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一國兩制

23條立法釋疑 林定國、鄧炳強:「三連中」才會觸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01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等周三(1月31日)會晤了包括兩個傳媒組織的代表,就23條立法釋疑。林定國強調,23條將比外國同類法例寬鬆。
李家超:23條立法今起公眾諮詢 為期一個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30
行政長官李家超周二(30日)上午宣布,特區政府即日起正式展開《基本法》第23條立法公眾諮詢,諮詢期至2月28日完結。李家超表示,《基本法》23條立法是必須做的,而且要盡快做。
改寫未來的台灣大選
作者:袁彌昌2024-01-24
立法院三黨不過半,已成為島內政治的新格局:民進黨失去立法院控制;國民黨雖成為立法院最大政黨,只不過在柯文哲的民眾黨取得關鍵少數下,實際意義不大,反而青年選票流失與政治版圖萎縮,已為國民黨敲響了警號。
一國兩制知識檯曆出新版 彰顯文史「軟實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20
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連續第四年推出「一國兩制知識檯曆」,以日曆的形式,簡明扼要地記錄與一國兩制有關的中央政府方針政策、實踐一國兩制的愛國人士,以及港澳台地區風土人情、政商百態等。
兩文三語 左文右理
作者:何漢權2024-01-19
學如逆水行舟,究竟今天兩文三語的水準如何?平均發展的實力到底又怎樣?從教育現場看,與此同等重要的教育議題必須檢視,那就是發揚人文精神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進生活的科技與科學、數理化等。
李大宏:要做好主流媒體建設 推動新聞聯未來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8
在公共傳播時代,新聞記者既是記錄者、報道者,又是社會發展變革的參與者、推動者。面對錯綜複雜的社會熱點難點,不能僅滿足曝光問題、一揭了之,而是要更進一步就如何解決問題提出建議。
特首李家超:冀傳媒團結說好香港故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1-18
李家超表示,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是為民發聲,每一篇專業、持平的報道,每項具建設性的意見,都有助政府更好掌握民意,洞察民心。
軍事威懾、展示實力與朝鮮半島危機
作者:盧兆興2024-01-08
當前局勢正進入一場雙方都必須化解的危機。北韓的強硬立場可能會對南韓2027年總統選舉結果產生意想不到的後果,特別是南韓民眾將投票表決定尹錫悅及執政國民力量黨受歡迎程度之際。
一城兩制
作者:陳文鴻2024-01-08
香港與深圳應朝順應民心與市場趨向,開放兩地居民來往,成一國兩制下融合成一體的雙城記。不是如武漢三鎮式的合併,應是馬爾默與哥本哈根的融合,保留各自特色,形成緊密合作的分工與競爭。
廣東將建設五大都市圈 香港亦應迅速轉型聚焦經濟謀發展
作者:關品方2023-12-29
筆者認為,香港特區已經到達一個臨界點,要決定本身的定位究竟是政治城市還是經濟城市。正如夏寶龍主任所言,唯一的出路就是盡快完成23條立法,堵塞有關政治方面的爭拗和漏洞,然後才能夠聚焦經濟謀求發展。
行政長官訪京述職的憲制實踐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3-12-25
港澳兩位行政長官向習近平主席述職,有趣的是,內地方面高官雲集,包括國務院總理、中央辦公廳主任、中央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召集人、中央統戰部長、中央政法委書記等。這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澳門事務的高度重視。
任重道遠
作者:孫明揚2023-12-21
現實是我們儘管向外宣傳香港還是奉行普通法的國際金融中心,但西方傳媒並不接受,繼續以他們的價值觀為依歸。說好香港故事任重道遠,荊棘滿途。
港英政府的教育策略及特區政府之錯失良機──為何還要誇大香港的文化地位?
作者:施林海2023-12-09
無論是港英時期的殖民地教育政策,還是特區政府在文化回歸上的坐失良機,均令香港成為缺乏民族自覺,内涵蒼白的商業城市。既然如此,為何仍有聲音認為香港的文化底蘊是可以「放眼國際、心懷中國,又可立足本土」呢?
香港是我家 投票支持他/她
作者:何漢權2023-12-07
不東不西,亦東亦西,這是香港可以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竅妙之處,關係香港市民民生大小事務的區議會,選舉氣氛熱度正在升溫,12月10日正式投票日,香港是我家,投票支持她或他。
荒誕過後的深層反思──介紹王卓祺、梁韋諾、楊云《從修例風波到反中動亂──利維坦缺位下的荒誕劇》
作者:施林海2023-12-02
2019年的社會事件猶如一顆五稜鏡,既呈現出香港問題之諸般本相,也折射出人性的深層本質。《從修例風波到反中動亂》提出了理論分析及建議方案,無論任何政治立場的反思型港人,都值得研讀參考。
公民與社會發展
作者:何漢權2023-11-16
民生無小事,區議會選舉是重要的,是需要每位選民投下莊嚴神聖的一票。
周永新:解決身份認同 港人會留戀香港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6
香港要成為港人留戀的地方,港人必須認識自己同是香港居民和中國公民的身份。這兩個身份是一致的,並非二選其一。唯有這樣,香港才能有本身的優勢,才能掌握香港和國家的發展機遇,展翅騰飛。
陳茂波:美國之行廣交朋友 發揮香港新階段的新優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3
廣交朋友、更多交流,有助外界更好了解香港進入「由治及興」新階段的新優勢與潛力。我們要全力發揮好一國兩制的優勢,不斷擴大國際朋友圏。
港澳新興經濟重新定位的地緣政治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3-11-13
麥金德的「心臟地帶」理論,可以應用於我們對香港和澳門正在出現的新興經濟重新定位的更深入理解。
大社會 大教育
作者:何漢權2023-11-10
香港主流中小特幼學校教育仍潛藏着巨大的一國兩制的能力,如何在「大社會」與「大教育」發揮所長?為港為國為世界所用?特區政府「沒有任何理由」不予以高度重視,並要有具體作為。
港澳辦的新架構及其政治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3-11-06
港澳辦八個局的職責劃分,也是為了更有效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和愛國者治港澳的原則。因此,港澳辦的最新重組,可以被視為北京實現對港澳「全面管治權」漫長過程的最終完成。
創新科技之外更需普及科學 應為教育局長期工作重點
作者:關品方2023-11-03
在強調以創新科技引領香港特區經濟重拾升軌的同時,筆者認為,關鍵在教育局方面需要積極配合,在中小學界長期進行科學普及的工作。
中美關係將迎巨變?兩國大灣區合作可成發展新亮點
作者:何志平2023-11-01
這一切,如同國家領導人對紐森說的:「中美關係發展到今天,成果來之不易,值得倍加珍惜。」中國始終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中美要告別零和博弈,理應從更高戰略角度和更遠政治視野來思考中美關係。
【全文】林定國:國家安全法好比預防疾病的疫苗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8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上表示,我們有必要抱有憂患意識,以底線思維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香港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一個安定的環境,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向前發展的先決條件。
施政報告新航道 能引領香港由治及興?
作者:尹瑞麟2023-10-26
對於香港未來路向,施政報告雖然以「拼經濟謀發展」為主題,但行政長官在起首部分即表示是以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必須」、「四點希望」作為施政藍圖。
唐偉康:香港對中國為什麼仍有重要價值? ──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宣傳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5
美商亞洲集團(The Asia Group)管理合夥人、美國駐港澳前總領事唐偉康將親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分享香港如何發揮一國兩制的優勢以保持香港的競爭力,以及港府如何管控不同風險因素。
特首:《基本法》第23條 2024年內完成立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5
行政長官李家超強調,政府全力維護國家安全,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就《基本法》第23條立法,當局正全力研究有效立法方案,落實特區政府應實踐的憲制責任,2024年內完成立法。
資本流聚與香港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作者:鄭宏泰2023-10-24
若細心回顧香港資本市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最為可靠且較易吸引的,其實是海外華人資金,這一方面是因為海外華人經濟實力不容低估,資本雄厚,且需尋求多元出路,香港資本市場長期均屬他們多元投資的重要一環。
中國的「一帶一路」:外交政策新理念對香港和澳門的意義
作者:盧兆興2023-10-16
有趣的是,雖然中國對內實行家長式或威權統治,但其外交政策對外卻是自由主義和多邊主義──這與美國維持內部多元化和自由主義、對外採取強硬、霸權主義和保護主義外交政策的意識形態背道而馳。
紫荊黨:維護「教授治校」制度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0
教授群體是典型的社會精英,無論是基於共和還是民主的理由,在大學治理中出現的重大問題上,政府都必須尊重教授的權利,徵求教授的看法,如此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大學的學術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