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香港大學

華為與港大攜手打造全球智慧校園網絡創新示範項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13
華為與港大合作透過創新的ICT技術,推動智慧校園網絡及教學模式升級迭代,賦能教育行業數字化轉型。
莫言訪港:慈善在於愛心 彰顯善是文學應有之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04
莫言認為彰顯「善」肯定是文學命題的應有之義,「我想是有了文學以來的一個基本原理」。儘管有作品毫不留情的揭露人性黑暗的一面,但目的還是要彰顯善的力量,「善終究要戰勝惡」。
「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頒獎禮成功舉行 多元創作展現傳統文化與創意
作者:編輯精選2024-12-02
「桑梓嶺南:饒宗頤在大灣區」學生比賽成功讓青年一代透過饒宗頤教授的學術與藝術成就,深入認識嶺南文化精髓,同時以多元方式表達對傳統文化的理解與熱愛。獲獎作品將陸續於線上展示,讓更多人欣賞這些匠心之作。
校政風波落幕 滙豐「大班」王冬勝接替王沛詩 出任港大校委會新主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7
73歲的王冬勝是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兼滙豐銀行慈善基金主席。他先後在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學院、貿易發展局一帶一路及大灣區委員會、總商會、 公益金及香港銀行學會等出任公職。
逾百位港學者膺「全球最廣獲徵引研究人員」 張翔沈祖堯袁國勇等榜上有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2
本港獲選入名單的不乏知名學者,包括港大校長張翔、中大前校長沈祖堯、中大醫學院前院長陳家亮;在新冠抗疫時出任專家顧問團的許樹昌、袁國勇、孔繁毅及梁卓偉等人均榜上有名。
全球供應鏈日益複雜 李效良教授:產品DNA概念至關重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4-11-10
史丹福大學商學院講座教授李效良教授提到,全球供應鏈正在發生轉變和重置平衡,企業迎來三大主要機遇。
馬時亨:我為何認為香港是做生意「幸福的地方」? 中美地緣政治緊張 香港企業出海應往何處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4
香港在地緣政治的影響下,企業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場的經驗與挑戰,特別是香港企業在面對國際市場的官僚化和政治風險時,如何應對挑戰?一起聽聽富衛集團主席兼獨立非執行董事、前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的分析。
港大成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 丘成桐教授:意大利數學家告訴我們 為什麼數據不代表一切? 陸奇博士:卡內基美隆大學為什麼可以在電腦科學領域領先全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0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10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會上清華大學求真學院院長丘成桐教授表示,我們需要理解數據和計算結構對人類的意義,並確保它們是長遠可靠的。
憶明原—舍堂生活與教育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26
1960年代末,香港的教育開始發展、經濟開始起飛、大專學生開始關注社會事務。我就在這個時候獲聘為香港大學明原堂的首任舍監。
港大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揭幕 孫東:助擴大香港創科人才庫 丘成桐:數據重要但不是一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5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10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院長馬毅教授表示,這個平台超越了科學與工程的傳統界限。創科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則表示,學院提供的課程將在培養未來解難和創新人才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張翔校長:樞紐不同於卓越 香港應善用大灣區優勢 成就卓越教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張翔校長強調,AI時代學生對教育的選擇將愈來愈多樣化,「如果學生不再選擇我們的課程,那麼大學的意義何在?」這讓他思考如何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教育。
為香港、為國家辦好一所世界頂尖大學──專訪香港大學張翔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4
在香港多間高等學府中,港大校長張翔近一年多來無疑是新聞性最高的一位,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他接受本社專訪,剖析如何善用百年老校的優勢,廣攬國際人才,令港大更上一層樓,也分享了任內遇到的機遇與挑戰。
香港大學宣布成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 致力培育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人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30
港大宣布成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致力推動計算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統計決策科學、金融科技,以及精算學。新學院由隸屬於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和理學院的統計及精算學系組成,將於2025至26學年收生。
任詠華及顏慶雲暫任港大副校長 兩職位人選仍未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6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9月25日向教職員發信,指化學系講座教授任詠華獲委任為負責國際創新中心的暫任副校長,而工程學院講座教授顏慶雲將擔任負責環球事務的暫任副校長。校委會已通過相關決定。
張翔向港大教職員發信 確認田之楠及劉澤星任副校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0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向港大教職員發信,歡迎田之楠及劉澤星兩位教授加入大學的高層管理團隊,確認了兩人的任命。
港大校委會全面接納調研小組建議 吳永嘉指已考慮各方面平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04
港大校委會周二(3日)下午舉行特別會議,聽取政府成立的調研小組的報告,小組認為首席副校長一職應繼續由王于漸教授暫任,直至明年6月約滿為止。
氣泡治肝纖維化比治肝癌更不可思議?
作者:徐家健2024-09-03
從經濟學角度出發,作者補充了一些宏觀市場上有關治療肝癌的最新HIFU技術histotripsy新醫療技術應用的前因後果。
港大校園跑
作者:張樹槐2024-08-31
小弟雖無緣登上奧運跑道,但嚮應盛事在香港自發環校跑。繼中大、科大後,本月初與4位跑步發燒友完成港大校園跑,又一「成就解鎖」。
要取捨,當取高端人才
作者:陳景祥2024-08-31
說到底,學者專家和科研人員才是大學的骨幹、資產,校董會/校委會無法取代他們。至於如何分主次,答案其實很清楚。
JUPAS放榜 5狀元入讀中大醫學院 港大4人 科大1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7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8月7日放榜,中大取錄了3位超級狀元(7科5**)及2位狀元(6科5**),香港大學則錄取了4位狀元,香港科技大學錄取了1名超級狀元。
邵善波:港大事件未了 調研小組責無旁貸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5
特首在這問題上很難不介入,因為校委會主席職位是由特首任命的。王沛詩與張翔是上屆政府時期獲任命,與現任特首無關,這令他更能公正地處理兩人的去留。
林毅夫教授:是什麼驅動中國經濟45年高速增長? 何以能在全球危機浪潮中屹立不搖? 西方宣揚中國崩潰預言為何一直未應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5
過去一年,由於經濟波動和地緣政治情勢變化,世界各國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為什麼自1978年以來中國能夠增長這麼快?為什麼經濟學家和記者總是預測,中國經濟將要崩潰?實際情況是如何?一起聽聽林毅夫教授說法。
香港大學校委會與校長之爭如何平息?
作者:文灼非2024-07-05
這兩年政府經常提出要搶人才,但國際級學術人才不易搶,中大及港大大學管治接連出現人事問題,造成很壞的影響,令世界級人才卻步。希望主席與校長可以放下成見,找出一個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解決方案,讓大學重新上路。
兩女涉用虛假文書被捕 港大蔡洪濱教授:加強覆核申請人學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5
今年5月,港大經管學院爆出有學生使用假學歷提交申請研究生後,展開全院調查。蔡洪濱提到,一些學生以為只是透過包裝學術經歷、寫申請文書等手法讓自己能獲錄取,但亦有部分學生和家長知情,甚至主動參與造假。
鄧希煒:人口老化致儲蓄率高? 林毅夫:中國消費年增長冠全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3
中國能否保持6%或7%的增長率呢?鄧希煒也同意林毅夫的觀點,認為中國有經濟增長潛力,但現在變得非常困難。
林毅夫:憑三大優勢 中國2049年人均GDP將達美國50% 強國目標可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02
林毅夫認為,1978年以前,中國錯過了引進、吸收和改進技術的可能性,無形中放棄了「後發優勢」的潛力,而當時中國是一個貧窮的農業經濟體,優先發展的產業沒有競爭優勢。
大體老師
作者:孫明揚2024-06-27
遺體捐贈對醫學教育有着深遠影響,不僅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更傳遞無私奉獻的精神,啟發學生。捐贈者成為學生訓練中接觸的首位人體,從中學會人體構造,也體會到老師偉大和慷慨無私奉獻。
中大排名全球42 全港首位 4本地大學入百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5
最新U.S.News最佳大學排名公布,中大排名全港第一,其次是港大,本地大學還有香港理工大學(第67位)、香港城市大學(第79位)打入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百強,香港科技大學則躋身105強。
Navigating Hong Kong’s ESG: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4
Watch a panel discussion on regulatory framework for green finance and sustainability disclosure.
港大5位學者 領域內亞洲第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0
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 2024年度全球學者排名,評選的26個學科,香港大學有12位學者晉身各領域前100名優秀科學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