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對華亦會是先聲奪人,然後來討價還價。不管結果怎樣,折騰對香港經濟與市場信心會有大衝擊,損失不易彌補,理由是特朗普引入了不穩定因素後,市場不易恢復信心。

財富累積加上人口老化,不管藥物價格高或低,人們對醫療服務的需求是史無前例的。投資藥企以外的醫藥股,買的就是穩定而又懂降低成本的生產組織。

前瞻美國整體經濟政策,香港大學鄧希煒教授預期,美國此後仍會重點針對中國,亞洲整體不會受到太大衝擊,但過去四年一直因而受惠的東盟地區,或會因部分高科技產業遷移往當地設廠,而遭受美國打壓。

若說國家是否成功,制度是關鍵因素,那麼特朗普要改革向來被視為成功典範的美式體制,最後會令美國再次強大?還是會造成社會更大分裂、產生更多社會矛盾,令美國真的走向衰落?

制裁中國的關鍵考慮,是拒絕貿易,採取對先進技術的出口限制(禁運)、對個別產品的進口限制(加稅)。脫鈎有短期好處,不會長期有效。特朗普現在再來一次搞局,最終美國一定得不償失,而且損失無法彌補。

阿根廷總統米萊對經濟進行激進改革,可幫助美國消滅財赤嗎?美國債台高企,馬斯克臨危受命能減低美國政府開支?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特朗普大權在握、重返白宮,供應鏈出路何在?大中華區的企業面臨挑戰,如何做對應對措施?為什麼解決「牛鞭」帶來的供應鏈問題有其必要性?現代供應鏈管理之父李效良教授與您真誠分享。

特朗普2.0,這次憑一己之力,加上馬斯克從龍,大勝而回,只用能聽話的班子。

儘管特朗普的計劃野心勃勃,美國的深層結構性問題依然難解,「特朗普革命」面臨重重阻力。但不管成功與否,這場「革命」必將對美國社會帶來巨大影響,其溢出和外在效應也會輻射全世界。一個新時代已然降臨。

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使台海局勢愈加複雜。11月12至17日,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殲-20、殲-35A等尖端武器的展示,進一步加強了對台海各方的震懾。

特朗普上台和比特幣的最大關係,也不過是他曾經揚言會炒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而後者主張加強監管虛擬貨幣。但比特幣的經濟價值便會提高嗎?黃金買賣又何嘗有監管呢?

特朗普當選後迅速着手組建下屆政府的領導班子,首選忠於他的候選人,國務卿一職提名了佛羅里達州參議員魯比奧。魯比奧以極端反華立場著稱,與特朗普的抗華理念不謀而合,但缺乏國際外交經驗。

特朗普首次擔任美國總統時,曾深受官僚系統的困擾,讓他的政策難以實施。如今,隨着再次回歸的機會,他決心整頓這一系統,以提升政府的管治效益,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理想。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美國總統拜登似乎想在任期餘下的約兩個月裏,在烏克蘭埋下地雷,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提到大獲全勝(landslide)這個字,想起民主黨總統詹森的花名「大獲全勝詹森」(Landslide Johnson)。這名字由來是他1948年在德州民主黨參議員時「大獲全勝」。

特朗普全方位打壓下,人民幣將如何受影響?美擬發動金融戰,聯匯制度遭突襲風險升,中港應如何應對?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教授的分析。

特朗普內閣人選強調美國優先,是否代表放棄大國責任? 提名魯比奧出任國務卿,他將面對什麼挑戰?一起聽聽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的分析。

香港珠海學院陳文鴻教授認為,特朗普挑選他的外交與國家安全團隊,是以反華為標準,反映出他的大戰略建基在反華之上。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特朗普即使有心對俄羅斯綏靖,要讓烏克蘭成為棄子,實施起來也不容易,而且歐洲各國也不會讓烏克蘭成為棄子,從芬蘭到波羅的海國家再到波蘭,每個國家都與俄羅斯有過一段不愉快的歷史。

由於在經濟的意識形態上相近,特朗普的言論,什麼是認真,什麼只是戲言,王弼就覺得不難揣摩,例如他說跟金正恩有良好關係,就只有CNN之流,才會認真對待!

投資公司總監譚新強認為,後特朗普年代美國或許只剩下禮崩樂壞的政治制度,中國必須取主動,不止科技要進步,經濟的結構性改革更重要。

理想的局面是國際事務上美國不再以霸主自居,管好自己國內事務便可,經濟上則繼續保持開放,自由貿易,美元地位更可保持。但要美國體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優點,並不容易。

在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中國需要以大格局的戰略思維,把已有開放政策系統化,以重塑一個包容性的國際貿易體系,進而真正參與引領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特朗普的施政強調美國優先。在這個大背景下,除了在美國國內動手之外,當然亦不會放過她的交易對手。不過,針對中國的提案都可能是為坐進談判桌上前,努力為己方籌集籌碼的舉措而已。

很多人都不看好特朗普和馬斯克這對龍兄虎弟的情誼,馬斯克不是根正苗紅的特粉,他的環保立場和電能車生意,也和特朗普的政策互相矛盾。

不少經濟學者都預測,特朗普政府將一如既往持續打壓中國,甚至乎變本加厲。但特朗普的強力支持者馬斯克被外界視為立場親中,近幾年擴充其中國的生意。

未來4年的美帝霸權統治一定會高潮迭起,目不暇給!中國只需秉持現實主義思維,客觀、冷靜、靈活應對「特朗普2.0」時代。

特朗普揚言能極速平息俄烏干戈,是誇大其辭、還是另有玄機?美國看準俄羅斯不想放棄歐洲能源市場,能利誘俄停戰嗎?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今次特朗普再度當選,有記者問鮑威爾,他是否會辭職?律師出身的他直言「不會」,並表示總統無法解僱美聯儲官員,因為「法律不允許」。有人甚至預期,特朗普可能在鮑威爾任滿前,就任命一位「影子主席」。

中國應再次平衡經濟,執行需求側改革,鼓勵消費,再加速人民幣都出海,提升國家檔次和形象,到時人民幣才真的可以挑戰美元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