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學生

何時見青天
作者:鄧兆鴻2020-07-09
老師不單留給學生改過的機會,也會照顧學生的感受,給人翻身的空間,是善良、是智慧、是慈悲、是無限的包容、是相信人的本質,是高尚的情愫。行為世範,當老師的應如是。
教學不是老師的獨腳戲──引導學生產生疑問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07
新課綱精神強調以學生為主體,但教室裏老師的位置仍很重要,老師的引導形塑學生的特質與素質。然而老師不應唱獨腳戲,要將學生邀請進來,進到教學情境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育的本義
作者:鄒秉恩2020-05-28
筆者的教育信念是:教育是關乎個人生命的陶造,是人才的培育。教育可改變一個人的良知,也可扭轉一個國家的命運。
從危機處理看學校停課
作者:蔡世鴻2020-03-31
在日常工作中,學校有沒有與家長和老師建立互信關係?如沒有,這次停課便什麼都做不了,還有,停課環境不斷改變,學校未必能每事應對,偶有不是,便要家長和老師體諒和包容,那是依靠平日建立的良好關係。
就政府有限度分配口罩提建議
作者:王永平2020-02-07
在這個非常時期,我建議政府定出須優先獲分配口罩的群體,而林鄭提過的醫護人員,自然是首要對象。
人才成就「名校」,而不是倒過來!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15
說穿了,無論學校提供怎樣的教育,優秀的人就是會繼續保持優秀。
比爾·蓋茨2019冬季書單上的教育書:為青年預備未來
作者:徐淑梅2019-12-27
今年12月中蓋茨在個人網誌(GatesNotes)公布其2019冬季書單,他表示自己選的書都不錯,相信有助網友圓滿度過2019年又或者為2020年來個好開始。
新時代的學習與師道模式
作者:鄭楚雄2019-12-25
現代社會,還很刻板的說尊師重道,就得看那是什麼樣的「師」和什麼樣的「道」了。只是出來「搵食」的師,個人沒有什麼修養,上課只照本宣科,不了解學生的需要,最擅長吹牛拍馬,這樣的師應沒有什麼可敬之處。
按着本分,盡自己的責任
作者:鄧兆鴻2019-12-18
作為學生,要知道作學生應有的權利和義務,社會期望青少年人要有良好的品德,能貢獻社會,做一個負責任,肯承擔的好公民。
又見PISA
作者:程介明2019-12-13
當務之急是要研究「社會情緒學習」(Social and Emotional Learning),因為青年人價值觀與社會觀的建立,成為許多社會的主要關注。
馬道立:明日棟樑要有社群意識 人文素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0-30
馬道立法官在致辭時表示,今日的學生要成為明日的領袖,須有社群意識(Sense of Community)及人文素養(Humanism)。
實彈重傷學生 引起社會質疑
作者:丁望2019-10-18
16日,中大新聞系發表民意調查,稱市民對警方的信任度甚低:超過51%受訪者完全不信任,完全信任的只有9%。同日,香港大律師公會主席戴啟思表示,政府、警隊行為要合法,沒有比政府向公眾施暴更蠶食法治。
過時的教育觀?
作者:程介明2019-09-20
許多學生一生中第一次在做一件覺得有意義的事。這也是他們第一次超越學校裏的功課、成績、考試、升學的束縛,進入了另一個境界。撇開他們目前一時的立場與信念,擺脫這些桎梏,這不是我們教育的期盼嗎?
不要再增加開學工作壓力
作者:何漢權2019-08-28
今年還未開學,已有校外團體不斷鼓吹學生罷課,從而捆綁學生,達到這些團體的政治訴求。
大炮猛轟小鳥 浸大生太冤了?
作者:丁望2019-08-09
浸會大學的學生方仲賢,購入雷射筆被警方截查,指他「藏有攻擊性武器」,「有機會干犯有關罪行」。許多市民認為,這是荒謬之舉,使人有「白色恐怖」的恐懼;有人質問,購入雞蛋、雨傘,是否也是「藏有攻擊性武器」?
中小企提供實習機會有何難?
作者:編輯精選2019-07-08
學生生涯規劃中,職場實習是重要的一環,可惜目前大部分學生難以得到職場實習機會,為此各界應鼓勵機構數目多及業務範圍廣的中小企提供更多實習名額。
六二六靜默行 年輕人站前頭
作者:丁望2019-06-28
「六二六靜默行」的參與者,向外國領事館呼籲,各國在G20峰會關注香港的「送中案」,「愛丁堡廣場集會」也傳達了同一訊息。年輕人走在集會前頭,關乎對「香港明天」的憂患意識。
示威遊行的經濟學
作者:何濼生2019-06-28
示威遊行人數增加必會鼓勵更多人參加,原因是人多就會感覺到成功更有希望,而且人多自我感覺就更佳。因此遊行示威確有滾雪球效應。這種動態效果是適用於所有群眾運動。
貿戰牽連學術界 港院校可趁機納人才
作者:黃錦輝2019-06-19
中美貿易戰將有機會影響本地學術界,然作者認為政治絕不應該凌駕學術自由發展,希望美國盡快懸崖勒馬。
家長極度關注新型煙如無形殺手毒害學童
作者:編輯精選2019-05-31
我們要求立法會議員應站在普羅大眾中,聆聽一下我們的聲音,請你們立刻作出明智的決定,除了盡快立法全面禁止售賣,更加要為政府禁止市民吸食新型煙產品定下時間表。
敢有歌吟動地哀——向六四遇難者及其家屬致哀致敬
作者:陳詠智2019-05-28
30年來,從硬件上而言,中國的國防及財經實力,今天已躍上國際舞台,儼然僅次於美國而成大國老二;然而軟體上而言,其氣節綱紀、則全面敗壞!
陶斯亮說耀邦 蒙冤引發學潮
作者:丁望2019-05-03
紅二代名人陶斯亮最近發表〈耀邦叔叔〉一文,提到耀邦被逼下台(1986年底)受冤屈,學生憤憤不平,要求公正對待他,後來演變為八九學潮……
陳志武:童年被透支的孩子,很難形成健全人格
我們之所以送孩子上學,並不是因為孩子必須要上學,而是因為他(她)要為未來的生活做好充分的準備。接受教育,是一個人為了實現人生目標而必須經歷的過程。
把握暑期遊學 赴英倫傳統寄宿名校 留下難能可貴的回憶
作者:邱美婷2019-03-25
一個高國籍比例配置的遊學團,反映校內遊學學員國際學生的人數眾多,有些甚至可達至半數,如此方能使孩子在不同文化間激盪成長,拓展交友圈子和眼界見識,運用英語和同儕切磋課業、培養團隊合作情誼,留下難能可貴的
培育學生面對挑戰的希望感 才能堅定前行
作者:何瑞珠2019-01-26
正向心理學者提倡從人的心理情緒和素質着手,嘗試培養並發揮個體的優點或潛能,適應生命改變及挑戰,以達至個人成長。
壞學生vs.好學生
作者:張堅庭2018-12-09
只有「壞學生」韓寒用自己堅定的夢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憑借「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樸素情懷,用實際行動報效着國家。
周國平:我們怎麼能讓教育變得那麼「野蠻」!
我的擔心是,今日的學生在將來回憶自己的人生歲月時,腦中不再會出現值得感念的老師形象。
香港最缺乏是追夢學生
作者:莊太量2018-08-17
我們應該鼓勵年輕人去勇敢追夢,不要每天渾渾噩噩地只為了薪水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年輕人除了考試之外,應該好好探索自己的興趣,發掘自己的潛能,追尋夢想的搖籃。
一代師表李金銓榮休感言
作者:編輯精選2018-07-01
CC是一個真誠的學者,對世界充滿好奇,好學不倦,以退休之齡還是著作不絕,使人敬佩。
港大學內地分校 應多培訓博士
作者:雷鼎鳴2018-06-05
在教育上,中國需要大量的合資格教授,這些人最好能擁有博士學位;在科研上,我過去也指出,中國對高級科研人員有重大需求。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