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灣區

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機遇
作者:車品覺2023-07-10
今年正值香港回歸26周年之際,《促進粵港澳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的合作備忘錄》為香港擢升國際數據港邁進一步。這可能是香港再一次成為國際間超級聯絡人的機遇,讓國內外資料優先匯聚香港,變為資料安全流通的天堂。
特首就任一年看績效 大灣區服務效果難測
作者:阮紀宏2023-07-06
駐粵辦人員確實也很落力去聯繫一些香港在內地運作的企業與機構,還在該辦事處「加碼」成立大灣區發展推廣中心;惟從其介紹內容看,側重點似乎在於向內地企業推廣,促使他們到香港投資與貿易居多。
港車北上新體驗
作者:胡孟青2023-07-05
郭先生是在凌晨零時後第一位「港車北上」的車主,作為第一架車「港車北上」通過港珠澳大橋,意味將來可自駕遊穿梭廣東省,人通、車通、財通,港人要融入大灣區、融入國家,通車是最低要求。
理大舉行創科論壇 分享初創企業成功關鍵心得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04
香港理工大學科技及創新政策研究中心7月3日舉行創科論壇,與會者提出促進香港初創企業科技發展的政策建議,以及分享初創企業成功關鍵心得。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2023啟動 百名香港青年灣區逐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4
香港創業青年內地行近日啟動。100名香港初創及準備創業的青年企業家將在基金會帶領下,於7月9日至15日往海南和南沙考察。活動旨在幫助香港青年了解內地創業環境,同時擴寬視野,助力夢想成真。
首季GDP成長率稱霸亞洲四小龍,香港憑什麼風雲再起?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01
香港風雲再起,或許再次印證了那個有名的「門窗理論」: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香港的失去,焉知不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得呢?
大灣區文化和大灣區文化建設
作者:郭一鳴2023-06-30
大灣區「9+2」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也同屬嶺南文化圈。嶺南文化的根在珠三角地區,源遠流長,人才輩出,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嶺南文化在香港得到很好的傳承,並且發揚光大。
專資會深圳坪山區考察團拜會區委 參觀比亞迪總部了解最新發展
考察團到訪比亞迪總部,了解集團的發展歷程,同時檢閱新能源車及參觀集團展廳等,並體驗電動車電池針刺實驗,深入了解集團在新能源汽車電池方面的領先技術。
從三層面推行 加強香港數據管治
作者:黃錦輝2023-06-11
雖然政府不同部門對訊息風險絲毫不敢掉以輕心,但數據管治工作卻主要集中在操作層面,而且任務缺乏中央統籌。
胡定旭談香港生物科技及醫療產業的發展機遇
生物科技是香港發展創科的四大關鍵領域之一,胡定旭認為,這幾年香港政府和業界確實已經做了很多工作,而且香港的基礎研究亦十分出色,一些治療癌症的藥物、大分子藥等的研究更有很大突破,但在產業化卻相對較慢。
逐步放寬外省限制 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
作者:莊太量2023-06-10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1年9月推出「大灣區跨境理財通」。為提供更好的服務便利和促進大灣區投資者進行業務往來,應該如何對「跨境理財通」做出改良?
基建狂魔.天地高歌
作者:陳鳳翔2023-06-06
海底和太空,不同交通工具正在環迴合奏高歌。九州河山,孕育了不屈不撓和刻苦勤奮的中華民族,由此孵化了舉世聞名的中國製造,從低端日常所需,拓展至今天的高新科技。
大灣區物業管理行業 市場機遇大
作者:莊太量2023-06-03
近年廣東省建成的商品房面積佔全國市場總量的8%左右,大灣區在中國的物管行業領域中市場份額較高,發展機遇大。
「去美元化」不等於「人民幣國際化」
作者:劉寧榮2023-05-31
人民幣近幾年愈來愈受到重視,但在全世界的流通量還不到3%。美元的地位與以往相比在削弱,但是千萬不要以為人民幣取代美元是指日可待的事情,這可能需要50年甚至100年的時間。
國情教育加科普,促大灣區青年文化相通
作者:黃錦輝2023-05-30
持續撥亂反正,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對於現時的香港極為重要,而且在推行時要廣要深,必須多元化。以下是筆者分別在「科學」、「技能」、「安全」等科普教育範疇上的建議和意見。
由知港滬到知東盟的重要性
作者:張建雄2023-05-29
從金融中心角度來看,東盟十國有新加坡,「三省一市」有上海,「大灣區」有香港,日後發展各有千秋。要從創業成本,同城效應,工業基礎,市場規模和一帶一路聯繫等因素來比較。
夏寶龍訪澳門 對港澳及大灣區的意義
作者:盧兆興2023-05-29
如果合作區是象徵結合了澳門和內地經濟和法律特點的新綜合體,那麼它很可能是內地另一個新的特別行政區,正如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所設想的那樣,會有更多華南港澳式經濟飛地。
溫港聯動,共謀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23
本屆大會以「溫港聯動·共謀發展」為主題,旨在秉承溫州賴以為本的「走遍千山萬水,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吃盡千辛萬苦」的「四千精神」,融合香港不屈不撓、自強不息的「獅子山精神」。
佛山氫能企業冀落戶香港 為灣區綠色航運作出貢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23
立法會議員林筱魯表示,特區港政府有相關措施引進龍頭企業來港,當中包括氫能源企業;新田科技城的發展為未來承載這些龍頭企業提供起步的容量。
香港為何要學懂與大灣區融合?
作者:雷鼎鳴2023-05-20
有了三大領先指數作指路明燈,我對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充滿信心。過去30多年的事實,亦證明了我過去基於其他理由的信心十分正確。
航空業輸入外勞 急不容緩
作者:羅祥國2023-05-17
機場是香港最重要對外聯繫和發揮國際城市優勢的基建設施,是香港社會經濟命脈所在。如果香港機場和整個航空業是因為勞工短缺而長期不能有效的全面運作,這不只是香港經濟的損失,也將會成為國際笑話。
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發布 冀推動綠色低碳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13
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圖鑑跟大灣區低碳建築Top 100大獎一樣以「碳中和」為主題,冀望推動社會及經濟改革,順應全球生態治理變革趨勢。
從「兩會」看國家發展:李慧琼議員與李子建教授對談
作者:編輯精選2023-05-12
「毋懼挑戰,把握機遇」──李慧琼議員和李子建教授在「從『兩會』看國家發展」分享會中,以此番寄語作結,勉勵年輕人。
深港互助互補 發揮大灣區優勢
作者:黃錦輝2023-05-10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立法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赴4個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這次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多元化,涉及了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機、智慧物流、文化創意、資訊通信技術、醫療工程和環保等多個領域。
大灣區買樓中咗套路
作者:廖書蘭2023-05-05
香港人融入大灣區是遲早的事,這是大勢所趨無可避免;而特區政府有沒有照顧到香港市民在大灣區的基本權益?例如置業買樓受騙上當,該找何處討回公道?
葉玉如教授談創科:人才是重要一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04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指出,科大在粵港澳大灣區創科發展以及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方面,均可扮演橋樑角色,推動科研成果轉化。
落實灣區綱要 加強大灣區人才交流
作者:黃錦輝2023-05-02
到目前為止,大灣區人才交流的政策措施仍未完善地建立起來。事實上,人才流動對於大灣區的發展非常重要,而要大灣區人才流動順暢,必須有一塊重要的基石,就是專業資格互認。
行政立法考察大灣區 對年輕人有何啟發意義?
作者:關品方2023-04-28
近日特區政府行政和立法共同組織考察團到大灣區真實體驗交流,是朝正確的方向踏出正確的一步。雖然已嫌太遲,但「遲到好過冇到」,要及時提出明確的前路和願景。
大灣區可以為香港帶來什麼?
作者:陳景祥2023-04-28
對一般香港人來說,大灣區至今仍然是一個宣傳上唱得起勁的概念,但實際上可以為香港帶來什麼改變,相信很多人都茫無頭緒。
大灣區之旅
作者:梁鳳兒2023-04-28
是次大灣區之旅是滿載而歸,亦將是我與學生進一步認識大灣區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