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隨着未來內地陸續增加「自由行」的城市,同時希望下半年國際遊客有所增長。總的來說,今年經濟形勢審慎樂觀。
如果你發債,是用來投資一些大型基建項目,這樣便沒有問題,但假如連年發債,然後把借貸支付日常開支,以至用來「債冚債」,香港財政很快會陷入乾塘。
從縮減開支(節約)的角度看,民眾一般的感覺是公務員及由公帑資助的各類機構(包括行政/立法/司法,以及醫衞/大學/房屋等)高官/高層/高管的薪津福利,相對市場而言已經明顯偏高,適宜及時研究減員減薪。
香港每次出現經濟或財政危機,都並非因為港府主動大增開支、亂花公帑所致,而是由於全球或內地政經局勢出現急劇變化,香港經濟未能及時轉型或找到新的增長點。
「出生入死」意思是「順應天道則生,背逆天道則死」。古代政府理財哲學是「審量出入」,審量供給萬民生活的生活物資是否可以周游社會達至每一個人。可惜這種理財哲學,戰國後已難再發現。
政府在2017至18年度的財政收入,預期錄得的1,000多億元盈餘。但《基本法》規定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政府開支不得高於預算的政府收入。額外的盈餘不能變成額外的政府開支,所以政府有錢難用。
沒有普選、沒有清晰的民意授權,政府運用公帑時傾向謹慎、守住一些明確的原則和紀律。
任志剛提議公共財政收支平衡應該以經濟周期計算,但這做法是不可能採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