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 Apr 03 2025 07:00:3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馬斯克

特馬兄弟情能否長久?
作者:張宗永2024-11-20
很多人都不看好特朗普和馬斯克這對龍兄虎弟的情誼,馬斯克不是根正苗紅的特粉,他的環保立場和電能車生意,也和特朗普的政策互相矛盾。
馬斯克成美中橋樑 香港如何受益
作者:黃錦輝2024-11-20
不少經濟學者都預測,特朗普政府將一如既往持續打壓中國,甚至乎變本加厲。但特朗普的強力支持者馬斯克被外界視為立場親中,近幾年擴充其中國的生意。
黃錦輝教授:反華猛將魯比奧任國務卿 將加強圍堵中國? 馬斯克成中美中間人 香港怎樣從中獲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8
反華的美國議員魯比奧獲特朗普提名擔任下一屆華府國務卿,會否加強圍堵中國?馬斯克在中國佔有不少利益,將如何擔任中間人?一起聽聽黃錦輝教授怎說。
趙雨樂博士:特朗普要求台灣交保護費 是介入台海鬥爭還是想發戰爭財?馬斯克在兩岸與美國之間將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8
美國總統當選人特朗普競選時揚言要求台灣交保護費,是介入台海戰爭還是想發戰爭財? 台灣希望買入F35隱形戰機,美國為何拒絕割愛?一起聽聽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黃錦輝教授:特朗普將推出什麼重大新政策? 馬斯克上位 對中國有什麼好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18
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今次美國大選結果,對於美國國內和其他國家有什麼影響。
特朗普對華
作者:陳文鴻2024-11-12
債務危機會是特朗普經濟政策最大挑戰。加關稅或限制中國產品進口,也會對高度依賴進口的美國經濟產生高通脹,兩者都會構成政治壓力,反過來抑制其對中國的貿易及企業政策的空間。
馬斯克點止助選咁簡單
作者:施永青2024-11-12
依我看來,馬斯克當有自己的政治圖謀,為特朗普助選只是他從政的第一步,他應該不會這麼快就退場。據消息人士透露,澤連斯基上周三已致電特朗普祝賀當選,並談及烏克蘭的前途問題,特朗普讓馬斯克參與了這場討論。
趙雨樂博士:為什麼特朗普選戰形勢大好? 為什麼馬斯克全力為特朗普站台?選戰後中東與俄烏戰爭會否升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4
博彩賠率顯示特朗普選戰形勢大好? 為何馬斯克全力為特朗普站台?選戰後中東與俄烏戰爭會否升級?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
譚新強:馬斯克公然為特朗普買票 美國選舉制度愈來愈腐敗? 中國彎道超車良機 香港應重啟政改 體現制度優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9
投資公司總監譚新強認為,馬斯克公然為特朗普買票,民主黨亦擅用選民私隱資料分析投票意向,美國選舉制度不但兩極化,亦愈來愈腐敗。
商業智慧≠政治智慧
作者:張宗永2024-10-23
有輿論覺得馬斯克替特朗普站台,是因為他看到極右派的商機,亦有人覺得是他攀附政客,是追求影響力。我倒覺得他是從心底裏佩服特朗普,識英雄重英雄。說話投特朗普所好,是惺惺相惜多於想拿甜頭。
譚新強:馬斯克被批是失控的地緣政治導彈 怎樣遭指控親中出賣西方? 中美關係愈趨緊張 Nvidia及黃仁勳自身難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3
近月AI科技股出現高位震盪,Nvidia也曾大跌三成,後來又大幅反彈。資深投資人譚新強認為,除了股價下跌原因外,懷疑Nvidia 和黃仁勳已開始面對政治以至種族歧視壓力。
每個美籍華人包括黃仁勳都要醒定!
作者:譚新強2024-09-09
暫時 Nvidia和Jensen應仍然安全,但拿着Supermicro來開刀,「殺雞儆猴」是避不了的。但今非昔比,未來中美關係只會愈來愈緊張,每個美籍華人都要醒定啲!
加州AI安全法影響深遠
作者:車品覺2024-09-09
SB 1047法案將提交加州州長紐瑟姆(Gavin Newsom),由他選擇是否簽署,9月30日前作決定。若簽署通過,法案將對加州乃至全美AI發展方向產生深遠影響。
AI的道德風險
作者:張宗永2024-09-04
上月,Google被美國法院裁定違反反壟斷法,美國聯邦政府控告Alphabet每年花百億計美元,收買手機商及瀏覽器公司預設Google 為搜尋器。這次判決是美國政府打擊科技巨頭的首次重要勝利。
特朗普競選集會遭槍擊 稱右耳受傷 疑犯被擊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4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13日(周六)在賓夕法尼亞州舉行競選集會,他發表演講時,現場傳出槍聲,右耳被子彈擦傷。特朗普發言人14日(周日)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特朗普目前「情況良好」。
Nvidia市值「登極」 提早實現7年前黑馬預測
作者:譚新強2024-06-25
本來我的預測是Nvidia可在10年內打進世界市值頭十名的黑馬,連我都意料不到可提前這麼多達標,且直飈上榜首。
譚新強:黃仁勳跟馬斯克風格有何不同? 大舉投資台灣有沒有政治考量? NVIDIA市值全球第二大 怎樣瞄準中國市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2
NVIDIA老闆黃仁勳在台招待投資者。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譚新強認為,黃仁勳腳踏實地,最看重的仍是員工、客人和合作伙伴的利益,亦非常實際地看重企業效率和盈利。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互利互惠,合作共贏
作者:謝祖墀2024-05-21
中國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市場或供應鏈中心,它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創新中心,尤其是在先進製造領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中,與中國開展合作對於外資跨國企業在尖端領域取得創新,正向學習,是至關重要的。
供電勢成AI發展瓶頸
作者:車品覺2024-05-13
香港作為創新科技中心,需要及早未雨綢繆,盡快考慮在核心算力的安排上,尤其是河套區域與內地聯網,避免電力成為未來香港發展AI的瓶頸。
新聞版權屬誰?
作者:張宗永2024-03-27
ChatGPT 創造了歷史上新增用戶的記錄,社會對AI的反應之激烈和迅速,是前所未有的。OpenAI 雖然很快便贏得了聲譽,但謗言亦很快隨之而來,OpenAI面世不久,便已經惹上不少官非。
蘋果新戰略適應變遷
作者:車品覺2024-03-25
蘋果公司的電動汽車項目「泰坦計劃」宣布取消,十年成果付諸流水。蘋果公司的戰略轉變,以及市場動態變化,再次提醒我們:技術產業快速多變,企業需要不斷評估其戰略方向,以適應市場環境變遷,以及自身的長期目標。
馬斯克成為首富有幾多是上天眷顧?
作者:古多迪2023-09-05
其實,香港本身是未必需要冒上什麼的風險,只是提供足夠空間,容許來自香港和世界各地的人,借助香港金融市場的平台,作出各種由他們自己承擔風險的嘗試,可能已經足夠。
程式設計師的特質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2
當羅根(Joe Rogan)問他,他的腦子裏是什麼樣子,馬斯克回答:「永無止境的爆炸。」
AI時代的中國開放戰略
作者:鄭永年2023-07-14
中美之間的對話基礎肯定不是氣候問題,不是核不擴散問題,也絕對不是公共衛生問題,而是人工智能(AI)。
馬斯克、巴菲特和芒格的人生觀察
作者:張建雄2023-06-26
巴菲特的夥伴,99歲的芒格,雖然已坐輪椅,頭腦清晰得很。他最大教訓是一生都要躲開有毒(toxic)的人和事。
金融市場怎樣看不識時務者的奇想?
作者:古多迪2023-06-14
Tesla若不是在美國上市,它能否取得今天的市場估值?我們不能肯定Tesla的美好前景能否兌現,但美國的資本巿場,至少能給予這些另類公司一個可能。
香港需要一個怎樣的金融中心?
作者:古多迪2023-06-06
藉由「首要原則」,Space X誕生了,並為世界帶來潛在的革命性和巔覆性的影響。藉由探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最深深處的基礎」,我們也許能知道到底我們需要一個怎樣的金融中心。
ChatGPT科研有剎停的必要嗎?
作者:黃錦輝2023-04-05
馬斯克聯署建議暫停AI科研6個月,共同訂定和實施先進AI設計和開發的安全協議。制定安全協議是應該的,也是必須的,但是否一定要叫停開發更高階、更先進AI系統的步伐?
Tesla如何賺取碳滙?
作者:邵志堯2023-03-13
美國加州早於1990年已鼓勵企業開發新能源汽車,歐盟也參考了相關機制提出限制汽車碳排放的政策,並不斷推高懲罰界線,希望早日達到碳中和。聰明的人會在其中尋找獲利空間,其中一名非馬斯克莫屬。
馬斯克運用「第一原理」減排節能
作者:邵志堯2023-02-20
普通人習慣採取類比思維來思考問題,但馬斯克卻選擇了運用「第一原理」(First Principle)去解決能源問題,也注定了他今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