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學術界和工業界聯合起來,匯集各自獨特優勢,開創數學研究新黃金時代的時候了!
沉睡效應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世界裏,每天都在發生。大家可以想像,人工智能影響力愈高,決策偏見更難以追溯。
什麼是數字教育,當中有哪三大關鍵字?怎樣將AI元素加入教學,推動AI教育?一起聽聽教育評議會主席蔡世鴻校長與香港大學博士後研究員馮穎匡博士對談。
微軟、谷歌、Meta這些科技龍頭企業花巨資訓練出來的「孩子」將來到底有多厲害呢?從2022月11月到現在,生成式模型展現了在多個領域巨大的潛力。怎麼看明年AI股?一起聽聽中原家族辦公室顧問何國良分析。
2024全球人工智能論壇於11月30日舉行,由香港理工大學與泰晤士高等教育合辦,主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高等教育」。論壇聚集近40位來自超過10個國家的學者,探討人工智能對高等教育的影響及院校合作機會。
媒介融合持續深化,改變了媒介形態和傳播規律,帶來挑戰與機遇。香港融媒體現狀多元,社交媒體成為重要渠道。助理廣播處長李慶華及第二台節目總監程潔瑩接受本社專訪,並探討DJ培訓計劃「我是DJ」的推動作用。
為慶祝正名大學30周年,香港理工大學11月25日舉辦校慶升旗儀式,並為中華文化節重頭活動之一的「嚴復思想與中華文化現代化」國際高端論壇、展覽及公開講座舉行開幕典禮。
無論是創科行業的前沿創新,又或是研發成果的落地應用,從創業者到研究人員,往往都需要與不同持分者有更多的交流對話。這有助啟發多角度去思考發展過程中的潛在挑戰與機遇,以及推動更多跨界別、跨行業的協作機會。
透過融合AI和教育專業的優勢,學生不僅能夠掌握知識技能,還能培養批判性思維、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等軟實力,為他們在日益複雜的世界中取得成功做好準備。
2024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20日上午在浙江烏鎮開幕,同時舉行「互聯網之光」博覽會,博覽會特別推出十大看點,並設置「看世界 智科技」、「新靈感 新勢力 新動能」等特色展區。
當我們遇到好運時,不應過於興奮,因為我們可能未發現其中潛在的危機,隨時可能轉為厄運。當幸運降臨時,如果我們能夠冷靜應對,從中學習如何面對逆境,積累經驗,那麼我們將能夠抓住機遇,走上自己能主宰之路。
事實上,不用成為數學專家,你只需要用人類的判斷、經驗和直覺來權衡數據,這些要素才是定量直覺的核心。
美國在大國競爭中握有強有力的籌碼,但如果我們因中國崛起而陷入歇斯底里的恐慌,或對其「巔峰」感到自滿,我們可能會打出一手爛牌。丟棄高價值的籌碼。
可能你也猜不到,過了幾千年,這些皇帝的新衣,法老的夢想,將會變成現實時,其實驚嚇多過開心!人生係一場馬拉松,我原本諗住跑半馬,結果而家你同我講要跑全馬,真的嚇死寶寶了!
共和黨的特朗普和民主黨的賀錦麗在2024年的美國總統選舉上競爭激烈,另一個更值得關注的現象,是股神巴菲特的現金倉位已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還要多,究竟是不是對後市的警告?
在美國一名14歲男孩迷上電視劇《權力的遊戲》角色龍母,在去年經聊天程式創造出一名虛擬女性,之後產生深厚感情,不再接觸現實世界的同學朋友,還因與「她」談到孤獨的情況,被「朋友」引導男孩走向自殺之路。
香港大學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10月24日舉行開幕典禮,會上清華大學求真學院院長丘成桐教授表示,我們需要理解數據和計算結構對人類的意義,並確保它們是長遠可靠的。
ChatGPT和其他的對話式AI聊天機器人都有免責聲明,警告用戶注意幻覺問題,強調大型語言模型有時候會捏造事實。例如ChatGPT在網頁上就有警語:「ChatGPT可能會產生不準確資訊。」
AI的運用,在乎目的。第一層,也是最簡單的目的,也許就是上述的減輕工作量,一切的教學運作,毋須改變。
筆者認為,特區政府應盡快制定「人工智能+」策略,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定位,整合現有的人工智能研發資源,確立發展目標。這將推動在香港建立一個整全的「人工智能+」生態系統,提升香港的國際競爭力。
通過AI批改方法,我們可以在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減輕教師的工作負擔,創造一個更全面、更有效的寫作學習生態系統。這不僅有利於學生的語言發展,也為未來的教育模式提供了一個值得借鑑的範例。
在香港經濟面臨放緩和財赤急升的背景下,特首的施政報告強調了發展經濟的重要性,特別是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航運和貿易中心的地位。然而,報告中對誠信制度的忽視令人擔憂。
隨着商湯邁向下一個10年,公司將專注於通過AI提升行業效率、促進可持續發展及構建更互聯的社會。商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徐立在論壇上表示:「我們將繼續利用穩健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大模型技術,推動新一輪創新。」
Canvas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新,它重新定義了人們與AI的互動方式,把AI的角色從工具轉變為合作夥伴。但有很多人提出疑問,這類科技會否帶來副作用?人類的決策自主權是否會被削弱?
隨着AI技術進步,我相信AI將在媒體和資訊傳遞領域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NotebookLM只是開始,更多的AI工具正在改變新聞報道、學術研究以及娛樂節目的製作方式。
瑞典皇家科學院近日公布202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化學獎得主。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與化學獎,不約而同地頒發給了人工智能相關的研究者。一齊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AI幻覺是AI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可避免的問題,但隨着研究的深入和技術的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可以找到更有效的解決方案。
在這個中美長期鬥爭的年代,我的建議是毋須太過執着猜測誰勝誰負,更不可浪費時間等待結果。應做的事是積極裝備自己,增加個人競爭力。
港大宣布成立計算與數據科學學院,致力推動計算與數據科學、人工智能、統計決策科學、金融科技,以及精算學。新學院由隸屬於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系和理學院的統計及精算學系組成,將於2025至26學年收生。
在高速發展的人工智能亟需找到倫理平衡點,各國的合作與協調將是未來人工智能治理的關鍵。筆者覺得,這並不比地球暖化的問題容易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