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24:3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人工智能

百圖生科在港設立全球其首個生物計算創新中心 陳茂波:香港的競爭力持續提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4
經過多年的努力,香港的競爭力持續提升,在全球67個經濟體中排行第五位,較去年上升兩位。
ENFORCE法案為港創機遇
作者:車品覺2024-06-17
儘管ENFORCE法案在實施上存在一些挑戰及對開源專案的限制,但這些措施從長遠來看,可能對促進技術自主創新具有積極影響。
當你擔心學生用AI真作弊,課室裏已出現AI假學生
作者:馮穎匡2024-06-14
最近,一篇關於美國線上課程中出現AI假學生的報道引起了廣泛關注,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AI在教育領域的雙刃劍效應。
湯曉鷗與中大同行四分一世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12
湯曉鷗教授在上海舉行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發言時,談到曾與他共事的學生和教授時說:「我不是在最好的時光遇見了你們,而是遇見了你們,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人工智能將如何驅動商業的顛覆式變革?
作者:謝祖墀2024-06-12
AI生成內容(AIGC)對傳統行業的變革推動了企業架構的轉變,使得組織結構變得更加靈活、精練、扁平化和自主化。
香港理工大學、拔萃女書院 共建香港泳壇科技新時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10
理大體育科技研究院日前與拔萃女書院,共建「香港理工大學──拔萃女書院人工智能游泳科技實驗室」,女拔將提供校內符合國際賽事標準的游泳設施,供理大研究人員裝設相關器材採集數據,並讓學生游泳運動員參與研究。
如何利用AI降低創作的門檻
作者:陳章華2024-06-05
教師們可多留意AI如何在日常教學上的應用。短短的一年半載,程式又已經進步不少,一是可以提升孩子的創作動機,二是降低創作門檻,提升創作素質。
香港浸會大學衞炳江校長: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 如何讓學生為未來做好準備 ? AI時代來臨 對教育將帶來哪些影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4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衛炳江教授與我們分享。
香港理工大學滕錦光校長:怎樣改革現有課程 納入人工智能與創業知識? 為何吸收一帶一路人才對香港好處更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04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與我們分享,怎樣改革現有課程納入人工智能與創業知識? 為何吸收一帶一路人才對香港好處更大?
GPT-4o擅長識別情感具突破性
作者:車品覺2024-06-03
在技術和應用上,雖然GPT-4o展示了顯著進步,但其推出亦引發批評和擔憂。
艾雲豪:投資家怎樣善用AI、大數據令球隊起死回生? 體育盛事熱潮來臨 有哪些好書值得一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7
投資家怎樣善用AI、大數據將球隊起死回生? 體育盛事熱潮來臨,有哪些好書值得一讀,學習如何經營體育產業?一起聽聽艾雲豪的分享。
辦數據比賽一箭雙鵰
作者:車品覺2024-05-27
經過這次比賽,讓公司免費得到招募人才的機會,更可以藉眾包(crowdsourcing)方式,借助外力解決一些技術問題,正是一箭雙鵰。
AI 高速發展時代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6
對了,這本書沒有任何一段話是用生成式 AI 寫的。至少到現在,我還是希望人類在創作時,盡可能保有純粹的匠人精神,在心中產生一字一句皆出自我手的滿足感。我相信,這是我們與 AI 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嶺南大學秦泗釗校長:人工智能怎樣衝擊高等教育系統? 如何融合科技與人文教育 令大學更上一層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4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嶺南大學校長秦泗釗教授與我們分享,人工智能怎樣衝擊高等教育系統?如何融合科技與人文教育令大學更上一層樓?
2024人工智能指數報告
作者:何劍輝2024-05-21
AI的出現為各行業帶來了更多的創新和機會,提高了工作效率。最近,美國出了一份AI指數報告,很值得我們參考。
香港教育大學鄭美紅副校長:教師培訓如何配合大灣區發展? 6P策略怎樣適應AI教育未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16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鄭美紅教授與我們分享,教大如何改善教師培訓,配合大灣區和人工智能的發展。
美國通脹和利率走勢的正確分析及影響
作者:葉秀亮2024-05-14
未來的累積降息幅度,點陣圖約2.75%的累降幅度,應是較靠譜估計。企業和投資者勿奢望重回零利率時代,更需準備其資金成本會在較長時間維持高企,然後才慢慢回落,高槓桿和過度樂觀或意味其未必過到現在的難關。
馮穎匡博士x何劍輝主任:怎樣利用人工智能 追蹤學生進度?給予個性化回饋?輔助師生討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9
教育評議會資深人會員何劍輝主任與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馮穎匡博士,今次和大家講述AI在教學方面的應用,如AI出題讓老師有更多選擇以及提升題目素質,善用提示詞AI可製作完整試卷和答案等。
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永財校長:人工智能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怎樣融合到大學教育 提升學習效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09
人工智能對世界的影響有多大?怎樣融合到大學教育 提升學習效率?一齊聽聽新加坡國立大學陳永財校長的分享。
加速新能源車發展布局 訂立可持續發展目標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8
可持續發展是Lalamove管理團隊的首要任務,在今年的報告,Lalamove就實現淨零排放,訂立了短、中、長期目標,並期望能顯著減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排放。
AI形成新數碼鴻溝
作者:車品覺2024-05-06
至於AI會否取代人類的工作,阿爾特曼樂觀地認為,AI不會抑制人類的創新能力。相反,他相信人們可利用更先進的工具創造更多驚喜,同時強調AGI有潛力替代某些專業職業,例如律師和醫生。
見微知著
作者:何國良2024-05-03
在算力為王的未來世界中,如何確保自己數據中心的運作不受任何外力所影響是每家企業、地區甚至國家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在當中,電力的不間斷供應至為重要。
嶺南大學宣布成立數據科學學院 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工智能及數據科學家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2
嶺南大學5月2日舉行成立數據科學學院的揭牌儀式,這是嶺大第六個學院,由3個學部組成,分別為人工智能學部、工業數據科學學部以及數據科學研究所,提供從學士學位到博士學位的各種優質課程。
日內瓦國際發明展 理大奪45獎創新高 一文盡覽重點新科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30
香港理工大學有43個項目參加第49屆瑞士日內瓦國際發明展,成功奪得45個獎項創歷史新高,而且有不少成果,商品化後對公共衛生和安全有很大的影響。
培訓員工迎數字化機遇
作者:車品覺2024-04-29
在企業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團隊協作,絕非只是資訊科技部門的責任,因此,如果不重新審視或調整部門架構及員工的崗位職責,很難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取得成功。
馮穎匡博士x何劍輝主任:老師怎樣利用AI創作影音教材?數字人可以減輕教學工作壓力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9
教育評議會資深人會員何劍輝主任與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馮穎匡博士,今次同大家分享如何利用AI影音創作協助課堂教學,數字人怎樣減輕老師教學工作壓力?
AI戰鬥機掀軍備競賽
作者:車品覺2024-04-22
最令人擔憂的是,無人駕駛戰鬥機的大規模部署,可能會加劇國際間的軍備競賽,尤其是在高科技武器系統領域。這或導致全球戰略穩定性下降,增加誤判和衝突的風險。
黃錦輝教授:以色列空襲慈善組織疑點重重?軍隊使用AI針對目標有什麼弊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22
以色列早前轟炸敘利亞伊朗大使館的一座樓,之後又錯誤針對一隊國際義工隊。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認為,事件反映了以色列兩個嚴重的問題。一起聽聽。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7
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分享!莫教授專訪陸續有來,密切關注!
本地生成式AI首次展出 郭毅可教授:全港市民將可使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6
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4上,首度展示了10項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和應用,參觀者可親身體驗創新科技的成果。10項服務和應用均透過HKGAI自主開發的模型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