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林鄭月娥

油麻地碧街解封 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 發現1確診個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7
1月26日晚上7時,油麻地指明碧街和東安街為「受限區域」,居民須留在家中接受強制檢測。1月27日上午近6時解封,大約330名居民接受檢測,當中發現1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
協商或選舉產生特首皆須達至普選目標
作者:王永平2021-01-27
假如梁振英的意思是指把特首產生辦法由選舉改為協商並不違反《基本法》及毋須釋法,這說法沒有錯。
抗疫一年,香港政府出了什麼問題?
作者:曾鈺成2021-01-27
第四波疫情惡化,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破百。兩個月過去,疫情未見減退,行政長官說的「達至清零」和「恢復兩地人員往來」,成為遙不可及的奢望。
香港疫情失控,社會如何自救?
作者:陳文鴻2021-01-25
內地城市防疫失誤,必然追究官員,也迅即調整工作班子和政策,香港為什麼這麼特別呢?
盧子健:花市折半,公信清零;官不同理,民怎齊心?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5
政府宣傳中有一個常見詞:齊心抗疫。每當見到這幾個字時,我覺得啼笑皆非。官員沒有同理心,對市民的苦況冷漠抽離,政策和言行經常都是「堅離地」。既然政府不與市民同理,市民又怎會和政府齊心呢?
新增81宗確診 本港染疫人數破萬 政府圍封佐敦疫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3
本港新增81人確診新冠肺炎,累積個案突破1萬宗。政府已圍封佐敦受限區域,東至吳松街、南至南京街、西至炮台街、北至甘肅街,指明受限區域內人士要留在處所,因應安排接受強制檢測。
曾鈺成:協商產生特首不符合《基本法》「循序漸進」規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22
香港政治版圖改變會否蔓延至行政長官產生辦法?近日前任和現任特首先後就此發表評論。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接受本社專訪,解釋如何全面準確理解《基本法》的有關條文。
關錫堯:水塘安全無人問!千斤重擔有誰知?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22
我在2018年,把積聚了數十年和蒐集了的最新資料,寫了一系列15篇水務署文章,目的包括增加市民對政府運作及公務員辛勞和貢獻的知識、提高水務署以至整體公務員的形象及披露一件數十年沒有人留意的不公義事情。
智障抗疫連累經濟
作者:關焯照2021-01-15
林鄭政府總是在防疫措施上出現漏洞,這不但為本地公共醫療系統帶來龐大壓力,而且更重創經濟。假若疫情繼續揮之不去,香港經濟是不可能從衰退中走出來的。
捍衛民主: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作者:褚簡寧2021-01-14
美國的國家安全法律,針對的是國內外恐怖分子;是有人對國家安全構成真正威脅時才動用的,並不是對那些和平地唱着抗議歌曲或高呼「五大訴求,缺一不可」之類口號的年輕人使用的。
曾鈺成:建制陣營多了批評林鄭 欲爭奪下屆特首寶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12
自國安法公布實施以來,反對派似乎偃旗息鼓,不再猛烈抨擊現任政府,反倒是建制派陣營近日頻頻出招,嚴厲批評特首林鄭月娥,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有獨到觀察。
周永新:同行如陌路 疫苗接種成效難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1-08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認為,接種疫苗是大工程,稍有差池,不但令市民無法安心接種,更會令他們對政府更加失去信心。
今年是本地政治年
作者:陳景祥2021-01-07
今年是本地的政治年,9月立法會選舉、12月選委會選舉;而特首選舉雖在明年3月,但有意角逐的人士今年中左右就要公開表達意向,及早部署,在選委會選舉中做工夫。
盧子健:一個「水缸」滿載香港荒唐
作者:編輯精選2021-01-01
香港的普通死物如有破壞,政府官員反應大而快。文物受破壞,官員反應較遲鈍,但相信他們還會做補救工作,因為這可以成為功績。
梁振英想捲土重來嗎?
作者:程翔2020-12-30
建制派批林鄭給人無限遐想,特別是馮煒光12月12日在《文匯報》的文章〈三年之後該思梁〉,這就引起人們的猜測,梁振英是否部署要捲土重來?
細說7000年歷史 《香港志》正式出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28
2019年成立的香港地方志中心,去年9正式開始編修首冊《香港志》。《總述 大事記》是整套《香港志》的第一冊,記述自新石器時代至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20周年間7000年的香港史。
港府購入三款疫苗 共2250萬劑 市民可選擇接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23
12月23日,本港新增53宗新冠肺炎確診個案。衛生署化驗所研究來自英國的11宗確診個案,2宗與變種病毒有關。政府宣布由英國抵港人士須接受21日酒店強制檢疫。
疫情與選舉 明年難關望天打卦
作者:阮紀宏2020-12-23
幾百萬市民被一場瘟疫壓抑了一年,抗疫之後抗抑鬱的唯一辦法是宣洩一番,如果遊行示威還不足以表達的話,投票宣示不滿將是後續。
林行止:行新政選出新香港人 保自由金融中心基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22
林行止認定,快將參與管治香港的「新(香港)人」正是紫荊黨中人。他認為紫荊黨中堅分子「通西學、解鱷性(指國際金融大戶)」。
建制為何罵林鄭?
作者:劉銳紹2020-12-18
政圈已出現一種現象:批評林鄭就是取得市民好感的最大公約數。無論是哪一方,只要批評林鄭,都可以得到市民的掌聲;愈是批評到位,就愈多掌聲。這種情況跟2003年各界批評董建華一樣,所以建制派也樂此不疲。
林鄭月娥:內地疫苗最快下月到港 先提供100萬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1
林鄭月娥宣布,政府已取得疫苗採購方面的突破性進展。特區政府已跟兩間疫苗製造商達成預先採購協議,當中包括與內地科興生物,以及美國輝瑞及BioNTech。
胡志偉、梁國雄、朱凱廸、陳皓桓等8人被捕 涉七一非法遊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8
立法會前議員胡志偉、朱凱廸、梁國雄,以及民陣召集人陳皓桓等多人,早上被警方上門拘捕,指他們涉及七一遊行多項罪行。
林行止:中美失聯有法可依!功能弱化誰人之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8
林行止指出,中美關係出現巨變,一方面是由於追求種族平等、社會公義及人權意識日趨普及、成熟;另一方面是由於特朗普要向「不同道」的中國討回「被佔便宜」,已成為「全美共識」。
通識教育科有何問題?
作者:王永平2020-12-04
政府對通識科施大手術,連名稱也以被污名而要更改,充滿撥亂反正的意味。特首林鄭月娥強調,此舉並非政治凌駕專業,而她也不是收到中央指示去做。既然如此,容我以教育角度談論通識科的「亂」和「正」。
改革通識科 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
作者:李漢祥2020-12-04
是次政府提出的通識科改革恰如其分,着力培養學生明辨慎思及理性分析的能力。通過改革,希望能引導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林鄭愛國愛出大量現金
作者:褚簡寧2020-12-03
林鄭將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向北京的主人證明她的愛國心;但令我困惑的是,將納稅人的錢存放在銀行的政府,如何用現金支付她的工資?
通識何罪?
作者:陳景祥2020-12-03
通識教育作為幫助學生拓展知識、加寬視野的跨學科教育方法,不應成為社會大環境的「替罪羊」。對通識教育的改革應在基本知識方面下功夫,求真求實,減少遊談無根式的空論。
陶傑:由第一日起,通識教育之問題所在
作者:編輯精選2020-12-02
中國認為:香港的「高度自治」不能放任不管,其中一個原因是特區政府錯誤造就「通識教育」,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造就了反對中國、倡導港獨、大江東去不再回頭的一代。
港府收緊社交措施 食肆提早晚上10時關閉 限2人聚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30
11月30日,有76人確診,9宗本地個案源頭不明。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收緊社交措施,部分場所關閉,食肆堂食時間至晚上10時結束,限聚令收緊至2人一組。措施在12月2日生效,為期2星期。
準確把脈 對症下藥 方能正本清源
作者:曾鈺成2020-11-30
林鄭月娥說,外媒在報道香港時並不客觀持平,特區政府要修補國際形象。修補形象,要弄清楚為什麼人們老是信他們、不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