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敦煌

金庸小說與古代藝術文物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04
筆者認為今後大家研究金庸小說,亦要秉承梁、林的精神,要同樣做到鉅細靡遺。
穿越千年敦煌 善心普渡千手千眼
作者:周萱2024-04-26
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通過音樂、舞蹈、多媒體等形式創新講述「妙善救父」的民間故事。故事向萬眾表明,心存善愛,殘缺也將成就完美。
敦煌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在香港、珠海巡迴演出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5
由香港珠海社團總會主辦、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演出的大型情景音畫劇《千手千眼》,於4月24日晚在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隆重上演。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在致辭時表示,表演充分體現中華兒女堅毅的精神。
抄經記
作者:譚寶碩2023-11-05
有空時,靜心時,煩惱時,繁忙時,家居中,道場中,旅途中⋯⋯都是抄經的好時機。因為抄經就是親近佛陀,彷彿飛越2500年的時空,坐在佛陀身旁,一字一句地聆聽着,最親切而又最智慧的教導。
中銀(香港)私人銀行獨家贊助沉浸式敦煌藝術文化展覽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8
本次敦煌藝術文化展覽持續進行至11 月10 日,破天荒融合敦煌藝術文化、藝術科技、沉浸式展演藝術裝置及特別展覽形式,以跨媒介的視覺藝術元素糅合創新和傳統。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 大灣區巡演好評載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25
香港天籟敦煌樂團於大灣區內舉行音樂巡演,是次音樂會的所有曲目均屬香港本地原創,以敦煌洞窟的壁畫和塑像、故宮的文物和建築,和其他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或故事為靈感創作而成。
天籟敦煌樂團5周年音樂會 主題取材故宮景物和敦煌壁畫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27
為達至視聽兼備,樂團花盡心思為音樂會注入新元素,採用藝術科技,將敦煌洞窟內的壁畫帶到舞台,令觀眾猶如置身現場,感受敦煌與故宮文化的震撼人心。
敦煌女兒
作者:張宗永2023-06-27
敦煌是世界文化寶藏,被大西北的風沙侵蝕了多年,重現人間需要費很多人力物力,國家對人力的全面支配權加速了這事的發展。然而,從個人的角度,付出了那麼多,又能否心甘情願呢?
文物超越國界
作者:張宗永2023-06-20
中國人往往以國寶流落他鄉為憾,但其實今天不同國家的博物館和研究機構共享資源已經很普遍。不久將來,我們可以通過3D眼罩觀看世界上任何一所博物館的展品。古物存在哪裏,再也關係不大。
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 於香港故宮舉行「古韻今soeng」大型匯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4-24
「明日棟樑:青少年國史教育計劃」今年進入第三階段,特於4月20日至4月22日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舉行「古韻今soeng」之大型分享及公眾推廣匯展,分享同學的學習成果及心得。
敦煌x故宮x香港:回顧一段香港文化史
作者:張倩儀2022-12-02
敦煌和故宮是中國文化中高水平的原料。現在香港人得以近距離接觸敦煌和故宮的文化藝術,香港不能再錯過機會了。香港懂不懂怎樣借機脫胎換骨呢?
談第三次敦煌展覽與沉浸式藝術科技
作者:張倩儀2022-10-25
我相信無論香港題材、敦煌、故宮,以至香港藏藝術品,都值得Art-tech沉浸一番,再藉這機會深入培養香港Art-tech敏銳度。在元宇宙說得震天價響的「夢幻天視」時代,或許仍是值得一試吧?
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0
香港文化博物館與敦煌研究院合辦的「香港賽馬會呈獻系列:敦煌—千載情緣的故事」展覽,誠摯邀請觀眾一起重遊千年萬里以外的盛世敦煌,穿越時空,再續情緣。
近10年香港最好的故宮展覽
作者:張倩儀2022-07-25
兩個故宮、敦煌系列性展覽在打出響噹噹的頭炮之後,卻都有難以為繼的情況。以我所見,萬壽慶典展的展品仍是精彩的,那麼香港人能夠思考問題的關鍵所在嗎?
《譚盾‧樂韻敦煌》音樂會中的《敦煌五樂神》及《風與鳥的密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7
著名作曲家、指揮家譚盾,以敦煌文化為題,創作樂曲《敦煌五樂神》。取材自敦煌壁畫中,五件瀕臨失傳的古樂器包括尺八、奚琴、篳篥、籚笙、五弦琵琶。
趙聲良:三館優勢互補 從交流合作中一同感受中華文化深厚底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3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不僅連接了香港與北京故宮博物院,亦令敦煌研究院與香港有了淵源。敦煌與故宮在中華傳統文化中優勢互補,未來將與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攜手共進,一同邁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紀元。
天籟敦煌樂團、香港故宮合辦音樂會暨文化講座 慶祝回歸25周年暨香港故宮開幕
作者:編輯精選2022-06-21
《敦煌與故宮對話:飛越文化二千年》敦煌特色音樂會暨文化講座周二(6月21日)在西九戲曲中心舉行。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將成為故宮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展示和交流平台。
吳志華:歷史文化音樂會意義深 故宮館吸引青年參與文化創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18
吳志華指香港作為具優勢的城市,絕對有潛力做文化創新,但這依賴城市的歷史自覺、文化自信、其團隊對學習方法理論的掌握,以及與前線文化工作者的多方合作。
香港故宮夥拍中銀香港 向基層送贈3萬張門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15
中國香港於文化教育、大型展覽、門票資助及開幕活動等方面大力贊助香港故宮,因而獲成為香港故宮的戰略合作夥伴。在中銀香港的支持下,香港故宮將推出一系列藝術文化活動,在本地以至世界各地弘揚中華文化。
藝術精髓昇華在何處
作者:何漢權2022-02-15
常書鴻離開巴黎,放棄落日看斜陽的優容生活,於1936年返回國事仍艱難的祖國,出任敦煌藝術研究所籌委會主任,以保護這蘊藏逾千年的民族文化敦煌寶庫為己任。
現代婚姻何去何從?──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4
香港地離婚能否好來好去,看來並不樂觀。一水之隔的內地,問題可能更加複雜。
分手也寬容──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3
《放妻書》將問題的重心放在雙方感情不合及因緣聚散之上,再加上傳統報應觀,使雙方心懷善念,接受現實,期盼將來,最終才能夠相互祝福, 「一別兩寬,各生歡喜」。
好聚也好散──從敦煌離婚文書說起
作者:施林海2021-11-12
比起現在離婚的水火不相容,惡言相向,敦煌《放妻書》以平緩、大度、祝福的態度來了結難續之緣,用不糾不纏、不怨不恨的方式,來和諧處理婚姻破裂,盡顯唐代敦煌地區包容和豁達的婚姻觀,值得現代人借鏡及參考。
「敦煌女兒」樊錦詩:勠力同心守護藝術遺產
作者:編輯精選2021-10-06
展望未來,樊錦詩教授認為,要進一步挖掘利用敦煌文化遺產資源,以促進中外文化交流。
鼓勵女孩勇敢去追科學夢
作者:屈家妍2020-12-22
不單單是在科學領域。在各行各業,都有女性在堅守,在付出。她們默默無聞,但成就卻大得驚人。
無常的覺悟
作者:釋證嚴2020-07-13
世間的物質固然無一不在成、住、壞、空變異之中,而眾生的心性,也難免流動於無常、虛偽、生住異滅的妄想裏。
藝術的朝聖
作者:陳嵐2020-06-06
王安憶去年的一篇文章——《朝聖》,開篇就是一句:「去博物館看名畫名作,很像朝聖」,這句話,莫名地就撩動了我這麽多年在世界各地參觀美術館的種種回憶。藝術大概是將來唯一幾艘能普渡我們人類的方舟之一。
心歸處是敦煌
作者:何漢權2020-05-27
薪火相傳,由常書鴻、段文傑到樊錦詩,藝術與考古的柔情理性結緣,保護敦煌文物的意志、決心是相激相盪,使得敦煌獨特藝術成就能再現全球,與歐洲文藝復興的學藝,東西互相輝映。
2019呂志和獎獲獎名單公布 「敦煌女兒」樊錦詩女士獲正能量獎
作者:編輯精選2019-08-19
2019年呂志和獎頒獎典禮將於2019年10月3日舉行。2019年的「正能量獎」獲獎者是素有「敦煌女兒」之稱的樊錦詩女士。此獎表揚她對敦煌莫高窟的研究及保育工作。
一場聽覺和視覺的盛宴
作者:陳嵐2019-06-28
香港人,多聽西方古典音樂,但這次音樂會操中廣東話的觀眾卻佔了大半,有些更在音樂會後表達了他們對壁畫上的故事、樂團所用的樂器的濃厚興趣,看來敦煌音樂在本地立即捕獲了不少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