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宣布關稅,引發股災。其目的到底是貿易孤立主義還是談判手段?最終特朗普暫緩關稅,但一切行動的目標直指中國。美國現時陷入Triffin Dilemma的極限,而中國則需再平衡發展,並建議藉此外交良機,與各國合作。

如果上周向各國各地宣布收取的關稅全部落實的話,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的關稅平均稅率就會達到接近20%。上次達到這個關稅水平已經是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大蕭條之前的事。

王弼不敢說美國的改革能如阿根廷般成功。不過,特朗普讓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以成就長期改革的決心,似乎愈來愈清楚,因此別低估今次美股調整的幅度!

為何特朗普要重振製造業是不可能的任務?美國關稅收入增加 但可能付出經濟衰退代價?一起聽聽冠域商業及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關焯照博士的分析。

中國經濟轉型近乎成功,電動車等產業如何超越西方? 特朗普歸位標普不升反跌,鐵粉死撐對美國有什麼好處?一起聽聽譚新強的分析。

關焯照認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很多時都是舉棋不定,特朗普1.0的關稅原是針對中國內地,但卻與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大重要貿易夥伴先行攬炒。他笑說政策的不確定性未知會否造就「東升」,但「西降」卻大有可能。

特朗普商人性格治國引發爭議。他無視批評,魯莽決策,以關稅施壓他國,圖謀併吞格陵蘭、改造加沙,甚至干預美國內政。此舉不僅危害美國經濟民生,更波及全球穩定。

經濟全球化令美西方國家國內勞動和低下階層和部分地區的利益受損,美國主導的第二波經濟全球化開始沒落? 中國怎樣避免走美國去工業化老路? 一起聽聽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教授的分析。

美國在100年前是世界工廠,但當世界工廠的工藝技術在過去100年間已經失傳,要再工業化便強人所難,正如現在要在蘇格蘭再重振造船業已經不可能。

2025年特朗普再上台面對一個新危機:老人危機。美國戰後嬰兒老了,今已是55至75歲之間,很多是嬉皮士一代Hippies,當年狂野而反叛,這批人的數字很驚人。年輕人還可以教育,叛逆的老人,怎教呢!

特朗普選用超級鷹派官員 為何仍難壓制中國? 狂人經濟學將為美國經濟帶來什麼災難?一起聽聽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教授的分析。

19世紀時美國人民普遍的信念,就是他們擁有統一北美國大陸的「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在此歷史背景下,特朗普突然宣布其吞併格陵蘭甚至加拿大的野心,就不應叫人意外。

2024年最失意的政客最少6名,由拜登開始到尹錫悅,全部是G7和附從。2025又怎麼樣?很多很明顯。

特朗普現在成為了建制派,如果特朗普不能如其所願,有效地解決美國社會所面臨的問題,使其支持者盡快具有「獲得感」,那麼「反建」的力量會重新聚集起來。無論哪一個社會,反建制容易,保護建制難。

理想的局面是國際事務上美國不再以霸主自居,管好自己國內事務便可,經濟上則繼續保持開放,自由貿易,美元地位更可保持。但要美國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優點,並不容易。

作者: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編輯部2024-11-14
按定義,經常專案順差國一定是資本輸出國。但中國的資本專案順差又似乎意味着中國是資本輸入國,而且我們經常為自己是世界第一大或第二大引資國而感到自豪。這又作何解釋?

從今次特朗普大勝來看,美國人需要有一個為他們爭取利益,比較獨裁的政府。做過談判的人都知道,與一個獨裁者談判容易過與一大堆民主人士談判,因為民主人士經常都會有新意思,本來很容易有結果,最後都被搞衰咗。

突然急升的非法移民,其實在過去幾年為美國經濟帶來莫大貢獻。弔詭之處,在於經濟效果如此,政治現實卻是另一回事。非法移民帶來的「利」過於分散難以觀察,與其相關的「弊」卻相對集中。

21世紀的美國金融經濟史充滿了波瀾壯闊的故事,從網絡經濟泡沫的崩潰到房地產危機的爆發,再到當前科技七雄的市值高峰,這些事件都揭示了美國經濟運行中的脆弱性。

沙利文8年來首次訪華,獲中方超高規格接待。國際關係學者認為,中美兩國要管控分歧,首在美國放下身段,與北京誠意協商。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美國政府赤字預算到2024年9月底將會是1.9萬億美元,是估算的1.3倍,拜登花錢能力真強!烏克蘭和以色列還要增援,預算赤字若是2萬億美元,也不要奇怪,這算不算發紫?

美國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賀錦麗和特朗普誰的勝算比較高?

過去1個月,美國以至全球市場出現波動,共和黨當然把矛頭指向賀錦麗和民主黨,反過來民主黨賴特朗普無理指控。但譚新強認為,政治不是不重要,但未必是影響市場的最重要因素。

聯儲局舉行緊急會議,次數不多,而同時宣布減息的,回應的都是911事件、疫情爆發、雷曼爆煲等級數的災難,區區一個比預期差的就業報告,當然不足以令聯儲局出此絕招。

美國體制,問題更嚴重而不肯承認。中國正在主導未來產業:電動車、電池、無人機、太陽能電池、稀土、登月等等,美國只能以「產能過剩」和「大量津貼」來掩飾,甚無可奈何。

中國經濟速度比當年低基礎時是慢了,但2014至2023這10年的平均數是6.08%,而G7最佳的美國同期亦只是2.18%,是中國的三分之一,所以美國將永遠保持世界經濟主導地位的神話也該幻滅了!

拜登不是沒有做事,而是增加法規成本,上班到2024年5月,就增加了1.6萬億美元,是奧巴馬的時代5倍多,經營容易嗎?外國人大概沒注意,以為有很多優惠,趕着去。

西方國家覺得中國人這套很難學,所以他們選擇不走這條路。問題是中國選擇的這條路令中國在自由競爭中跑了出來,令西方國家更加看中國不順眼,連中國人的美德,也視為經濟發展的邪路,非加以制約不可。

儘管美國經濟總體看似表現良好,但美國人在信用卡支付方面存在過度擴張的情況,導致信用卡債務總額創下歷史新高。

如大量支援外國軍費,令到債台高築,國債已快達35萬億美元,但拜登仍不停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