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學(港大)正在重建目前位於薄扶林道及蒲飛路交界的舊體育及住宿設施,港大希望透過蒲飛路校園發展,能同時為居民提供連接薄扶林道和堅尼地城的園景通道,鼓勵民眾多步行、享受步行,達至雙贏。

中大生命科學學院古生物學研究團隊,發現1.2億年前恐龍時期的鳥類以無脊椎動物為主食。文嘉棋博士表示,能夠得知和驗證史前鳥類的習性,特別是飲食方面的習性,將是了解古代鳥類以至整個地球生態的一塊重要拼圖。

中小學學生的整體數碼素養在2019至2021年期間有大幅進步,超越了在2019年時期同齡學生的表現,但是日益擴大的數碼能力差距,也非常令人擔憂。

劉靖之教授著述音樂史稿幾十年,引起海內外音樂界的廣泛興趣和討論。香港大學圖書館「劉靖之中國新音樂特藏」展覽,展出劉教授5個階段的手稿和書籍,彌足珍貴。

至今兩年過去,仍然沒有連花清瘟的大型3期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問世。因此,連花清瘟的有效性仍然需要嚴格的雙盲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進一步驗證。

前清太史賴際熙1923年在香港創辦的「學海書樓」,到明年便屆100周年。學海書樓是香港最源遠流長的書樓,3萬多冊古籍現寄存在香港中央圖書館,令一個世紀以來在香港的國學香火得以延續。

前輩贈以《香港情懷》,既是香江故事的細緻記錄,也有政經文化的評論採訪,時空馳聘一個多世紀,是香港社會發展之見證。其中的個人成長經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香港60、70年代的社會現象和精神面貌,很值得參考。

港大醫學院以400萬人染疫來計算病死率僅0.18%,這是基於1月至3月的病死率。香港每年自然死亡率約0.7%,那麼3個月的死亡率約為0.175%。顯然,港大醫學院模型遠遠高估染疫人數。

香港大學為紀念建校111周年,今年特別製作光影投射節目,線上呈獻給港大成員和香港市民觀賞,鼓勵大家在疫情下的困難時期,展示出堅韌與頑强,時常懷抱希望。

為了完成檢測污水任務,不少相關員工走遍全港,在沙井的狹窄環境下長期默默工作,為控制疫情作出重大貢獻,實在令人敬佩,是抗疫的無名英雄。

香港大學3月15日公布「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首輪取錄名單,三位香港新晉及現役運動員翁厚全、黃澤林、Russell Williams Aylsworth,將分別入讀理學士及工商管理學學士課程。

香港大學二位學者李湄珍教授、任詠華教授分別獲選為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及國際化學發展組織會長。

港大最新研究發現,通過高頻率的混合核酸和抗原檢測,可有效減少總感染並有可能終結病毒SARS-CoV-2的傳播,措施在疫情爆發初期實施尤其有效。

本港多所大學發新聞稿表示歡迎《財政預算案》提出的措施,認為政府增撥資源推動創新科技發展、提升大學醫療教學設施等,均有助鞏固和強化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香港大會堂1962年開幕前,不少音樂會都在陸佑堂舉行。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當時港大校長賴廉士(Lindsay Ride)酷愛音樂。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表示,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將由醫療專業人員按照最高傳染病控制標準設立和管理。

自上世紀5、60年代開始,香港東北角的客家村落荔枝窩便逐漸沒落荒涼,2013年起在香港大學、匯豐銀行等民間團體支持下開展了一系列永續鄉郊計劃,在獲得多項國際大獎肯定後,一同走進荔枝窩探看現況及未來。

香港大學推出「頂尖運動員入學計劃」,頂尖運動員可以擁有彈性的學習安排,以及住宿獎學金、國際交流、學業輔導、訓練及比賽資助等支援,港大運動中心並會為運動員度身打造訓練計劃。

港大研究團隊發現,含鉍藥物與乙酰半胱氨酸藥物組合「雞尾酒療法」,通過口服給藥的方式,能顯著抑制在動物感染模型中的新冠病毒複製和繁殖,對於緩解病毒性肺部炎症有相當的治療效果。

港大早前規劃耗資25億港元,在主校園發展總面積逾4.5萬平方米的Tech Landmark建築群,預計於2024年落成。當中將設立10所研究院,包括獲捐贈成立的同心基金數據科學研究院。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於12月22日(周三)的會議上,投票通過移走處於校園内的「國殤之柱」雕像。校委會於聲明中指出,鑒於繼續展示「國殤之柱」雕像有一定安全及法律風險,故此暫時存放於安全地方。

林鄭月娥女士正式委任王沛詩自2022年1月1日起,接替完成6年任期的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教授,成為新任校務委員會(校委會)主席。

港大化學學者任詠華獲選《能源與燃料》期刊2021年「能源研究先驅」,表揚她在太陽能及光能轉化領域,尤其是研發可用於有機發光材料/器件,或太陽能轉化的新型激發態的卓越成就。

香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和合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助理教授何健博士、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梁敬池博士榮獲「裘槎前瞻科研大獎2021」。

面對來勢洶洶的Omicron變種病毒,由港大醫學院微生物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率領的研究團隊,11月30日宣布成功分離出 SARS-CoV-2 Omicron 病毒變種株,將探討開發生產滅活疫苗的可行性。

香港大學校務委員會主席李國章任期至本年12月31日,有消息指李國章將會卸任,由現任校委、監警會主席王沛詩接任,明年1月1日生效。

今年共有來自70多個國家的6602名學者獲「2021年度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其中香港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分別有31位及10位學者上榜。

我的血液中生來就藏着不安分的基因。公務員每天都在做重複的業務,20年的年資等於只有1年,這樣的工作太沒有挑戰性了。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10-16
港大要求移走校內「國殤之柱」,見證了我城正在消失中的自由。在過去一年,近50個公民團體已經關閉,包括香港衆志、法政匯思、民陣、支聯會、教協,職工盟。

期望下屆特區政府負責文化、教育和輿論界的領導能夠跳出巢臼,以廣闊的視野,深刻的思維,引導年輕人尤其是大學生,不要忘記美育修養和嶺南文化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