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中港關係

深中通道無限制通車而火爆 港珠澳大橋政策不變難逆轉
作者:阮紀宏2024-07-12
目前港車北上只限於使用港珠澳大橋,現在有呼聲增開深圳灣港車北上通道;是否可行,要看對深圳市交通的影響。
如何解讀「軟對抗」
作者:馮可強2023-08-12
特區官員應多講正面說話及採取相應政策,平衡處理國家安全、經濟民生和民心安穩的關係,避免令人覺得香港很不安全,或是以國家安全為「政治掛帥」的「政治城市」。
特首對國泰空服員涉歧視感痛憤 林紹波再三道歉並承諾改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26
國泰3名空姐涉歧視非英語乘客事件不斷發酵,行政長官李家超指對事件感痛憤,已要求國泰行政總裁林紹波檢討培訓和服務素質。林紹波一再公開以普通話再度就事件致歉。
姊妹學校計劃經驗談
作者:陳玉燕2023-04-03
教育局姊妹學校計劃計劃推行至今,本港學校不少已與內地學校完成締結,然成效如何,有待探討。筆者認為締結姊妹學校是一個提升學校素質、推動學校發展的良方,但要發揮成效,需要適切的策略配合。
中國的機構改革和領導層人事變動
作者:盧兆興2023-03-06
領導層更迭的連續性很可能是全國人大和政協會議的特點。機構改革、領導層更新和黨國整合,以及加強協調將成為正在舉行的全國人大和全國政協會議的標誌。
新特首須關注長居內地的港人
作者:阮紀宏2022-04-13
目前在內地生活的港人,雖然政府承諾給予「超國民待遇」,確實也有很多優惠措施,但實際上還是遇到不少難題,大概可以分為三方面:一是特區政府造成的;二是跨境銜接問題;三是內地政府造成的。
淺談香港價值教育
作者:劉煦元2022-04-11
文化及國史是需要傳承。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應該從小就讓學生有所認識。但小一至小六的學習領域中,沒有一科是文化或國史,文化與國史的元素只是零散地分布於各學科。
疫情與問責
作者:劉銳紹2022-02-18
自從提出「必須牢牢掌握香港全面管治權」之後,中央政府無論對外對內,都要掃雷,政情和民情都要穩,已是不會轉變的大方向,關鍵是怎樣才是最好效果而已。
真假「跑馬仔」
作者:劉銳紹2022-01-14
「跑馬仔」中真跑的、假跑的,都與神靈的心相通,否則連一個籤筒或一支籤也沒有。
曾鈺成:從梁振英2016年不爭取連任 分析林鄭月娥目前處境 中央對是否換特首正進行多重研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1-08
今屆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是否連任成為社會各界不斷猜測的話題。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從上屆特首梁振英不競逐連任分析,到底中央又會如何看待是次特首選戰?又會作何舖排?
曾鈺成:立法會與中央溝通無礙 香港民主白皮書有突破 雙普選落實有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28
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指出,新一屆立法會有條件加強與中央溝通。僵持多年的香港政壇終於重見曙光,到底能否盡快落實雙普選?一齊聽聽主席如何分析。
是時候大力推動普通話學習
作者:郭一鳴2021-12-03
國務院文件明確提出要「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並且提出具體落實的方向和方法,這是十分罕見,顯示中央已將學習和應用普通話,視作香港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應有的一項重要內容。
曾鈺成:一國兩制下香港為何行差踏錯?中央對港一管就活 此路不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1
灼見名家7周年廣邀政商學名人共聚一堂為香港未來把脈。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過往一國兩制行差踏錯只因中央和香港人放錯焦點,雖然《港區國安法》已實施,但中央跟香港仍在探討一國兩制未來的軌道如何前進。
「健康碼」對接 是免檢通關關鍵
作者:黃錦輝2021-10-26
香港要與內地免檢互通,必須爭取與內地防控要求一致,絕對不宜另設一套做法。
施永青:中共對香港的管治會愈收愈緊嗎? 民主派可按照831框架爭取空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9-09
在新的政治形勢下,民主派能有什麼作為?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香港政治氣候重返回歸之前的狀態,雖然特區政府的自主空間會被收窄,但民主派可爭取按照831框架下的空間。一起聽聽施生分析。
香港對權力說真話
作者:林沛理2021-07-19
港人既有如此可貴的言論自由,便有責任對權力講真話,而不是做日益強大的中國的啦啦隊隊長。今日中國最缺乏也最需要的,是基於知識、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向執政者提出的異議。
愛國主義與公民與社會發展新科目
作者:盧兆興2021-06-07
香港的教育改革者認為,只是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而沒有領會中國文化傳統和國民身份的通識科,是一種相對「不愛國」的課程設計,必須在新課程中予以糾正。
雷鼎鳴:傳統泛民不割席策略一敗塗地 香港民主化已失去對中國示範作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5-27
民主派在新的選舉制度下政治前景暗淡。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傳統民主派與激進派不割席被拖死,另外,港人要認真反思什麼樣的民主才適合自己,不能照搬西方一套。一起聽聽雷教授分析。
施永青:回歸後北京與西方進行香港爭奪戰 逼中央改變對港政策 反對派付出慘重代價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15
中央收緊對香港政策,有人認為一國兩制已死。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指出,回歸後西方國家希望香港留在西方陣營影響來中國,反對派逼北京放棄原有政策終付出代價,香港發展要與北京設計一致才可走下去 。
施永青:靠反共與中央對着幹得票已成歷史 新選舉遊戲規則下政界如何自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26
北京舉行的中國全國人大周四(3月11日)表決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以往靠反共與中央對着幹得票已成過去,在新的制度之下,政黨如何自處?一齊聽聽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如何分析。
一國兩制:一場冰火共舞的契合
作者:張量童2019-10-15
香港是中國內地的特殊窗口、也是國際博弈的戰場、世界文化的舞台。「堅持一國、用好兩制」對國家和香港的繁榮穩定都起相互促進的作用。
第三隻眼睛看香港舊圈子與新建構
作者:彥山2019-09-05
香港的新一代怎麼啦?香港的孩子們究竟認誰是「母親」?難道美國霸權主義和英國老牌殖民主義者是香港孩子們的「爹媽」?
如何破解香港眼前的困局?
作者:施永青2019-07-02
香港現時的問題已非只是對《逃犯條例》有分歧那麼簡單;而是出現了憲政危機,導致特區政府的認受性不斷受到挑戰,對單一事件進行獨立調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所以必須重新檢討回歸以來整個一國兩制的定位與立論。
香港要超越內耗
作者:雷鼎鳴2018-07-24
為何香港內耗如斯嚴重?當中原因複雜,這裏只談一些重要的。凡是一種社會現象廣泛出現,必有其社會基礎。在香港這基礎是什麼?
人在做,歷史在看:怎樣判斷是不是洗腦
作者:洪清田2017-11-21
香港初中中史成為獨立必修科,是一次敬重歷史的機會,中港必須向歷史負責,中史必修科必須經得起歷史的考驗。
回歸20年的中港關係
作者:雷鼎鳴2017-06-27
本來香港的政治環境是可以不用劍拔弩張,中港雙贏,但這需要條件。
從張德江講話看中央健全落實《基本法》的問題
作者:王永平2017-06-14
這個授權與被授權的關係絕不能簡化為「今天我給你,你便有,明天我收回,你便沒有」的行政權宜安排。
年輕人看一國兩制:追求另一種生活方式
作者:呂大樂2017-06-13
在多數年輕一代的香港人之中,大多沒有太認真想過一國兩制的「資本主義vs.社會主義」的背景。
曾俊華:我的參選信念是信任、團結、希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1-18
我今日是要向全港七百三十五萬市民發出一份邀請,讓我們一起努力,令香港變得更加好。
曾鈺成:《基本法》從未規定「行政主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6-10-25
在討論香港是否有行政主導時,需要清楚、明白,行政主導純粹指提案權,或是政府議案肯定能在立法會中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