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國

主戰是英雄還是魔鬼?主和才是為國為民?
作者:霍詠強2022-07-05
從烏克蘭澤連斯基罔顧烏克蘭變成戰爭地獄、仍然要威脅血洗頓巴斯來向俄羅斯單挑,到立陶宛和保加利亞的反應,令人想到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這個時代的主戰與主和選擇和影響,變得更難以揣摸。
「香港不是殖民地」符合中國主權 當強調國家繼承
作者:編輯精選2022-07-04
香港回歸中國25周年,屬於治權回歸。「香港不是殖民地」論述觀點明確,香港在英治時期充其量屬於「非政治領土」,受到殖民統治,唯論證過程闕漏邏輯。
民主與民權
作者:馮應標2022-06-27
香港人對民主的企求,也許受到鄧小平的過分樂觀影響,他期望2047年大陸的民主進度,會與香港的接近。而港人對民主的錯判,主要是對大陸、共產主義和中國近代史的了解,委實不夠透徹。
一國兩制的可持續性
作者:陳弘毅2022-06-21
一國兩制原是雙贏的安排,既對香港有利,也對內地有利。但由2014年開始,香港出現不同政治風波,威脅一國兩制的存在,到底一國兩制能否一直持續不變?
做最壞打算
作者:陳景祥2022-06-15
有俄烏戰爭的先例可鑑,中國的上策是避免發生軍事衝突,因為伴隨着戰爭而來的,一定是經濟大倒退,屆時中國的競爭優勢將盡失。
香港教育該放下英語了
作者:劉鴻輝2022-06-14
隨着國家國力提升,中文作為一種軟實力,在世界上日益重要。如管治階層沒意識先在教育方面,確立「中主英輔」的語言政策,繼而輻射至社會各層面,本港長遠會脫軌於國家發展的步伐。
霍詠強:西方制裁俄羅斯造成怎樣的糧食危機?中國為何受一宗半真半假新聞負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24
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傳言導致全球糧食危機。時事評論員霍詠強剖析糧食危機製造了一宗「半真半假」的新聞,背後又有什麼西方古文明情意結的不堪歷史,以致因戰爭而衍生的假態度?
菲總統選舉初步點票 小馬可斯大勝對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10
菲律賓總統選舉初步點票結果顯示,已故前總統馬可斯的兒子小馬可斯大勝對手現任副總統羅布雷多。他的競選拍檔、現任總統杜特爾特長女莎拉,亦以絕對多數的優勢,贏得副總統選舉。
動態清零
作者:陳文鴻2022-05-10
西方採取與病毒共存的「躺平」策略,風險不小。重病與病死者在醫療開始針對之下規模減少,但死者亦眾,後遺症缺乏應對和報道,形勢未如表面的樂觀。中國堅持動態清零,是人命為重。
東方智慧與西方「夢遊」
作者:郭一鳴2022-05-06
俄烏爆發衝突,中國的利益無可避免遭受損失,但中國秉承「以和為貴」的傳統,積極勸和促談,保留較大的政治迴旋空間。相比之下,美國和北約的種種作為,企圖利用這場戰爭謀取地緣政治利益,顯得非常自私和短視。
巴基斯坦恐怖分子為何襲擊中國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28
巴基斯坦與中國關係密切,內地網民暱稱巴基斯坦為「巴鐵」,意即「鐵桿好兄弟」,但為何巴基斯坦卻屢次發生針對中國人的襲擊事件?
制裁俄國代價是一萬億美元,制裁中國呢?
作者:張建雄2022-04-25
當今世界,不是經濟學家說話算數,世人只好捱苦了,「思患而預防之」,要有最基本準備啊!
張建雄:歐美對俄戰爭是制裁中國的演習?英、法、德自身難保 如何帶領北約向前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25
俄烏戰爭掀起全球經濟戰。資深銀行家張建雄指出,歐美不斷在興風作浪,聯合制裁俄羅斯,與此同時密謀對付中國。一起聽聽張建雄分析。
金融炸彈
作者:陳文鴻2022-04-13
一旦美國用制裁、凍結切斷國際連接來對付香港,中國未必容易應對。香港難免出現斷崖式的金融和經濟災難。在香港新政府上台之後,美國會否施下馬威呢?
黃錦輝教授:俄烏之戰令中俄結盟更緊密 中國應加快推動數碼人民幣及科技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09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俄羅斯並不想發動戰爭,而這場戰爭元兇是美國。另一方面,中國在俄烏戰爭中應如何行動?一齊聽聽黃教授如何分析。
經濟株連當武器 美國霸權顯衰敗
作者:雷鼎鳴2022-03-28
美元霸權已出現裂縫,這正是因為美國不智地把貨幣作成戰爭工具的政策所造成。將來美國靠印鈔票度日的政策,很難在美元地位下降後仍能得心應手。
俄羅斯與它的隱形靠山 讓美歐制裁不再呼風喚雨?
作者:朱雲漢2022-03-23
美歐多國正對俄羅斯祭出空前的制裁手段,但這些西方國家未必能像過去一樣呼風喚雨,俄羅斯有自身實力可抵擋,背後也有靠山。
俄烏戰爭正酣,中國處境尷尬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28
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曖昧態度,突顯現今的尷尬處境。中國一方面與烏克蘭保持友好,堅守不干涉他國內政的原則,一方面對俄羅斯的擔憂表現理解,指責美國和北約東擴的威脅,並有可能為俄羅斯提供經濟支援。
烏克蘭危機中的大國博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5
俄軍2月24日對烏克蘭發動了閃電式「特別軍事行動」,摧毀該國多個軍事基建設施,首都基輔也遭到導彈襲擊。烏克蘭危機何時才可以落幕?與俄烏均有密切關係的中國又能否發揮居中調停的角色?
不要期望西方有風度
作者:張建雄2022-02-24
歷史一再顯示,當一個有風度的贏家不易,更多是趾高氣,譬如英國、美國,如何做一個有風度、進退有據的輸家呢?
雷鼎鳴:冬奧金牌得主谷愛凌胸懷大志無懼西方抹黑 中國勢頭良好 人才淨回流成大趨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3
北京冬奧選手、美籍華裔的谷愛凌備受世界關注。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她是百年難得一遇的人才,胸懷大志、談吐穩重,而且更反映了中國人才回流的趨勢。為什麼?
尼克遜訪華50年的感想
作者:張建雄2022-02-17
1959年美國國務卿拒絕和周恩來握手,那是「抗美援朝」剛結束的第二年,美國人小器是無法的,尼克遜在書中說了:「我們的分歧是巨大的,但我們的共同利益更大。我們的任務是減少分歧,而不是使其加劇。」
中國阿根廷聯合聲明及其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2-02-14
國家主席習近平2月6日在北京會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雙方簽署關於深化未來50年全面戰略夥伴關係聯合聲明及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顯示中阿兩國未來將在眾多領域深化合作,對兩國關係具有重大影響。
中國支持緬軍政變?韓恩澤:北京正陷於兩難局面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12
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強調以東盟為中心解決緬甸危機方法,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東盟究竟如何幫助改變緬甸軍方想法。可是,不作為則使得中國陷入極度被動,反而會導致緬甸公眾排華。
世界末日鐘的啟示
作者:張建雄2022-02-10
美國人崇尚無約制的自由,贏者通吃,敗者只能流落街頭,由自由促進競爭,由競爭製造輸家,反壟斷法已名存實亡,只有更多的合併,貧富只能更懸殊。
中美力量和資源之爭見真章
作者:張建雄2022-02-03
在COVID-19 時,美國力量和資源都到了極限,特朗普的反移民政策和反華裔科學家政策,都對人力資源大傷害,拜登餘下的3年實習期,能改善嗎?存疑!
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歷史學大師弗格森恐怕要賭輸了!
作者:朱雲漢2022-01-27
知名歷史學者弗格森預言,中國經濟規模將永遠無法超越美國。這個與其他預測相反的豪賭,為何很難有贏面?
美國的基建為何遲遲無法改善
作者:施永青2022-01-26
美國的行政體制,設有很多所謂Check and Balance的機制,既得利益者要阻止基建進行,可以找到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加以阻撓。結果,中國能在1、2年裏完成的工程,美國花10年都沒法完成。
AI偏見影響大  窒礙應用可靠性
作者:黃錦輝2022-01-24
AI偏見無處不在,也亟待得到有效的治理。就此,世界各地官、產、學、研等各界别都積極探索消除AI偏見的技術及途徑,部分組織已取得了一些成果。
「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如何解讀從「活動」到「產業」的帶動方向?
作者:李偉民2022-01-22
香港目前文化產業的褪色,見者心碎,戰後,從內地來的文化商人,很多已離世,企業也結束;故此,希望隨着「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發展,更多的本地商界能夠認真地創立「文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