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2:32:31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台灣

雷鼎鳴:特朗普上台 能否擺脫軍工綜合體的操縱? 美國新政府怎樣利用台灣對付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9
美國為什麼成為世上最好戰的國家?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雷鼎鳴博士剖析,美國遊說團體眾多,足以左右華府的政策,當中包括軍工綜合體。至於美國新政府怎樣利用台灣對付中國? 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特朗普為什麼要台灣加軍費
作者:施永青2024-08-06
特朗普認為,台灣問題是台灣人的問題,不能指望美國人出錢出力去解決別人的問題。因此,這軍事上的大棒子必須台灣人出錢來做,那台灣就必須增加國防開支,否則大棒子何來?
酷暑之夏
作者:項明生2024-07-06
長期躲在香港蝸居冷氣房之中,會不甘寂寞,於是項明生今年計劃了暑假4個短線團。
看兩岸南轅北轍
作者:崔少明2024-06-20
近年來,兩岸軍事實力對比成為備受關注的熱點話題。台灣軍隊長期被指存在紀律鬆散、戰力不足的問題,而中國的軍隊則以其嚴明的紀律、精湛的訓練著稱。
譚新強:黃仁勳跟馬斯克風格有何不同? 大舉投資台灣有沒有政治考量? NVIDIA市值全球第二大 怎樣瞄準中國市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2
NVIDIA老闆黃仁勳在台招待投資者。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譚新強認為,黃仁勳腳踏實地,最看重的仍是員工、客人和合作伙伴的利益,亦非常實際地看重企業效率和盈利。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陳文鴻:為何北京須避免武統台灣,做好統戰工作? 怎樣打擊台獨分子生存空間 抗衡美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6
賴清德上台,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台灣面臨全面去中國化,但北京不能實施武統,避免美國大力打擊中國。
底線思維
作者:陳文鴻2024-06-03
中國大陸對美硬拚,拚軍備、拚軍演,可是對爭取台灣民心未必有多大作用。堅持戰線思維便讓美國牽着走,極為被動。倒不如不明言底線,讓美國及台獨處於不肯定的恐慌中。
如何看待「520」賴清德就職演講?
作者:鄭永年2024-05-22
我們內部也出現了一些民粹主義聲音,認為只要軍事力量足夠強大,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台灣問題。但不要忘記,台灣人也是中國人,我們不能忽視台灣同胞的感受。
美國收割誰最傷?想不到
作者:張建雄2024-05-13
愈親美跌得愈慘,投資印度20多年的台灣朋友,大為失策,往後25年再看呢?相信歷史!
大鵬部長的一生奉獻──讀馮世寬將軍回憶錄
作者:高希均2024-05-08
馮世寬主委的率直個性,敢講真話,展現了軍人面對問題的不懼本色。他的決策思考常以「人性」出發,「理性」推動,也有時被認為「任性」的堅持,大部分的堅持都有圓滿的成果。
馬英九的男兒淚
作者:廖書蘭2024-04-18
1990年6月我第一次到大陸,當飛機仍在天上飛行,我坐在機位上,看着地圖上的顯示器,當知道飛機飛在長江黃河的上空時,我嚎啕大哭不能自已!這是我的祖國,我魂牽夢縈的神州。
廣東33年的威力
作者:張建雄2024-04-18
台灣由於政治取向,多年來既不敢爭大陸人才,亦不進口大陸科技,只羨美國,要想成為「綠色寶島」,但各類資源都缺乏,由人到水都缺乏,甚至嬰兒出生率也是全球最低之一。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7
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分享!莫教授專訪陸續有來,密切關注!
南韓關鍵
作者:陳文鴻2024-04-15
南韓不是如美國、歐盟乃至日本這樣龐大的經濟體,排除當今國際擴展最快的中國因素,南韓可保證今後的經濟增長嗎?南韓社會還有強烈反日情緒,捨中國而就日本並不是政治和社會感情可接受的選擇。
反對「台獨」最有效的方法 是讓台灣民眾認識真實的大陸
作者:關品方2024-04-12
民進黨當局不論怎樣逆潮流而動,估計阻擋不了台灣民眾到大陸觀光旅遊、交流互動的熱潮。民進黨當局最害怕的就是讓兩岸民眾互相接觸,留學、工作、做生意、交朋結友,甚至成就姻緣。
台7級以上地震釀9死過千人傷 花蓮房屋傾斜 台北地盤斷天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3
台灣傳媒報道,地震發生在早上7時58分,震源深度超過15公里。花蓮市震級達6級,災情嚴重,其中市區天王星大樓傾斜,目前已救出十餘人;花蓮女子中學校舍水泥樑柱斷裂;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因道路坍塌中斷。
陳文鴻:一國兩制要適時革新 配合中國復興大業? 為什麼北京對台灣統戰仍不成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3
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內地革命的初心與復興的方向應緊密結合,港澳台發展可以不同,但總方向與內地有根本衝突。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中華文明為何歷久不衰? 西方為什麼必須依靠中國? 美國靠美元和軍隊稱霸世界 還能維持多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2
1945年2月,美、英和蘇聯領導人秘密出席雅爾達會議,二戰後世界被重新繪制。沙特阿拉伯為何支持美元?美國又是如何維持其全球霸權的?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為何能有長歷史周期?一起聽聽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分享。
《周處除三害》票房大賣背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1
如果沒有了這段關於「新心靈舍」的劇情,《周處除三害》只不過是一齣普通的台灣的黑道動作片──二號通緝犯「香港仔」之流的粗俗和兇狠,只流於表面罷了。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布林肯的「菜單論」背後居心
作者:關品方2024-03-01
「你如果不來到餐桌上來,就會出現在菜單上來。」布林肯的比喻就是刀俎和魚肉的關係。台灣已成為美國的提款機,怎能不為台灣2300萬同胞扼腕浩嘆?
明星咖啡館的前世今生
作者:廖書蘭2024-02-22
一個城市的主要載體是百姓生活經過歲月沉澱的文化,如果清拆了明星咖啡館,台北就失去了星海中最明亮的那顆星Astoria。
垃圾收費
作者:項明生2024-02-17
香港的做法是冇教育,冇搞強制分類回收,只是政府用行政手段賣垃圾袋以及貼紙,收垃圾費,不明白這樣本末倒置可以真的源頭減少垃圾?
西方形式主義民主制度的七宗罪
作者:雷鼎鳴2024-02-01
在電視上哪一位不是七情上面?但到了上任後,卻往往原形畢露。特朗普狀若瘋子,世人已領教過。拜登老態龍鍾,但上台演講時卻總要扮青春死撐着小跑,政策及演辭又充滿虛偽與雙重標準。
瑙魯「突擊式」斷交 台灣剩12個邦交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6
瑙魯周一(15日)突然宣布與台灣斷絕外交關係,台灣亦宣布即日起終止與瑙魯外交關係,致使與台灣有邦交的國家僅剩12個。北京方面對瑙魯政府的決定表示讚賞和歡迎。
急流勇退才能跳得更高!「韓國亞馬遜」放棄上市後找到絕招
作者:創新拿鐵作者群2024-01-06
一直到上市前幾周,金範錫才下定決心要放棄這次上市的機會,又一次「再造」酷澎。而這一次,他要模仿的是電商之王亞馬遜,提供一個「從下單到配送」的完整購物經驗給客戶們。
2023年中國發功美國失守
作者:張建雄2023-12-04
2023年還有幾星期就完結了!美國能力挽狂瀾嗎?中國厚積薄發,東盟、中東、南非都布進展,停頓十年的中日韓峰會重啟,只餘下一個台灣問題,2024年一月也是分曉,大勢所趨,就看第七攻如何了!
李連杰看破生死 投身公益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24
李連杰認為「面對任何困境如果你看它正面就是正面,看它負面就是負面,甲亢來吧那就治吧,治不好也很幸福那就是佛法提醒你要面對」,現在能很自在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能把每一個負面轉為正面「轉煩惱為菩提」。
「藍白合」最後機會?柯文哲邀約侯友宜、郭台銘 君悅會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3
許甫表示,侯友宜兩天前打給郭台銘,希望郭能做在野整合的「桶箍」,郭台銘也打電話給柯文哲,柯文哲認為是好的方式,選擇無關利害當事人第三方,希望當事人坐下來好好談談。
藍白合得啖笑?
作者:崔少明2023-11-23
不怕被說馬後炮,前天看到藍白握手表示合作那一刻就懷疑,能維持多久?合作的條件是:藍、白兩黨以民調高低定誰當副手。果然,不出24小時,已傳聞藍營要求白營讓賽。
那代人的三生三世之夢
作者:張灼祥2023-11-02
聶華苓說她一輩子「恍如三生三世:大陸,台灣,愛荷華,幾乎全是在水上度過的。長江,嘉陵江,愛荷華河」,又說她是「一棵樹,根在大陸,幹在台灣,枝葉在愛荷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