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香港電影題材愈趨多元、新晉導演、新演員、人才輩出,電影業的底蘊深厚、觸覺獨特,讓人期待它能在傳承中不斷創新,讓更多海內外觀眾能欣賞到香港故事獨有的文化魅力。
黃柳霜是荷李活第一位華裔女星,今年剛好是她擔當女主角100周年,她一生演出超過60部電影,橫跨默片與第一部彩色電影的時代,也是首位在電視劇中演出主角的亞裔演員。
《明日戰記》是古天樂的勇敢嘗試,為香港電影打開另一扇窗,香港人要支持它,使它成功,為香港電影帶來更多片種、更大市場、更多資金;因為Louis這「俠士」絕不會把利潤留在口袋。
以「女性電影」廣受稱譽的香港導演關錦鵬,從影至今,已超過40年,他為華語電影史創造無數經典作品,亦在國際影壇屢獲殊榮。他的作品以細膩的情感呈現女性形象,更多以人文角度,觀照城市和時代。
香港電影《Z風暴》出現了幾句令人浮想聯翩的對白,對照今天香港的情況,讓我可以借題發揮,與大家分享一些感受。
近日香港的著名導演陳木勝因鼻咽癌不幸英年逝世,享年58歲,他以拍攝警匪槍戰和動作片聞名於世,所以曾與多位巨星合作,如劉德華、甄子丹、謝霆鋒、古天樂、郭富城等。
我愈想得多,思路愈紊亂;終於有一天,遇到電影老行尊,香港電影發展局前秘書長馮永,和他來一次思想切磋。
所謂「港產片應拍給香港人看」,肯定是個錯誤透頂的口號,只會令市場愈做愈小;反過來,唯有秉持「港產片要拍給全世界人看」的精神,香港電影業才會愈做愈大、愈做愈強。
香港電影成功體現一種世界上非常突出的商業藝術電影手段,提供新的觀影快感,又創立新的電影傳意風格和方式。
能夠在國際響負盛名,香港警匪片此般情懷,並不可以單靠時間來增加外國觀眾對其的認識。
投資電影若要收回成本,投資額必須只佔票房的三成左右,亦即投資3,000萬就已經需要約一億票房。在香港電影業不景氣的今天,票房過千萬就已經大肆慶祝,於年產量而言,香港電影如今年產約20多部,與80年代到1993年香港電影「黃金十年」的200多部相比,差距甚遠。
香港在回歸前被形容是「借來的時間,借來的地方」,所有的東西上都有個「限期」。
香港人愈來愈珍愛本土身份,這身份所承載的小城故事,千言萬語恐怕都訴之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