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月,Google被美國法院裁定違反反壟斷法,美國聯邦政府控告Alphabet每年花百億計美元,收買手機商及瀏覽器公司預設Google 為搜尋器。這次判決是美國政府打擊科技巨頭的首次重要勝利。

AI微學習與小內容已經並將繼續改變現代成人教育的模式,隨着人們對靈活、高效學習需求的增加,這一趨勢在未來幾年內勢必會更加明顯。

有危便有機,中國的華為看準非洲寬頻落後這機會,正在建造70%的非洲4G網絡,電力需求亦加快了再生能源發展,瀑布、陽光、甚至地熱,非洲都不缺。

半導體市場新一輪的結構性增長,源自於全球科技公司以至國家持續向AI投入資源以增加自身的算力,令行業出現多年不見的新增長點。而且,不少分析師都認為,現在投放進去的資金亦只時AI基建投資初期的一個開端。

近年來數字王國不斷把目光投放至不同產業,在多個地區擴展業務的同時,與之合作的機構業務又能蒸蒸日上,成為「生金蛋」的保證。在「錢譽雙收」的情況下,數字王國成功從漫威宇宙走進「電競宇宙」,締造多贏。

開源AI代表着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契機和安全保障,也可以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和更高的全球安全水平。

隨着AI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應用,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的教育將更加智慧、高效和人性化。

香港教育局正在發展運用資訊科技策略的教學資源,包括多媒體教材及教學工具、數碼互動教學平台、數碼學習遊戲、軟件等,滿足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幫助他們掌握讀寫、社交、情緒調控等技能。

資訊科技帶來道德隱患,價值觀培育也要跟上時代。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行政總裁兼投資總監譚新強認為,人類正面對四大人造存在性風險:地緣政治失控、全球碳排放失控、天然或人造大流行失控、AI超越人類智慧逐漸失控,一起聽聽他的說法。

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烏軍工廠自製軍備五花八門,廣泛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不過所採用的合成數據素質成疑,更有些是基於模擬器所產出的資訊,這些數據測試不足,嚴重影響武器的可靠性。

人類正面臨四大存在性風險:地緣政治失控、全球碳排失控導致氣候變化、疫情失控,以及 AI 超越人類智慧。這些風險並非單一獨立,而是相互關聯的複雜問題。

人工智能(AI)的應用逐漸形成趨勢,個人私隱和監管規範問題為社會帶來了擔憂,世界各地正制定不同的措施以作應對。香港亦已推出規管AI的框架,以協助企業善用人工智能,促進產業創新及升級轉型。

最近國際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了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關於15歲學生創造力的結果。香港的教育均等名列榜首,這說明我們的教育系統在一定程度上,為所有孩子提供了平等的創意發展空間。

青少年成長有很多不同需要,雖然工作體驗只是其中一部分,但這一部分對建立他們的人生職業志向,發掘興趣、潛能和強項非常重要。

資深醫生當院長,會否浪費了自身才華?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教授認為:「一個人到了對的時間,自然會有對的挑戰。最緊要不是為做而做。」小時候他迷高達,迷《星空奇遇記》,現在領軍機械臂手術,已然活成夢中英雄。

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AI)工具愈來愈普及。我相信在採取適當的保障措施下,AI的使用將可以為大家帶來更大的益處。我希望《模範框架》可幫助中小企對症下藥,更安心地採購、實施及使用各式各樣的AI系統。

不久前,教育評議會舉辦教育沙龍,該會教育硏究小組委員陳茂釗博士講解數智時代學生評價系統的轉變,由此引起對學習成效評估的反思,以及對本地教育界的挑戰。

中環資產投資基金創辦人譚新強7年前討論世界十大市值企業,現在自評一下預測的準確度,最顯眼和順帶自誇眼光獨到的第一點,必然是高踞榜首的新進世一Nvidia。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本來我的預測是Nvidia可在10年內打進世界市值頭十名的黑馬,連我都意料不到可提前這麼多達標,且直飈上榜首。

筆者認為數字教育是推動教育現代化、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的重要一環。當局應該加大投入力度,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創科學習能力、數字倫理意識和安全防範能力。

儘管ENFORCE法案在實施上存在一些挑戰及對開源專案的限制,但這些措施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促進技術自主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香港銳意發展成智慧城市,AI應用豈容落後。今年以來本地上市電力股,已有不同程度的攀升,本地公用股中最傳統的百年老店中電控股(002),股價已由年初低點反覆上升,唯相對於港燈及恒生指數依然落後。

AI生成內容(AIGC)對傳統行業的變革推動了企業架構的轉變,使得組織結構變得更加靈活、精練、扁平化和自主化。

道德心理學圍繞着三類主體和客體:人類、其他動物和超自然存在物。隨着人工智能迅速發展,相關學者很自然地把研究對象延申至第四類:智能機器。ChatGPT等工具是人、是神還是鬼呢?是好還是壞呢?

黃仁勳影響力已經不小,Nvidia晶片更是整個AI革命的核心,但他無意成為一個政治人物,今次在台灣完全避開與任何政客見面。

教師們可多留意AI如何在日常教學上的應用。短短的一年半載,程式又已經進步不少,一是可以提升孩子的創作動機,二是降低創作門檻,提升創作素質。

對了,這本書沒有任何一段話是用生成式 AI 寫的。至少到現在,我還是希望人類在創作時,盡可能保有純粹的匠人精神,在心中產生一字一句皆出自我手的滿足感。我相信,這是我們與 AI 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科學性、群眾性、創作性,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內地未來發展的鮮明路向。香港呢?我們仍在思考……有什麼可以逞強?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與我們分享,人工智能怎樣衝擊高等教育系統?如何融合科技與人文教育令大學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