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行政策的角度看,即使立法批准自動導航系統或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放寬禁學令,合乎硬繃繃的成本效益計算,要大眾接受可能要用更多其他方法。
在日益增長的全球人工智能市場下,「數據技術員」、「數據檢測員」這類工作將會愈來愈搶手。香港在這方面的職業培訓也應作好適當的準備,鞏固本港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地位。
雖然在現階段,還未能證實新冠肺炎是由空氣傳播,但世界各地都提倡加大處所換氣量,以減低在室內空間病毒經氣流傳播的發生風險。我做為食肆換氣量規定小組的主席,期望指引有助保障餐飲業員工、顧客及公眾的健康。
中國最近一套電影《你好,李煥英》要害處在於中國政府要模仿美國,完成了一次對全國意識的「正能量洗滌」。
香港統計處似乎不會因應疫情對數據作特別處理。若然如此,我們就要留意去年經濟特別差的時刻,今年同期季節性調整後的數據將會「過分美麗」。
不少醫學專家一方面力撐科興疫苗,鼓勵市民接種,一方面就去接種另一種疫苗,又或不透露個人選擇。這種言論和行為的落差,是否源自一些常人難以明白的科學根據、專業判斷?
K11 MUSEA處理危機的決斷和效率,以高效率和負責任態度,把員工和顧客安全放在首位。
去年第三季至今,港股大旺,成交破過3000億元,財爺加印花稅是對後市暢旺保持信心,抑或是根本未有考慮?
單單看放水渠道,現時貨幣政策跟2009年那一次相差不大,新措施比重甚微。為何市場對新措施好像興趣缺缺,出現大量餘額?
如果不是這一場長達一整年的疫情,我根本無法體會出母親的孤獨。
特區政府各項抗疫政策(包括停學令、禁堂食令以及最近的封社區令)主要保護的其實是老年人,而成本則是要全港市民不分老幼一起埋單。
美國當局將拋棄特朗普政府經常使用的「中國病毒」、「武漢病毒」、「功夫流感」等。但是在台灣,民進黨當局一直以「武漢肺炎」稱呼世衞組織定名的「COVID-19」病毒。
1月28日晚上7時,政府封鎖北角錦屏街東發大廈A、B、C和D座,住客不能離開封鎖範圍並接受檢測。截至1月29日凌晨2時,約475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沒有發現確診個案。
回望18年,香港管治有如衛生黑點的後巷,藏污納垢,無法洗滌,港人怎能不感到悲哀?
港大在2021年1月18至20日,透過電話訪問進行抽樣調查,發現只有45.9%的市民表示有意接種新冠疫苗。政府採購的三款疫苗中,最多人接受德國BioNTech疫苗。
一年內多次反覆的疫情,「外防輸入」的嚴格把關和「內防擴散」的社交距離措施令香港旅遊業進入冰封期,不少行業大受打擊,失業率持續上升。因此,目前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是遏止疫情,讓市民可重過正常生活。
1月26日晚上7時,油麻地指明碧街和東安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留在家中接受強制檢測。1月27日上午近6時解封,大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發現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第四波疫情惡化,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兩個月過去,疫情未見減退,行政長官說的「達至清零」和「恢復兩地人員往來」,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望。
2020年香港十大樂聞選舉,結果一半是與新冠肺炎有關不樂的樂聞。但更感意外的,是那五則正面的樂聞。
衞生防護中心轄下科學委員會早前發表暫擬共識,建議接種新冠病毒疫苗的優次。新冠疫苗接種計劃專責工作小組專家成員、醫管局前行政總裁梁栢賢表示,一些與疫情有關的工作人員以及紀律部隊人員,當局會安排優先接種。
前幾日有位記者訪問駐武漢辦前主任馮浩賢武漢封城一周年的感受,他答:大局不由他控制,但小事由我做起。每個人做好自己抗疫的份內事,聚沙成塔,互相幫助。
內地城市防疫失誤,必然追究官員,也迅即調整工作班子和政策,香港為什麼這麼特別呢?
政府宣傳中有一個常見詞:齊心抗疫。每當見到這幾個字時,我覺得啼笑皆非。官員沒有同理心,對市民的苦況冷漠抽離,政策和言行經常都是「堅離地」。既然政府不與市民同理,市民又怎會和政府齊心呢?
在社交距離措施進一步收緊下,飲食業營商氣氛已跌至谷底。我在飲食業的親身體驗,晚市禁堂食後,轉做外賣做得最好的餐廳,一般生意仍難免大跌一半,靠酒水收入支付昂貴租金的根本無法再捱下去。
本港新增81人確診新冠肺炎,累積個案突破1萬宗。政府已圍封佐敦受限區域,東至吳松街、南至南京街、西至炮台街、北至甘肅街,指明受限區域內人士要留在處所,因應安排接受強制檢測。
從年宵市場翻生一事上,政府應該明白,最嚴謹的防疫措施有時也需要考慮市民是否認為合理,以及對業界以至經濟的影響。
廣東省商務廳宣布,為緩解深圳隔離酒店的安置壓力,經深圳灣口岸入境者分流東莞、惠州、汕尾、中山集中隔離。
雖然市民將陸續注射疫苗而可幫助防疫工程,但這跟整體回應新冠狀病毒病所帶來的各種挑戰,並不是同一回事。
1月19日,本港新增56宗確診個案。政府宣布社交距離限制措施延至1月27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宣布,15個年宵市場恢復舉行,但攤位數目縮減一半。
在2021年,企業將會持續鼓勵員工盡量在家工作,遙距作業,一方面可以減低員工受感染及病毒傳播的風險,另一方面亦可以減輕營運成本,因此企業大有理由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