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前局長馬時亨認為,現屆政府壓力不少,問責官員需要向特首負責,而特首需要向中央負責,問責官員不能再得過且過,「當問責制無到」,需要「打醒十二分精神」上班。

香港長久以來對於教育和文化藝術只花錢在活動,而不花錢在培養香港人,這正正是2019年動亂爆發的一個原因。大家不知道香港的文化價值,從而有很多怨氣累積。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行政長官李家超會同行政會議同意,提出各級公務員劃一加薪2.5%,周三(6日)將與4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會面,聽取他們的意見,然後盡快尋求行會最終決定。

新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出,未來5年挑戰很大,認為經過2019年經驗,穩定是最重要,因為沒有穩定就沒有發展,而在穩定情況下就要固本培元。

在特首的領導下建立核心團隊,做到立場一致,真正為人民服務,和國家的執政黨同向而行。一國先行,兩制隨後。寄希望於候任特首的感染力及親和力,還有就是公務員學院的具體引領,可謂任重道遠。

隨着新時代的來臨,公務員同事會有更廣闊的空間,建設社會,貢獻國家。我深信所有公務員同事,會一如以往,全力配合下一任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施政,帶領香港邁進由治及興的新階段。

行政會議臨時決定,抽起公務員薪酬調整的議程,留待下屆政府作最後決定。現在薪酬趨勢調查已經做完,政府為何不打鐵趁熱,及早拍板了斷,還要把包袱留給下屆政府?所以有人覺得事情有點不尋常。

打工仔為何反對公務員加薪,我有點不太理解。作為打工一族的成員,應樂於看到社會的整體工資水平上升,而不是下跌。這樣,打工仔的收入才會水漲船高。

觀乎過去5屆政府,常任秘書長或部門首長脫離公務員行列,加入問責班子,為數不少。他們有一定的優越條件,工作上駕輕就熟,深知繁文縟節的辦事程序。

從事公職數十年的李家超,認為香港公務員整體勤奮優秀、有辦事能力。不過,有些程序的確是繁複或過時了,可能讓公務員無法發揮效率,上任後會強化團隊危機意識、建立團隊精神。

2022年公布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加幅驚人。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薪酬趨勢調查並非公務員調薪唯一考慮。他們調薪會參考哪些機構?應該計算花紅在內嗎?立即去片,聽聽曾鈺成分析。

無論下屆行政長官所憧憬的架構重組方案如何,新任的政務司司長和財政司司長都應採取橫跨各政策局及部門的方案,以助香港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5-17
未來5年是開啟「愛國者治港」發展新篇章的關鍵5年,社會各界均對新一屆政府有着極高期望。短期內希望政府盡快訂立與內地及國際的「通關路線圖」,長遠期望帶領香港實現「十四五」規劃之國家目標。

雖然我們都不是能「止戈為武」,反而我們可做的是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具有俠義之風,認識真理,勇於向那些惡者說不!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2-05-04
香港公務員團隊正直廉潔,備受各方嘉許。唯各個政府部門均有明確職責範圍,只需按規則和程序辦事,不論團隊架構、制度、程序及風氣已難以應付現今的挑戰,要應對複雜的外圍環境必須改革。

現在中央用李家超或武官治港,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執行與服從,並將矛頭直指公務員團隊。李家超在政綱中提到強化政府治理能力,一定程度上等於劉備在未站穩陣腳之下,貿然把徐州防務交給了張飛。

李家超的政綱有遠見而且準確地應對了2019年動盪的社會經濟根源。他任命的司長、副司長和政治助理將如何與現有公務員合作,實現四大政綱,這從客觀的角度來看是必要的和可取的,但成效仍有待觀察。

政府早前呼籲全民快速檢測時,出現了一個非常令人擔心的漏洞,就是衞生廢物處理的問題。港府至今仍然沒有妥善地處理好這些問題,看來政府內部似乎協調不足。

李家超及其競選辦面臨的挑戰,是通過具體的政綱贏得更多選委的心。那些輕視這次特首選舉重要性的批評者,忽略了中國式民主的「民主集中制」成分,香港也不會例外。

動員公務員抗疫困難重重,源於過時的公務員架構、制度、程序和風氣已經難以應付如今的挑戰。疫情退卻後,政府有必要大刀闊斧推行改革,改變公務員體制內的價值觀和思維模式,建立有擔當和具號召力的領導層。

林鄭月娥證實,政府正總動員各社團、地區組織等配合推出「全民派發抗疫物資」計劃,早前已與130名有關人士聯絡,包括全港社區抗疫連線、非政府機構和宗教團體等,希望月內可啟動有關工作。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第5波疫情引發的困局,與香港安老政策過去存在的種種問題和缺失,實在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要控制傳染病擴散,唯一方法是在疫情爆發之前或之初採取果斷措施,而這恰恰是公務員的觀念模式與思維傾向的相反。事實證明,公務員的腦袋無法充分掌握「幾何級數的增長」這個概念。

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政府會在物資供應方面,致力做到公開透明、不斷發放資訊,避免市民因為誤解而出現慌張情緒。

這一屆的領導班子在處理Omicron疫情,簡直亂了陣腳,徹底崩潰,失信於民!而他們依然領着世界最高公務員薪水,苦的是我們小市民,連如何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新聞不是一種職業,而是一種事業。即使把它看成是一種職業,也要講求職業道德、職業勇氣和職業智慧。阿施的專業道德和勇氣,已毋須置疑,而他的專業智慧也是值得借鏡和效法的。

這些年來,林鄭最缺乏的,是一種開朗和悅、親民的陽光之氣。但她的不屈不撓、迎難而上、盡忠職守的精神,還是值得敬佩的。若能再加一股中華文化的凜然正氣、家國情懷與民族節操,則近道矣!

未來將會先後舉辦立法會和特首選舉,香港科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剖析中央屬意人選的條件是什麼,以及中央遲遲未表態支持誰當特首,他認為可能選戰前1至2個月情況才會明朗。

要克服學習的恐懼,就要給學生學習的自主權。是故,學習人士需要的不是寫作指南,而是關於寫作的「自助書」。

公務員給民眾的服務印象,就是按章辦事行事,保守被動,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態同樣出了問題,部分公務員被調清閒位置也不介意,一心等退休。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某些立法會議員於議會內外阻撓政府施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