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羅致和留住優秀人才為公司效勞,是企業主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知識為本的商業世界,人才爭奪已成常態,各地各業都着力佈陣奮戰。就我看來,能培養人才的「三心」,是箇中關鍵。
香港在吸納人才上,也積累到不少重要的經驗。香港科技大學在創校後不到幾年,已廣被世界教育界及學術界看成是奇蹟。在90年代以前,香港並無大學在世界被認為是一流大學,更遑論是研究型大學。
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不但關乎大家的精神面貌,亦涉及人們的生活美好,更可以是一盤利益家國天下的大生意。
香港企業長期面對人手不足、土地少、成本高的痛點。近年在全球市場激烈競爭下,不少企業面臨利潤擠壓的挑戰。同時,因為技術要求提升、生產成本增加以及關稅等影響,企業要面對全球供應鏈轉移的新挑戰。
想改變未來,應從自身做起,從目前優勢開始,香港,這艘經典帆船,尚有百年老本,如法治、教育、文化。未到江心,為時未晚呀。香港要成為國際教育樞紐,絕對樂觀的!
針對國家對外開放新戰略的主要部分,香港可從四方面與國家戰略對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中大校董會主席查逸超、中大校長段崇智同場出席創業展並發表講話,這是自中大換校徽風波調查結果公布後,查逸超和段崇智首次同場出席公開場合,兩人並在台上握手。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8月11日發表網誌,指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明確提到香港的戰略定位,香港要發揮一國兩制制度優勢,鞏固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並要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舉行。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滕錦光教授與我們分享,怎樣改革現有課程納入人工智能與創業知識? 為何吸收一帶一路人才對香港好處更大?
已有成就者來港,不過是為享受香港現有的繁榮,不是為香港發展努力。招商引資已是上世紀的政策,當今香港更需要的,是內地在新經貿生態中創業的中小企以及其骨幹人才,借助他們,香港才有機會轉型提升。
第二屆大灣區國際科創峰會在沙田科學園舉行,北京大學龔旗煌校長在峰會上北大怎樣培養新一代、德才兼備的人才? 人文和科學教育怎樣相輔相成?一起聽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劉世錦指出,中國經濟正處於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的態勢,同時新一輪技術革命也在上升的階段,彼此相互交匯。近期引起廣泛討論的「新質生產力」,就是在新的技術革命下的創新能力。
「先做人、後做事」說容易,但踐行非常困難。教育系統簡直就是一個「帽子工廠」,塑造出各種「帽子」,人本身沒有價值,價值在於「帽子」。在這裏,人不是目的,而僅僅只是工具。
今天的職場老手,回想那些年初出茅蘆時的沮喪和惶惑,應能感同身受。所以當我們看見新手有着自己當年困頓的身影時,還請暫停抱怨,把握機會挺身而出,通過言傳身教,好好負起師兄師姐的責任。
我在1992年離開麥肯錫,加入了波士頓諮詢公司(BCG),為公司開拓中國的業務。在30多年後,馬文·鮑爾先生的價值觀和思想依然指導着我和高風諮詢團隊每天的工作,我想這就是「諮詢精神的傳承」。
馬時亨認為,在資產類別如樓、股下跌時,人們很自然會覺得自己變「窮」,不想花錢,但他強調必須有信心,市場似乎已比之前活躍了。
愛孩子和逆流而上的校長,已不常見,還具備知人善任的品質,更是十分難能可貴的。莫校長信任同事,願意賦權給校內同工有更加多的發揮機會和空間,使行政管理組織上更有彈性和靈活性。
預算案建議,撥款預留約3億元建立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便利企業身份認證及核對簽署,加快它們數碼轉型;推動數碼共融,在社會創新及創業發展基金撥款1億元,為長者提供數碼培訓課程和技術支援的項目。
人與人、國與國間的交往亦然,沒有信用,言行不一的,如何能被人信賴?如何能成為可靠的夥伴?君不見這些年來,美國如何脅迫與利用盟友?所以美國的外交,如何能贏?
舊香港已死縱是事實,大家應該着眼新香港該如何再出發,這才是務實和積極的態度(很可惜眼下全世界的政客都嗜賣糖衣假話)。
說實在,區區有本難唸的經,如何唸得好,從而化成建設社區的力量,利民也利港。「區議員在做,選民在看,真的假不了」,投票日,齊齊認真參與,香港你我他,大家都有份。
良好的國民教育,便是教國民怎樣看待不懂的事情,結果決定國家能否富強。在郵輪上看着那些西方來的70、80歲的阿伯阿婆,對什麼也興致勃勃的問長問短,這便突顯了人家國家的教育制度成功之處。
當跨國企業認為他們在香港可以建立區域中心時,這無形中亦會給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在複雜環境中所需的戰略規劃和思考能力,以及帶領大規模團隊(往往是跨界)的領導力。
面對美國的制裁和打壓,儘管華為已經實現了許多技術和產品的國產替代方案,任正非坦言,華為會愈來愈困難,但華為也會愈來愈興盛。
香港正面臨ESG人才嚴重不足的困境。如要把握機遇,我們便須從中學至專上教育課程去培養本地ESG人才,制定亞洲以至全球投資者和發行人均可接受的可持續發展標準,以鞏固香港綠色金融領導地位。
我們活在一個「泛感性」的年代,大家很容易嘴巴說出「完夢」、「挑戰自己」等等冠冕堂皇的感性話,但是在背後,多少個每時每刻、鍥而不捨,做到至死方休,戰勝汰弱留強的演藝生涯呢?
香港作為國際城市所面對的機遇及挑戰日益增加,本地的人才培育刻不容緩。香港學校明確的正規教育框架已不能滿足未來教育的需要。
香港風雲再起,或許再次印證了那個有名的「門窗理論」:當上帝為你關上一扇門,同時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香港的失去,焉知不會在另一方面有所得呢?
新世代專才很着重僱主的可持續理念。獲頒灼見名家首屆企業典範大獎的太古集團的公共事務董事唐偉邦認為,通過公開透明的可持續策略吸引人才只是第一步,當人才就位,公司就要製造機會,讓他們親身參與永續發展項目。
多少年來我們都相信,專家治校、院校自主、自由開放是本地高等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不能因為一場政治風暴,就把香港高等教育賴以成功的支柱毁於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