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改革開放

從經濟問題看中國現代化道路
作者:袁彌昌2024-12-11
一旦市場秩序被替代或破壞,不但經濟狀况無法改善,而且高度集權的政經體系的自身秩序,將會進一步啟動中國歷史上的制度慣性,並與之合流。
莫言訪港:慈善在於愛心 彰顯善是文學應有之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4
莫言認為彰顯「善」肯定是文學命題的應有之義,「我想是有了文學以來的一個基本原理」。儘管有作品毫不留情的揭露人性黑暗的一面,但目的還是要彰顯善的力量,「善終究要戰勝惡」。
我們對人性應有的認知
作者:何濼生2024-12-03
中國的經濟改革,一直都借助市場和全球化,唯改革過程中也嘗了不少苦頭,不時有「一收就死,一放就亂」的感嘆。這問題的來源,其實正是對人性的不了解。
劉遵義發表新著 探討中國經濟發展背後是奇蹟還是泡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7
香港中文大學前校長、劉佐德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教授劉遵義教授日前出版新著。他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有着「邊學邊做」的獨特優勢,她能迅速從其他經濟體學習,並發展、創造更成功的經濟模式。
中國單邊開放下的國際新秩序
作者:鄭永年2024-11-15
實際上,過去數十年中國之所以發展那麼快,和單邊開放政策分不開。這種發展模式和之前的英國和美國的發展經驗有趨同的一面。這些國家都是根據自身需要實行單邊開放政策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
緊跟中國式現代化 香港「脫西入中」
作者:陳景祥2024-10-04
香港最近不斷討論要「改革」,但到底要怎樣改?在新形勢下,香港的改革必須緊隨中國式現代化:配合國家的五年規劃及各項長遠規劃的體制特點,香港特區政府的頂層結構理應設立一個制訂長遠規劃和發展的機構。
建國75周年 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怎樣走
作者:陳景祥2024-09-27
中國與美歐的角力,大家看到的是在政、經、軍事、科技等領域之爭;看不到的是兩種價值觀、兩種模式的交鋒。美歐不能容忍中國改變由西方主導的國際體系,但中國似乎已決定「另起爐灶」。
劉香成一帶一路新長征 10月中大辦攝影講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9
攝影大師劉香成宣布要踏上新的征程──拍攝一帶一路的圖片故事。他說,「40多年前,我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對我來說,一帶一路又是一次新的長征,延續了我見證中國故事的願望」。
中央期待香港能更好配合國家對外開放戰略
作者:劉兆佳2024-09-06
針對國家對外開放新戰略的主要部分,香港可從四方面與國家戰略對接。
紀念作為戰略家的鄧小平
作者:鄭永年2024-09-04
修改憲法、法制建設、領導幹部任期制、年齡限制、集體領導體制、幹部任用制度、基層治理等,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制度,都是在鄧小平時代確立起來的。
許楨:中國經濟須加大開放力度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如何讓歐美大賺人民幣 彰顯大國風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31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大加關稅。但是,中國經濟須加大開放力度,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如何讓歐美大賺人民幣,才能彰顯大國風範? 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怎說。
馬丁·雅克:中國綠色技術領先全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8
英國劍橋大學前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認為,中國與美國的現代化將會非常不同。中國的做法受到儒家的入世思想影響,具有社會責任感;美國的態度則基於個人權利和對市場的不干預。
崔建春:改革開放是中國發展關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7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崔建春表示,當前內地和香港面對着氣候變化、地緣政治衝突等多重挑戰,應對的關鍵是領導力,需要通過改革為中國和國際社會帶來實質益處。
京官來港宣揚三中全會精神 李家超稱要健全香港對外開放作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26
李家超表示,三中全會的決定提多項涉港的重要舉措,包括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支持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工作等。
沖喜、衝起與鄧小平
作者:劉銳紹2024-08-26
今天回顧鄧小平一生,無論他是實用主義也好,功利主義也好,總之首先尋求存在,再尋生機;生存和活路也顧不上,還說什麼發展?更不用說什麼救世抱負、豐功偉績了。
香港在國家對外開放中的作用進一步提升
作者:劉兆佳2024-08-16
為了有效應對美國意圖通過在貿易、金融、科技等方面的遏制,國家迫切需要在西方世界開拓新的國際經濟空間、擴大中國的發展腹地、強化歐亞國家之間的合作以及最終建構一個強大的歐亞經濟共同體。
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什麼史無前例?
作者:謝祖墀2024-08-16
在像中國這樣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國家進行轉型管理,同時在迅速變化的全球環境中尋找新的發展路徑,使中國的改革開放轉型具有獨特性,是名副其實的「史無前例」。
看《大道薪火》有感
作者:陳奕偉2024-08-09
《大道薪火》以獨特的視覺,展現了中國共產黨革命中金融行業發展的空白,也讓我們知道,其實中國共產黨發展金融業以推動社會發展,並不是1978年改革開放才出現的新事物,而是在1931年已經開始。
港大論壇探討中國與全球經濟 吳曉求:內需不能取代外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6
吳曉求教授指出,對中國來說外部需求特別重要。「千萬不要認為中國經濟規模擴大後,靠自己消費就能完成過剩供給能力的平衡」。他強調,中國是投資推動經濟成長佔比非常重要的國家,所以需要外部平衡強大的供給能力。
郭璞的預言──續談什麼是好風水
作者:蔣匡文2024-08-02
東晉初年(公元323年),中原大批士族因五胡亂華遷往江南地區,需要建成安居,他們找風水大師郭璞選擇地點。
單偉建:從一個起死回生的金錢故事談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31
單偉建在今年香港書展上,分享了他對金錢、經濟和歷史的獨到見解。他的故事展現了一個中國人在動盪年代中逆境求存、自我超越的精神,值得我們深思和借鑒。
三中全會揭示中國發展繁榮之道 回答新時代之問
作者:關品方2024-07-26
中國採取的是階段式發展目標,推動整個國家經濟發展。規劃是關鍵,政府要有清晰的長期規劃,才能夠按期實現目標。當整個經濟鏈條轉動起來之後,實現目標就水到渠成,而且動能十足,如同在高鐵的預定軌道上奔馳。
二十屆三中全會有3個方面的重點
作者:關品方2024-07-22
歷屆的三中全會都是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聚焦下一階段的發展。二十屆三中全會18日閉幕。今次三中全會聚焦3個方面: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防範及化解重大風險,讓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及其政治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7-22
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繼續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國,強調繼續改善經濟、完善制度、穩定社會政治、繁榮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現代化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以改革開放為坐標 替香港定位
作者:陳景祥2024-07-06
香港的制度優勢獨特,可補充內地體制之不足,內地或難以複製香港的一套。自改革開放以來,香港在國家發展進程中都有無法取代的作用。
客觀實踐需求下的改革與開放
作者:鄭永年2024-06-26
世界史告訴我們,如果改革不能成功,那麼就會導向「革命」。今天的世界呈現亂局,但其根源在於內在因素。可以預見,在今後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裏,國家間競爭(或國際競爭)的核心會在制度層面。
三中全會與生產關係的變革
作者:鄭永年2024-06-19
三中全會為何關鍵?三中全會到底如何賦能國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開創新局面?三中全會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三中全會下月召開 大灣區有哪些看點?
作者:關品方2024-06-07
中央最近出台促進流動性的政策(重點針對房地產市場),估計三中全會將會進一步為擴大總需求(包括消費、民間投資、國家投資、公共開支、高增值出口,對外直接援助及投資等)推出強力有效、有針對性的政策。
中國經濟從「雁行」到「蛙跳」的關鍵是什麼?
作者:關品方2024-05-31
筆者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不但不是舊瓶裝新酒,將來更可以是中國新經濟學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理論從實踐中來,估計將來有更多學者專家們珠玉紛陳,精彩可期。
深圳河南北的交織
作者:謝祖墀2024-05-08
今天香港與內地,特別是內地大灣區相互之間的關係已經進入了一個臨界點。深圳河不應成為香港人認知的障礙,它應該是港人的福祉。香港人,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