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退休

旅居康養身心靈
作者:張樹槐2024-10-04
退休既然是新階段的開始,就不應限於香港500、600呎的生活空間,要隨心之所向,實現「動態退休」:從旅居中探索新體驗,尋找第二人生的美好風景。
漸進式延遲退休啟示,港可借鑑
作者:雷鼎鳴2024-09-26
要避免被新科技淘汰,最關鍵的是工作人口都能懂得使用新科技,工作效率更高,而不是被新科技淘汰。
增強理財知識 做好退休打算
作者:麥萃才2024-06-11
隨着香港老化,退休的財政負擔問題也只會愈來愈嚴重,加強學生對理財認識變得重要,在工作之後便能夠為自己的退休金挑選合適的基金,配置適當的投資組合,以保障退休之後的生活開支。
照顧者的壓力
作者:羅乃萱2024-03-30
坦白說,聽過不少照顧者的故事,都是因為全人的投入,弄至身心疲憊。如果家人能體諒這些獨一照顧者的壓力,能輪流承擔照顧患病家人的責任,讓照顧者得到歇息的空間,這才是照顧患病家人的上策。
老公退休了
作者:羅乃萱2024-03-23
我則鼓勵她們要培養we time,花時間跟老公一起,看看電影,逛逛商場,甚至發掘共同的夢想,不要把退休老公掉在一旁啊!
放下屠刀──蒜子雙蔥牛肉炒粗麵
作者:李文基2024-03-02
有同行朋友說他把現在使用的私房菜廚具設備更換另一套電能廚具,我舉腳贊成,因以電能做菜煮食,令環境清靜,零噪音,不產生多餘熱力,炒起餸來不會一身大汗,多享受。
丈夫變成垃圾?
作者:羅乃萱2023-04-29
日本一個民調發現,超過80%離婚女性覺得丈夫是家中的大垃圾,認為將丈夫清除在她們的生活之外是一樁好事。怎會有這種想法?
做隻好飯腳──鐵鑄鍋精煮酸菜豬肺
作者:李文基2023-04-22
做一隻好飯腳是有條件的,一是什麼都可以放入口,都能吃得津津有味,說出好、壞口感。
陳茂波:保險業要把握國家「雙循環」發展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10-21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相信,香港作為國家內循環經濟的參與者,以及外循環經濟的促進者,中、長期而言,包括保險業在內的經濟發展前景亮麗。
林翠華教授:長者活出當下有三大要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7-04
工作是生活其中一個重要組成,不少人踏入退休階段,都需要調整生活節奏和心態。今集《智得耆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翠華教授請來一位退休老師,分享她多姿多彩的退休生活。
誰能一生無憾?
作者:黎漢偉2022-06-23
問世間,情是何物?為什麼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為什麼人生一定有遺憾?願明天會更好。
林鄭月娥的柔軟與剛強
作者:廖書蘭2022-05-25
林鄭月娥天生有一顆柔軟而富正義感的心來服務大眾,令人遺憾的是2019社會暴動引發的「反修例運動」事件中,她用的方法,也正如她性格中頑強的一面,造成了不可逆轉的情勢。在此祝願林鄭月娥女士退休生活愉快。
掌握理財策劃大趨勢 認清信託市場的需求
作者:蘇文傑2022-05-12
上一代努力耕耘,積累一定財富,如何傳承到下一代成為關注焦點。當中,成立信託成為一項愈來愈受歡迎的理財方式。
溫柔的準備──吳文華專訪
作者:詠翔(香港)2022-02-18
做人只要做足準備,隔離又好,老去又好,甚至死亡,又有什麼好擔心的?
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進一步剖析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9
本文展示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因素、影響、建議及重要事項。
學生退學及教師離職的現況及趨勢
作者:編輯精選2022-01-21
本文展示學生退學的情況、退學學生的去向、教師離職的情況、離職教師的去向,以及學生離校及教職員離職的趨勢。
可怕的退休人士
作者:黃珍妮2021-05-29
很多人以前是「積」出病來,太高壓力,太多體力上消耗,於是一退休便心理生理一起出毛病。生理上的毛病,究竟是太空閒閒出病來,還是病從心生,是抑鬱衍生出來的?
真自由是不想做時,有不做的自由
作者:洪 蘭2021-01-02
我戰戰兢兢打開日記,第一頁便是父親的親筆字「真正的自由是不想做時,有不做的自由」。我立刻想起小時候他教我們的:人要勤儉,勤能有餘,儉則無缺。
致60/70+朋友的信:談花甲年華、活在金秋
作者:管仲連2020-11-13
「老」其實是「持續不斷」之意; 反過來說,若非持續不斷地活着,又怎會「老」呢!
多年征戰難言退休
作者:鍾伯光2020-10-26
踏入21 世紀20 年代,這批當年從青少年運動員出身的精英運動員亦相繼宣布退休,近日亦有香港賽艇運動員李嘉文,宣布為她接近20 年的運動員生涯畫上句號。
強制性公積金下僱主和僱員的責任
作者:蘇文傑2020-10-09
僱主有責任安排僱員參與強積金計劃,而自僱人士亦須自己參與強積金計劃。
退休人士的問題
作者:張建雄2020-08-07
2007年1月,法國保險公司做了一個退休調查,詢問了多國的退休人士有關財產承繼的問題,法國人列居首位,有53%已有繼承人,中國以51%列第二,而居榜末的是日本只有9%。
從退休到進優之路
作者:曹啟樂2020-06-23
有形資產,例如存款、住屋等,足以維持日常生活基本需要。本文談談教育工作者,包括老師、校長、教授等,在退休前後,如何處理,開拓有形資產這一項。
以成長心態展開「進優行動計劃」旅程
作者:黃顯華2020-04-04
與其把今天視為我有生以來最年長的一天,我積極地以今天是我未來生命最年輕的一天。
退休再創光輝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19
在香港,要把退休後的生活過得充實,可有很多途徑——當義工,辦社企,重拾年輕時的興趣和志願……各適其適,喜愛文化藝術的年長人士,更可以半價享受不少高質素的文娛節目。
失業率上升有限
作者:莊太量2019-12-06
本港近期經濟持續疲弱,失業率未能如實反映就業人數下跌的事實,相信未來仍有上升的壓力。相應地樓市亦僅會略微調整。
校長如何兼顧提升績效和建立學校文化?
作者:朱啟榮2019-12-06
如校長與員工之間能以開放及信任態度進行真誠的對話,成效甚豐。若校長和職員之間平等而沒有隔膜,雙方的專業對話可以有效而直接地收集和交流信息,增強凝聚力。
浸大校長錢大康宣布明年9月退休 強調與政治環境無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26
香港浸會大學今日(11月26日)宣布,校長錢大康教授將於明年8月31日5年任期屆滿後退休。
為儲錢旅遊延遲退休?
作者:莊太量2019-11-15
筆者認為,港人延遲退休計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如低息環境、收入增長緩慢,以及樓價高企等現象,均令人覺得長遠財務目標難以實現。即使有能力置業,須償還按揭貸款,退休計劃因此延後。
臨別金管局 陳德霖:法治是金融中心根基 盼社會動盪快平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9-30
陳德霖將卸任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臨別在即,與傳媒會面。他對第一次退休充滿好奇,充滿期盼。他期望目前的社會不穩的情況可以盡快平息,並重申法治是金融中心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