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Omicron

中大研究:新冠疫苗激活T細胞反應 助減重症及死亡風險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27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接種新冠mRNA疫苗(復必泰)和滅活疫苗(科興疫苗「克爾來福」)對病毒變異株Omicron均可引發有效的免疫T細胞反應。
中央解除新冠甲類防疫措施 下月8日起入境取消隔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27
國家衛健委周二(12月27日)深夜公布,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更名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當前新冠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要用千千萬萬個文明健康小環境,築牢疫情防控社會大防線。
鍾南山:防疫政策重心 應轉為防控重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09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一個學術會議上表示,內地防控疫情政策重心,應由防控感染轉移到防控重症。
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
作者:編輯精選2022-09-19
流感病毒確實異於新冠,但在新冠疫苗及抗病毒藥物面世後,新冠的殺傷力已減弱到近乎急性呼吸道病毒。根據疫情新特點,社區、醫院等控疫措施必須變陣,以訂立長遠的防疫政策,應對後疫苗浪及往後的新發傳染病。
新增8488宗確診個案,劉宇隆料1.4萬至2萬宗見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8-29
本港周一(8月29日)新增8488宗新冠確診個案,包括8252宗本地確診及236宗境外輸入個案,呈報多4宗死亡個案。政府專家顧問劉宇隆教授指出,確診數字的高峰將介乎1萬4000宗至2萬宗。
要經濟走出谷底 須調整防疫措施
作者:施永青2022-08-18
疫情期間香港有大量生意都流失了給新加坡,令新加坡的經濟在上半年增長了7.7%,而香港的經濟卻連續兩季都出現負增長,全年也不一定有正增長。要扭轉這個局面並不難,只要撤銷來港人士的檢疫隔離要求。
仍受「長新冠」腦霧困擾?中醫湯藥加針灸兩周可治癒!
作者:温愛詩2022-06-21
保持心情輕鬆愉快,避免憂傷惱怒,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和抗病能力。若終日憂心忡忡,長期處於恐慌狀態,生氣鬱悶,可以使人體氣機逆亂,百病叢生,容易讓新冠病毒乘機入侵。
困頓年代的曙光
作者:項明生2022-06-17
這是一個狼狽的困頓年代。求死不能,求生更難。離港不易,回港更難。忽聞日本即將開放小型旅行團入境觀光,在家正好計劃日本首發團。
中大研究:第3劑疫苗 高危群組抵抗新冠病毒關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01
第三階段「疫苗通行證」昨天實施,本港仍有60萬人在寬限期滿後仍未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研究結果顯示,加強劑對長者及低免疫力人士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變異株Omicron十分重要。
鄧立光:《易》卦喻示香港疫情未完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5-25
占筮之事,僅供參考。鄧博士也指出,凡事並非一成不變,如果所占是個人之事,比較容易趨吉避凶,而疫情是「眾人之事」,卦象顯示疫情會延續下去,若要改變結果,儘管難度較大,但疫情如何發展,仍要看港人如何自處。
北韓抗疫之戰
作者:盧兆興2022-05-23
如何打贏Omicron變種病毒及其傳播這一仗,顯然已成為北韓的國家安全問題。然而,通過動員民眾、政府官員和軍隊,北韓正在逐步渡過難關。
奇書奇緣──中式油封鴨髀
作者:李文基2022-05-01
吃一隻法式油封鴨髀在餐廳要100多元,我試試用中式臘鴨髀來做,看看能不能做到港式價錢、法式味道。
香港一樣米養百樣人──仍有12類死硬派拒絕Omicron防疫針,勸他們吧!
作者:李偉民2022-04-30
到了今天,數百萬人中招,死亡人數將近萬,仍然有人拒絕、或叫他人也拒絕接種保護疫苗,他們不是「死牛一面頸」,便是「腦袋入水」!
新增陽性回落至約千宗 輸入個案發現BA.5變異病毒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4
本港新增1043宗確診個案,當中23宗是輸入個案。一名男子日前由南非經埃塞羅比亞、再經泰國抵港,檢測發現其帶Omicron BA.5變異病毒,屬世界衛生組織需觀察的病毒株分支。
張竹君:政府鼓勵學童打針 唯不能代替快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4-12
假期後即將復課,學生若在回校前未做快測,可在家長同意下於學校補做。至於快測頻率,由於Omicron潛伏期短,因此不適宜減少,避免學生爆發疫情。
尹國聖、陳齊浩:用數據說話──香港抗疫為何惜敗新加坡?
作者:編輯精選2022-04-12
疫情持續至今,香港老人院成為疫情重災區,而新加坡由於mRNA疫苗接種率高,正慢慢走出疫情。同為昔日「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我們應借鑑其抗疫經驗,令公眾正確認識疫苗作用,才能亡羊補牢。
上海不封城的啟示
作者:施永青2022-03-30
上海今次不封城,顯示中國在防疫策略上已有新突破,這種突破將有利於中國與國際接軌。當中國能與國際接軌的時候,香港要與內地通關就更加不成問題。
香港疫情何時完結?
作者:黎漢偉2022-03-29
朋友陳先生欲以「菌」字預測香港疫情何時完結。「艹」像兩個「十」字;「囷」則是古代圓形的米倉,古代即已過去,粵語「圓」「完」同音,是否意味Omicron疫情會於今年10月10日完結?
一半人口受感染 香港已被迫與病毒共存
作者:施永青2022-03-21
香港近日疫情有緩和跡象,多少要靠過半人被感染後的群體免疫效應,而不是全靠政府在防疫方面的努力。
動態清零是可以與病毒共存
作者:湯文亮2022-03-15
在接種率提升及有了快速測試之後,如果Delta出現率減至最低甚至消失,香港是可以與Omicron共存。
第五波疫情下的日記
作者:廖書蘭2022-03-10
這一屆的領導班子在處理Omicron疫情,簡直亂了陣腳,徹底崩潰,失信於民!而他們依然領着世界最高公務員薪水,苦的是我們小市民,連如何活下去都成了問題。
香港疫情比外地嚴峻的原因
作者:施永青2022-03-08
中國人十分重視孝道,都以能讓家中的老人安享晚年,作為做子女的榮耀。因此,特區政府在面對疫情排山倒海來襲的時候,必須積極應戰,不可消極躺平。
香港為何在第5波疫情喪師(Zombie)?
作者:霍詠強2022-03-07
這次疫情的爆發和過去不同,而失控原因更惹人疑惑,甚至迫不得已要從陰謀論來看局勢的轉變。因為連環套製造的損害,都是源自一些「表面正確、細節爆鑊」的政策,令筆者立刻聯想到的是同樣曾經是好事變壞的通識教育。
病毒無處不在 抗疫應積極防守
作者:湯文亮2022-03-04
小市民有小市民的抗疫方法,與病毒共存並不是,防守才是積極的方法。
發消費券不如早結束疫情
作者:施永青2022-03-02
商界希望政府能果斷地制訂出有效制伏第5波疫情的方法,而非只是發些「小恩小惠」,去安撫一下市民的情緒。
黃錦輝教授:香港處於Delta+Omicron超級傳播狀態 如何堵塞新版安心出行的漏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3-02
第5波疫情持續擴散,確診突破3萬宗。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香港正處於Delta+Omicron兩種病毒超級傳播的狀態,必須堵塞新版安心出行的漏洞。一起聽聽他怎樣分析。
抗疫無界 反應要快
作者:胡孟青2022-03-01
連日來,各大機構、慈善團體及企業紛伸出援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透過捐款及提供物資,全力支援抗疫。
林順潮:香港「不封城」動態清零 三大行動綱領
作者:編輯精選2022-02-28
在隔離設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家居隔離適用於輕症/無病徵患者或密切接觸者。要「優化」家居隔離,首先要立例禁足,如家中有人呈陽性,則其同住家人皆應被定性為密切接觸者,也應立即隔離及禁足。
鍾南山為港人打氣 已聯繫廠商提供藥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2
國家醫學研究中心榮譽主任鍾南山教授2月21日(周一)以廣東話錄製影片,為香港市民加油打氣,並指出已經與有關企業及廠家聯繫,為香港抗疫提供必須藥物。
初確個案急增至7600宗 醫管局今天內將病人移入室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18
本港新增3629宗新冠病毒確診,當中3627宗為本地病例,但初步確診個案則上升至7600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