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低經濟增長,是歐洲人的選擇,他們選擇保留老祖宗的文化遺產,而犧牲數字上的經濟增長。雖然在數字上難以跟新興市場匹敵,但保留下來的古蹟和文化遺產,也促進了另外的經濟貢獻。
香港的文化政策還未能追上時代形勢,特區政府必須改革過去僅視文藝為經濟發展配套襯托的思維,擺脫官僚枷鎖,及單向由上至下的政策主導。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8-11
舊精神病院立面歷史悠久,見證香港精神科醫療服務的發展。大樓又稱為「高街鬼屋」。這類早期巴洛克式地標建築,使用本地物料,造工精準,在香港亦非常罕見。於2015年列為古蹟。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5-26
袁氏大屋,又名「餘德利圍」,位於梅窩涌口橋頭村的特色古屋,外貌猶如堡壘。建於1930年,2009年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不過政府一直未有理會大樓日久失修,主樓頂層已塌下 。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4-07
松嶺鄧公祠是本港最具規模的祠堂之一,約建於1525年,以紀念開基祖鄧松嶺公,乃龍躍頭鄧族的宗祠。祠堂屬三進兩院式建築,於1992年完成全面修復,1997年列為古蹟。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3-23
舊總督山頂別墅於1900年至1902年間興建,仿照蘇格蘭大宅建築特色,最終於1946年拆卸,僅剩下這一座守衛室。守衛室屬新古典建築風格設計,布局嚴謹。1995年列為古蹟。
我在2018年,把積聚了數十年和蒐集了的最新資料,寫了一系列15篇水務署文章,目的包括增加市民對政府運作及公務員辛勞和貢獻的知識、提高水務署以至整體公務員的形象及披露一件數十年沒有人留意的不公義事情。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9
馬場先難友紀念碑於1922年興建,以悼念1918年2月跑馬地馬場大火中超過600華洋死難者。位於掃桿埔香港大球場上方山坡,由東華三院管理。紀念碑的整體設計糅合西方古典與傳統中式建築元素,獨具匠心。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11-15
二聖宮由屏山橫洲六條村落的村民興建,包括西頭圍、東頭圍、林屋村、忠心圍、福慶村及楊屋村。是一所小型廟宇,供奉洪聖及車公兩位神祇。該廟可能建於清朝康熙57年(即1718年)。1996年列為古蹟。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0-07-14
港島大坑蓮花宮大概建於1863年,用以供奉觀音。蓮花宮的建築非常獨特,設有重檐攢尖頂的前殿呈八角形,與長方形正殿之間沒有天井。2014年列為古蹟。背境是山上圓柱形的勵德邨公屋。
這些年,本地已經開始嘗試這樣的古蹟音樂會,以後還會有更多,因為有一群有心人正在默默為香港努力。
九龍寨城公園在完善的管理下,源自不同生境的特色植物聚在一起,為城市人提供認識這些獨特植物的機會。
庫爾勒的香港人、在鳩摩羅什雕像下彈奏的琵琶曲、在和闐沙漠領路的樸實農民、英吉沙穿黑袍罩面的婦人⋯⋯南疆一行除了看文物古蹟,也和當地人有不少接觸。
應付商業用地需求,的確是一道超級金牌,但請看看政府所犯的錯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