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36:1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歐盟

馬克龍訪華聽曲聲入心通
作者:張建雄2023-04-17
2023年4月,馬克龍訪華,在廣州松園上了一場文化盛宴,品茶聽曲。返回法國途中,就說出歐洲人要自主,不當美國附庸,更提台灣問題,不站邊美國。可見這一曲「高山流水」嘆知音,馬克龍聽進去了。
中法歐盟三方會談 馮德萊恩:習近平準備與澤連斯基會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07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四(4月6日)與訪華的法國總統馬克龍,以及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方會談,談及中歐關係與俄烏局勢。
百年未有大變局的5年回顧
作者:張建雄2023-04-06
西方制度已無法產生優秀的領袖,英國2023年負增長已是板上釘釘;美國是對中國認知倒退,達到無知和歇斯底里狀態,只以為拼命增加軍費就會安全,還對罷工抗議無動於衷,中國只能做自己的事。
全球南方的意見已浮見亦必須重現
作者:張建雄2023-03-23
全球南方對俄烏衝突不感興趣,因為那只是歐洲問題,而不是世界問題,這個歐洲問題卻引起全球通脹,能源、食品價格和利率高漲的困境。很明顯全球南方現在有了其他選擇,不必由西方主導。
張翔:無論為自身還是中國,成為國際城市是香港成功的唯一秘訣
作者:編輯精選2023-03-22
周圍世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生變化。我們也要擁有改變的勇氣。不要忘記,香港的成功秘訣從來都是這座城市與生俱來的國際主義。
俄烏戰爭一周年的新局面
作者:雷鼎鳴2023-03-04
中國政府在俄烏戰爭一周年之際,發布了一份包含12點對於此戰爭的中國立場書。美國反應冷淡,甚至不認同,是意料中事,北約不理會俄的抗議,不斷東擴,背後推手便是美國。
北約是如何利用俄烏戰爭「戰勝」歐盟的?
作者:鄭永年2023-03-01
從北約對歐盟的勝利看,歐洲的「北約化」為亞洲的「北約化」敲響了警鐘,我們不得不防,亞洲國家要有能力去掌握自己的命運。
俄烏衝突一年的感想
作者:張建雄2023-02-20
烏克蘭既不能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亦遙遙無期。歐盟自己亦在風雨之中,能存續多久,誰也沒有什麼信心。
話說天下大勢
作者:雷鼎鳴2022-12-28
國與國之間有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國土與人民,若有利益衝突,可打起仗來,若有共同利益,也可合作。近年各國之間的角力愈發激烈,未來國際局勢將如何發展?
文相濡:2023流年五黃災星位於美國意味什麼?拜登政府為何在歐洲眾叛親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2-28
術數名家文相濡為我們預測2023年世局,表示許多困難將於明年出現,而人民幣將成矚目的世界貨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未能思患的未濟年
作者:張建雄2022-12-15
虎年是多事之年,國際局勢動盪不安。《易經》「既濟」卦勸人「思患而預防之」,若既不思患,又預防不了,事情就會「未濟」,結果不能好,這句話用來形容當今國際大事再合適不過。
UKCA與UKNI:英國新合格標誌簡介
作者:香港貿發局研究部2022-12-05
隨著英國退出歐盟,企業須採用英國政府為取代歐盟協調標準而推出的「指定標準」,視乎產品的種類,通過自行聲明或第三方合格評定來證明產品合格。
雷鼎鳴:美國圍堵中國無功而還急須調整?為什麼美軍事力量無法阻止習近平收復台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1-18
中美元首結束面對面會晤。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認為,美國對華政策急需調整,而美國軍事無力阻礙中國收復台灣。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俄烏戰爭無論勝負 歐盟都是輸家
作者:黃錦輝2022-10-26
打和對歐盟而言是傷害最小的結局。就此,歐盟必須盡早游說美國勒令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離場,這樣俄烏戰爭才會慢慢地無疾而終,和局收場。
黃錦輝教授:俄烏戰爭俄羅斯的三個可能結局 美國會叫烏克蘭收手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1
俄烏戰爭持續,美國及歐盟多個國家對俄實施經濟制裁,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認為,歐盟必定成為大輸家,若俄羅斯戰敗,甚至可能解體。為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誰最有破壞北溪輸氣管的誘因
作者:施永青2022-10-04
現時尚未有證據可以指控這是誰幹的「好事」,只能靠分析誰可以從中獲益去推論誰的嫌疑較大。
碳交易制度與碳稅
作者:邵志堯2022-09-26
碳稅的訂定是一門大學問,需要事前調查與規劃,因為若碳稅價格太低,就不會達到推動業者減碳的效用,但價格太高,除了業者不願意配合外,也可能會衝擊到消費者。
黃錦輝教授:歐洲自身難保 仍會全力挺烏克蘭作戰?美國為什麼口惠實不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9-09
俄烏戰爭不但影響烏克蘭,同時正影響歐洲國家。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教授指出,歐洲多國元首曾勸喻烏克蘭與俄羅斯談判和解,未來事件會怎樣發展?一起聽聽黃錦輝分析。
放眼東南亞
作者:陳文鴻2022-08-12
以美國為首的G7不僅與中國矛盾會加深,妨礙經貿合作,而且發展勢頭,與香港及內地的經濟協同互補作用均不如。香港在維持與G7的經貿關係時,更應前瞻地開拓與東南亞東盟10國的合作、配套協調。
歐洲制裁俄羅斯 輪輪皆漏氣
作者:張建雄2022-08-08
俄烏戰爭後,普京支持率維持在80至90%之間,歐洲領導人一個個下台,英國、意大利只是開始,誰更慘?俄羅斯人堅忍卓絕,歐洲人嬌生慣養,差太遠。
為何老太愛搞事?
作者:霍詠強2022-08-02
除了考慮一群後輩的的利益,還要冒上公務機被解放軍攔截的尷尬風險,所以佩洛西不敢大張旗鼓公開行程。但會不會在未來幾天竄訪台灣?會。
霍詠強:數十日遊歷歐洲的深刻體會 政治化困擾令多國經濟停滯不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26
時事評論員霍詠強認為,歐洲政客既關心政治也關心國際社會,目光都放到其他人手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質疑的是他國的政策,似乎選民投予的一票是讓他們向世界咆哮,本來最應該關心的本土事務卻不屑一顧。
離開歐洲前的感觸
作者:霍詠強2022-07-25
歐洲政客既關心政治也關心國際社會,目光都放到其他人手上,看到的都是別人的問題,質疑的是他國的政策,似乎選民投予的一票是讓他們向世界咆哮,本來最應該關心的本土事務卻不屑一顧。
可持續發展金融分類方案EU Taxonomy
作者:邵志堯2022-07-25
EU Taxonomy是歐盟設計的一套綠色分類系統,為了促使金融業可以將資金導流到真正對歐盟的氣候及環境政策目標有幫助的項目上,已達成歐盟綠色政綱下各個環境目標。
歐洲民眾最憂心的事
作者:張建雄2022-07-18
要討伐俄國,最新招是禁賣黃金。2021年俄國出口190億黃金,九成賣歐洲,水路近,運費平。黃金不是菜蔬,不會壞,改賣亞洲也無大礙。
歐盟碳關稅勢加速全球減碳進程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2-07-13
歐盟落實碳關稅雖或會為我國產業及企業帶來「危」,但同時亦帶來「機」,我們不但應該抓緊綠色金融發展的機會,同時亦應藉以完善能源轉型及碳市場制度進程。
英國能否只換首相而不改政策?
作者:施永青2022-07-12
英國落入這樣境地的根源,是英國的政客在制訂國策的時候,只曉得配合美國的需要,而忘記了本國的利益。
戰爭的殘酷現實:烏克蘭恐怕終得領土換和平
作者:朱雲漢2022-07-07
俄烏戰爭已打4個月,歐美向烏克蘭源源不斷地提供武器與彈藥,但庫存將盡。歐洲的耐心有限,如果澤倫斯基不做讓步,他們可能會選擇放棄烏克蘭。
主戰是英雄還是魔鬼?主和才是為國為民?
作者:霍詠強2022-07-05
從烏克蘭澤連斯基罔顧烏克蘭變成戰爭地獄、仍然要威脅血洗頓巴斯來向俄羅斯單挑,到立陶宛和保加利亞的反應,令人想到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這個時代的主戰與主和選擇和影響,變得更難以揣摸。
群雄爭奪ESG和碳的行業標準
作者:邵志堯2022-07-04
筆者相信未來幾年在內地有不同的形形式式的玩法出現,元宇宙和NFT也會滲入,為碳市場作金融創新,放眼看看誰能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