杯葛下,投票率只得四成,有說其實更低至可能只得兩成多,令到哈西娜順利第四度連任,國會全由她的人民聯盟黨控制。這意味着什麼?
紅海、曼德海峽與亞丁灣的水域是歐亞貿易的大動脈,對歐亞國家的經濟影響至巨。去年中歐貿易為中國帶來約4000億歐元貿易順差,一旦紅海航道受破壞,中歐與印歐的貿易量將受影響。
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持續逾一年半,更有擴大化和長期化趨勢,這對美國2024年總統選舉和國際地緣政治有什麼影響?本社為此專訪澳門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胡偉星教授,請他談談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以至未來走向。
不怕說,中國今天已失卻軟實力。發達地區的中產女性都學瑜伽、打坐,未聞有人學太極、八段錦……男性學搏擊,近年由空手道、跆拳道、柔道發展到泰拳、巴西柔術,未聞中國功夫復興。連李小龍都沒有人提。
2023年亞太區成長4.6%,就世界增長貢獻了三分之二,已成為重要引擎。中國的四個堅持,成為主流,創新驅動,開放導向,綠色發展,普惠共享,只怕美國做不到而已,IPEF已成偽命題!
例如「衷心無誠、盡出於偽」的樂觀想法,而現實為拜登之後有拜登,衝突不可免,只看中國如何應對。
為何香港特首獲美方邀請出席APEC,反而因為「時間安排」而卻步?原來:抗議美國有些參議員要「制裁」港一眾高官!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將為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演講。他在接受本社專訪時表示,美國欲以印度遏抑中國並不是好主意,因為印度有深厚的文化因素,加上民族主義趨勢漸長,不易受美國所控。
若中美博弈持續加劇的話,可以想像美國將採取更多針對性的措施和政策,誘導資金離開內地和香港市場。事實上,目前內地企業在香港股市佔極大比重,外資公司亦開始不做中概股生意,不斷縮減香港辦公室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