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應將自己與老師的影響作出比較,更不宜挑戰子女為何聽老師的話,也不聽自己的話,否則這些醋意的說話影響了子女對自己的信任。
湛遠法師在校園內外,十分受學生歡迎。當學生遇上煩惱和逆境,例如有學業壓力、與家人吵架、與另一半分手等,都會找法師傾訴,尋求意見。
提高教師專業精神和能力,從而設計出高素質的校本課程,是改善學生學習的最佳途徑。
當下的「廢青」,是在面對生涯困境的問題時,他們無能為力,於是也就放棄,接受現狀的一群。當老師遇上「廢青學生」時,該以什麼態度對待他們呢?
中國人有句老生常談,叫「知難而退」,這跟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具有異曲同工的功效。
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筆者自小幸蒙屢遇恩師,我的恩師造福了我的人生,讓筆者充滿能量,面對生活上的各種挑戰。
人口老化對教育從業員不足有影響?不要說笑了,隨着學生人數持續下降,教師工作競爭激烈,多年以來,已積存不少超額教師;或在市場外求職,但轉徙流離,還未可得穩定職位者。
學生需要擺脫純粹的課堂生活,而進入燦爛的學習生活,這是大勢所趨,也是新時代社會的期望。
課堂不講求教得多、教得快、教學內容豐富,而是要孩子學得懂,容讓每位學生有選擇、自主學習、自由發揮,讓他們學會欣賞自己卻是真實的。
教學並不是指某個學科的知識,或是所謂「溝通技巧」,而是一種特質。教學最後的產物不是老師得到什麼,而是學生到底學到什麼。
作為啟導老師,除了傳承經驗外,也是一個生命影響生命的過程,「傳承師德,燃亮生命」可說是香港教育大學啟導計劃的精神。
演化使人腦不喜歡「失去」的感覺,從未擁有過某事物所造成的心理不平衡,遠較得到之後再被剝奪還來得小。
吳瑞卿博士寄語年輕人:「第一,對世界的看法要比較開闊。第二,要對主修科目以外的東西感興趣,千萬不要局限自己的人生。」
改革絕對沒有一個適用於任何情境的標準模式。不同的學校改進理念的基礎都離不開有建構「改革執行力量」的需要。
科目冷知識已說明不能超越人工智能,但教師教學從心出發的熱誠、教學使命,而這些成就,人工智能無法取代。
售貨員所售之貨,大都是顧客喜愛之物;但「授課員」所授之課,卻未必得到顧客(即學生)鍾情垂青。
耶穌誕辰漸近,不少有宗教背景的學校當然會舉行適切的活動,如崇拜、彌撒等;沒有宗教背景的學校亦會趁這個機遇,利用聖誕節日氣氛來推動一些關愛和情性的教育活動。這正正反映出本地教育工作者的靈活和實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