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一國兩制

紫荊黨:維護「教授治校」制度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0
教授群體是典型的社會精英,無論是基於共和還是民主的理由,在大學治理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上,政府都必須尊重教授的權利,徵求教授的看法,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大學的學術自由。
平台經濟提升物流業競爭力 善用科技推動企業國際化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6
現時香港的平台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我們期望政府能夠認可平台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的價值,與業界相關持份者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大對平台產業模式的研究和了解,以及加強安全管理規範。
逆境求勝最好看
作者:劉銳紹2023-10-02
真正的由治及興,「兩制」的順暢呼吸,誰都知道不容易,關鍵是怎樣體現和實現逆境精神。
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對香港的重要性
作者:謝祖墀2023-09-29
當跨國企業認為他們在香港可以建立區域中心時,這無形中亦會給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在複雜環境中所需的戰略規劃和思考能力,以及帶領大規模團隊(往往是跨界)的領導力。
虛擬貨幣為何讓散戶參與?
作者:陳景祥2023-09-29
虛擬資產的概念十分複雜,跟傳統投資產品截然不同;而其價格大上大落,相信是吸引投資者參與的主因。對於這種結構複雜,價格又大幅波動的投資產品,證監會為何會准許散戶投資者參與?
福建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及其政治意義
作者:盧兆興2023-09-18
《意見》將考驗國民黨侯友宜、民眾黨候選人柯文哲和民進黨候選人賴清德的反應。 兩岸關係很可能成為一個關鍵的競選政綱,將影響許多台灣選民在2024年1月總統選舉中的想法、決定和投票意向。
吃飯之難
作者:張宗永2023-09-12
寧左勿右是內地傳統,但香港的成功之處是走中庸之道。我很不明白有些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為什麼會事無大小,也紅得發紫。
香港探索LEI應用發揮優勢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09-07
全球法人識別編碼(Legal Entity Identifier, LEI),是一項重要的金融識別碼,由20個字符「數字+字母」組成,最早起源於對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認知。
香港特區是否需要有發改委?
作者:關品方2023-09-01
香港特區面對的問題山積,挑戰不少。要及時改革所有涵蓋在公帑之下的運營主體和施政系統,才能確保由行政主導的持續健康發展,維持政治生態的蓬勃活力。
9月的惆悵
作者:何漢權2023-08-31
從宏觀的角度看,人口結構性下降,公營學校收生政策要作出結構改變,是世界性的趨勢,很多教育先進國家或地區,早要面對,香港也無法置身事外。
美國擅打科技戰 中國還擊 香港遭殃
作者:陳景祥2023-08-18
歷史上美國曾打過3場世界級的科技戰。現在第四場科技戰,中美對峙,中國要怎樣打?香港在輸送資金、人才等方面一直是中國大陸的窗口,美國豈會放過?
中國見頂? 香港敗陣?
作者:張炳良2023-08-17
一個時代已經過去,香港須有憂患意識,慎思未來發展路徑。目前人力、土地和資金三大供給要素皆處瓶頸,急需穩住投資與人才,釋放動力,減少內耗,打破老套,增強內部解決問題之能量,不靠向國家伸手。
香港正在面對什麼內外挑戰?
作者:陳文鴻2023-08-14
內外挑戰都是百年不遇,頗多部分是香港無法獨力應對。內外挑戰再互為因果,壓力更大和更迫切,已不是中央政府動員內地旅客來港個人遊所可克服。香港只能在逆境困境中自求多福、自找生路來突破。
如何解讀「軟對抗」
作者:馮可強2023-08-12
特區官員應多講正面說話及採取相應政策,平衡處理國家安全、經濟民生和民心安穩的關係,避免令人覺得香港很不安全,或是以國家安全為「政治掛帥」的「政治城市」。
周永新:香港如何「復和」?觀念必須修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1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香港要「復和」,必須修正一些觀念。「港人必須認識回歸的意義、自己中國人的身份、什麼是港人的核心價值,以及香港『一制』與內地『一制』的關係」。
中國三個連體核心
作者:何漢權2023-08-10
筆者認為「一國」要有三個連體核心,即文化文明5000年連綿不斷,世界獨有的中國;多元民族搏成的,早在唐朝已是民族融和,不斷發展的中國;以及具法理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基辛格密密訪華的教育意義
作者:何漢權2023-08-03
100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得到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極高規格接待。緣何如此?公民科師生若就此互動探討,能獲取的公民知識,將是異常豐富,滿有收穫。
習近平回信彰顯關懷 冀各界培育青年成愛國棟樑之才
作者希望香港各界更加關心關愛青少年成長,讓青年深入認識國家和世界,亦期望青年能把握好國家機遇,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更大的空間發揮所長。
半個世紀新聞夢
作者:劉銳紹2023-07-31
到了今天,時代不同了,很多東西都變了,但有些感覺沒有變──民意和新聞界仍是無關痛癢的風,可以視而不見,甚至沒有存在的感覺。
靖海侯現象
作者:陳景祥2023-07-21
我們更加希望,香港能夠包容更多不同聲音,讓更多人放心說真話、放心批評、願意說出他們到底需要一個什麼樣的香港。唯有如此,香港才有機會再展活力、再現生機。
5部習近平書籍繁體版在港首發意義大 助加深了解治國之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習近平五部重要圖書繁體版在香港書展首日書期首次發行,對於香港及澳門市民具有重要意義,有助系統性了解一國兩制的在地發展,並加深理解中國之治。
香港創科怎樣做?|劃燃創科引擎 新田科技城迸發經濟新動力──專訪文効忠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南金融,北創科」政策綱領,但在創科發展上卻被人詬病欠缺焦點。本社為此專訪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今日率先刊登他對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及挑戰的看法。
中美關係新常態下的香港
作者:袁彌昌2023-07-19
中美交惡的時候,香港是磨心和犧牲者;現在中美關係回穩,它依然是犧牲者,並且每况愈下,這明顯是治港「方程式」出了問題。如果無法扭轉這情况,大家都清楚香港是看不到未來的。
新的中央港澳辦領導班子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3-07-17
新設立的中央港澳辦最重要的政治意義,在於它是一個制定和落實中共對港澳一國兩制政策的高層機構。改變了此前國務院港澳辦與港澳兩個中聯辦關係錯綜複雜的混亂局面。
盛智文為國安法護航 稱營造友善商業環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3
「蘭桂坊之父」盛智文博士在港大發表演講。他表示,傳授學生重要的知識、提供合適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我作為一個商人,我可以確切的告訴你們,不用擔心政治,只需擔心如何盈利就好。」
首季GDP成長率稱霸亞洲四小龍,香港憑什麼風雲再起?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01
香港風雲再起,或許再次印證了那個有名的「門窗理論」: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香港的失去,焉知不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得呢?
回歸下半場 香港還有什麼優勢?
作者:陳景祥2023-06-30
回歸下半場,香港的路不容易走,但我們優勢仍在,毋須過分悲觀。
黃玉山接替譚惠珠 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9
卸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職務的譚惠珠表示,新一屆基本法委員會人才濟濟,包括了人大、政協、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亦有資深大律師等,肯定不只6位人士替大家看着《基本法》。
福建與台灣社會文化經濟融合發展規劃及其政治意義
作者:盧兆興2023-06-26
一國兩制的台灣模式正在明顯形成,最重要的相似之處是利用基礎設施項目和建設作為更緊密的經濟和社會文化融合的先導,隨後可能就「統一」進行另一階段的政治對話。
新聞的力量──公共利益
作者:陳景祥2023-06-16
內地對新聞自由、公共利益的探討和重視,應該令香港明白,我們現在不斷收緊言論自由空間、不斷設下紅線,是「反其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