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年度工作報告差異顯著。美方國情咨文政治色彩濃厚,政策難以落實。中國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務實,注重長遠規劃和政策延續性,並建構嚴謹的落實和監督機制,確保政策有效執行,推動國家發展。

在當前經濟環境中,香港積極融入國家發展,重點推動三個方面。香港將加速科技創新,透過「打造體驗、確立主題」,以及加強國際交往,利用「內聯外通」優勢,促進與新興市場的聯繫。

政府擬大舉發債推進基建,唯經濟前景不明朗,令人憂慮公共財政狀況。財政司長指債務比率可控,但未計及非顯性債務,如退休金等。社會資源運用效率亦受質疑,諸如西九文化區需出售住宅維持營運等問題。政府應制定更透明的財政指標及有效運用資產,而非單靠發債解決財政問題。

港府將在周三發表新《財政預算案》,聚焦加強版財政整合策略,嚴控開支、適度開源、善用資源,在維持民生服務的同時,投資未來,把握創科機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封面湖水藍,寓意發展藍海和無限機遇。

發行債券以支持基建工程、投資未來,是國際慣常和普遍做法。有國際機構的報告就指出,儘管香港計劃發債以支持基建,但債務水平仍處於低水平。

筆者到中環高檔商場西餐廳消費,入座後才被通知僅有43分鐘用餐,因11時後需清場準備午餐。作為顧客,筆者質疑為何未及早標示,令顧客體驗不佳,並憂慮此類服務會影響香港旅遊形象,呼籲業界提升服務水平。

改善公共財政的關鍵在於開源節流。我們的策略是以節流為主,首要是在維持以至改善公共服務的前提下,管控經常開支增幅。

世界史告訴我們,如果改革不能成功,那麼就會導向「革命」。今天的世界呈現亂局,但其根源在於內在因素。可以預見,在今後很長一段歷史時間裏,國家間競爭(或國際競爭)的核心會在制度層面。

三中全會為何關鍵?三中全會到底如何賦能國家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開創新局面?三中全會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葉教授提到,科技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狀況,但老年人依然面臨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對此,她倡導推動「全民腦健康」,加強對大腦健康的研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只要香港人不要自大、不要懶惰,憑着「明天會更好」的信念,增強對香港的歸屬感,今天,只是下一場精彩比賽的起跑線。

面對不斷變化的外圍環境挑戰,我們要辨識大勢,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和國家政策的支持,銳意發展,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力,開闢更多的新賽道,在挑戰中擁抱新的發展機遇,堅定前行,同時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行政長官李家超早前率領立法會議員和其他高級官員,赴4個大灣區內地城市考察,這次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多元化,涉及了智慧交通、人工智慧、無人機、智慧物流、文化創意、資訊通信技術、醫療工程和環保等多個領域。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老生常談,卻歷久常新。今天的香港,局面大致穩定,穩定是可用於建設與發展一切的。

英女王國葬禮在9月19日舉行。國葬前,香港的天氣炎熱(30—33度),等候入英領事館弔唁者要站立3小時以上,才能向女王行悼念禮。許多人說,這是「祖母情懷」,思念祖母之情無窮無盡。

改革開放的最重要改變,是容許小部分人先富起來。有了成果的差異,就能誘發出更多努力上的差異。這是導致改革開放後生產力大增的主要原因。

我祈禱:兩岸領導人盡快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你們最大的榮耀不是贏得戰爭,而是贏得和平。

中國人口增長減,但已經三孩政策和增加育兒假期,不會一點作用都沒有,反而出國留學生減少是會的,外國文憑發得太濫,不吃香也活該!

CSHK總監李芝蘭教授表示:「白羅斯與吉布堤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希望通過工作坊瞭解海外工業園區的發展情况以及香港專業人士可能起到的積極作用。」

按中國的一貫做法,一發現有人確診,就得追蹤緊密接觸者,並要他們也嚴格接受隔離。這種做法勢將妨礙冬奧的正常運作。中國政府若是想冬奧如期舉行,可能需要採取某一種程度的「與病毒共存」的策略。

數碼港在整個數碼港5期的規劃中,已經聽取了不同持份者的意見,例如在物業高度、與周遭設施的連接、整體環境的融合、綠化及車位方面等,已經作出修訂。

北京相信,只要給中國十餘年的和平發展,中國應當可以全面復興。這是北京的歷史使命,誰也沒法叫中國人民放棄自己的夢想。

中國大陸過去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速度驚人,顯示出其政府和企業(無論是大企業或小企業、國營或私營企業)間複雜和有技巧的協同發展機制。

在新冠疫情影響下,香港未來一年的經濟發展如何?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香港經濟可以可以復甦,除了看疫情外,最重要是巿民何時才能大批接種疫苖,爭取早日通關。一起聽聽雷教授的分析。

我認為,林鄭這次記招絕對不是在無意義地重覆之前的東西,而是有了重大的策略改變。而這個改變,我大膽估計,是自6月以來,令她首次在民意上得分。

中美的矛盾是基本性的,不容易解決的,問題只會愈來愈惡化,弛只會是一時的。所以我預期2019年樓價的跌幅將會擴大。

近年來中國GDP的高增長率歸功與中國人民的高資量,以及中國政府施行的市場經濟政策。世界還有些經濟落後的國家,沒有達到經濟發展的階段,原因是它們沒有具備上面說的兩個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現今物質文明的發展已屆樽頸,經濟市場過界演化成宗教,卻又未能以有限的資源去滿足人類的無盡需求。

若干年前我跟一位在美國研究朝鮮文化的學者談及朝鮮這個民族,他說朝鮮人善於不知死活地拼搏。希望金正恩在大力開放後會盡量寬容,讓人民享受市場經濟的多彩多姿。

山東本身是一個農業大省,人多、GDP高,又較接近上海與北京,本應經濟發達。但處於內陸的省會濟南,沒有沿海城市青島般繁盛。只要山東加快城市發展的進度,是有可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