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6:19:28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拜登

中越發展友好關係 體現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
作者:關品方2023-12-22
美國軍事金融帝國霸權的終結是早晚的事情,何必匆匆?筆者認為,這應是大國博弈的正確思維。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不可逆轉,快也快不來,慢也慢不到那裏去。
拜登因以巴付出大代價
作者:張建雄2023-12-11
美國人不能隨意花錢就是最大的管治失敗,勉強度日是不可接受的。何況71%的選民認為81歲的拜登年紀已經太大,即使再健康,也不宜連任。
三藩市APEC會議側記
作者:雷鼎鳴2023-11-30
習近平對美國的印象便正是這個善良好客的家庭;這種認知十分重要,足以影響中國對美的政策。與美國政客針鋒相對,但又爭取美國民間的友誼,讓他們不為美政客所騙,應是當前的國策。
陳文鴻教授:國際社會如何制止以色列種族滅絕暴行?美國重返中東戰略被打亂 將怎樣撥亂反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7
美國總統拜登在11月18日的《華盛頓郵報》上刊文,認為解決加沙的原則為:不能強迫把巴勒斯坦人移離加沙,以色列不能再佔領加沙,不能有對加沙的封鎖與圍堵,不能減少加沙的領土。來聽聽陳文鴻教授的分析。
以巴停火4天交換人質 料雙方共釋放200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4
促成臨時停火的卡塔爾表示,首批13名以色列人質會於當地時間下午4時獲釋,同日以色列將釋放39名巴勒斯坦囚犯。
中俄合作欲斷難斷 中美關係再陷陰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2
習拜會不但沒有突破性成果,針對中國高端晶片的制裁反而變本加厲,會後拜登更戲稱習近平為「獨裁者」,加上聯合國軍司令部成員齊集首爾發表保衛南韓的聯合聲明,凡凡種種均觸動了中國與朝鮮緊繃的神經。
陳文鴻教授:中美元首會面是美國暫時求和,為勢所逼?中國如何對抗欺騙性和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2
美國努力向中國示好,但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中美元首會面未必帶來完全和解,因為美國的承諾並不可信。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東和平之途荊棘滿布
作者:王耀宗2023-11-21
作者認為,美國是唯一一個可在全球伸展軍事力量的國家,而其他國家只能發揮地區力量。儘管美國衰落,唯只是變為「不完全的單極」(partial unipolarity)而已。
沙包的悲哀
作者:張宗永2023-11-21
這邊廂,習主席和拜登漫步花園,那邊廂美國本土繼續有一些新的經濟打壓中國手段,例如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退出香港市場。
如何看習拜會成果?
作者:劉銳紹2023-11-20
美國還會幻想中國由「戰狼外交」改為「綿羊外交」嗎?中國對美國的「緩和」,也會有所警惕。可見,未來最重要的是重建互信,解決「不相信」和「失信」的問題,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習拜會
作者:陳文鴻2023-11-20
拜登在會面後答美國記者提問,還是要指控習近平為「獨裁者」,在私反映拜登對中國的態度還是仇視,會面時作讓步後忿忿不平;在公反映美國政府的對華政策根本沒有改變,只是暫時作出技術調整,沒有誠意。
陳文鴻教授:拜登向習近平示好只是緩兵之計? 以巴戰爭 中國如何抗衡美國發揮國際影響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0
美國努力向中國示好,但香港珠海學院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陳文鴻教授認為,中美元首會面未必帶來完全和解,因為美國的承諾並不可信。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陳宗彝:中美為什麼需要階段性和解?美國四線作戰 不得不有求於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20
中美兩國元首剛剛會面,美國急於和中國示好,一起聽聽時事評論員、特首政策組社會發展專家組成員陳宗彝分析背後的四大原因。
習拜會及其對台灣政治前途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3-11-20
國家主席習近平關於美方須停止武裝台灣的言論措辭強硬,暗示美國對台灣軍事的支持,無論現在和將來都是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最大障礙。因此,美方必須深入思考如何促進海峽兩岸探討各種政治解決方案。
與拜登會談兩小時 習近平:衝突對抗後果大家都不能承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16
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總統拜登表示,世界經濟開始復甦,但動力不足。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中美關係要放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來思考和謀劃,為兩國人民帶來福祉。
習近平今訪美 分析指難有突破 會面已是成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15
儘管外界對中美領導人會面不存厚望,但外交政策網站評論文章認為,雙方仍有可能在四個領域取得一些進展。首先是中國出口的芬太尼、就監管人工智能技術展開對話,重啟軍事溝通渠道,以及對華先進技術的出口禁制。
中美關係與港美關係的新範式
作者:袁彌昌2023-11-15
假如這次何君堯一舉得手,便很可能演變成一場極左保守勢力用來肅清異己的「整風運動」,且會令外界誤以為香港社會價值急速左傾,到時候香港在中美關係中加強民間交流或發揮橋樑作用,便無從說起。
習拜會首要議程 拜登總統冀重建美中軍事管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13
沙利文期望,恢復軍事關係可以從高階領導層、戰術以至作戰等各層面上進行,也可以在「印太地區的海域和空域」上進行。
習拜會下周三藩市登場 料涉多項全球議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11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宣布,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習近平將於11月14日至17日赴美國舊金山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第30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安撫來華經商外國人 習近平訪美首要任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8
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美的訊息由中國外交部公布,反映中美商貿談判已經由商務部的層次,提升至中美領導人的級數,或許這是中美商業破冰帶來正面的訊息。
官僚主義充滿西方世界
作者:張建雄2023-11-06
日韓近幾年關係惡劣,好不容易才培養出一個親日的尹錫悅(支持率32%),日韓一家親,但岸田文雄支持率更只有28%,一年後兩人是否更在位成為問題,還不快快將繩索勒緊。
白宮證實APEC習拜會敲定 穩定中美關係露曙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1-01
在習拜會落實前,中方強調中美兩國應堅持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三原則,在重返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共識基礎上,推動中美關係止跌企穩,盡快回到健康穩定發展軌道。
加州州長訪華只為氣候?
作者:崔少明2023-11-01
美國下任總統若真的不排除出個「姜濤」,那麼中國主席親自迎迓,說明中國如今知美甚深也!
中美雙方同意 習近平拜登下月在三藩市會面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8
白宫發表聲明說,兩國正努力促成兩國元首下月在三藩市會面,又提到拜登在會面中強調,美中兩國必須負責任地管理兩國關係中的競爭,並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以及共同努力應對全球挑戰。
中美關係回暖?
作者:陳婉瑩2023-10-26
世事風雲變幻,中美關係何去何從還有很多變數,但中美雙方都認識到兩個超級大國沒可能絕對脫鉤,更要合作面對如氣候變化這人類存亡的挑戰。另外,在政治劍拔駑張之餘,雙方的文化交流年來仍在繼續。
哈馬斯再釋兩名女人質 拜登:人質全獲釋才可談停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24
以色列和埃及傳媒報道,獲釋的兩名女人質被帶到連接加沙和埃及的拉法口岸,兩人之後登上救護車。紅十字國際委員會表示協助釋放兩名人質,並在晚上將他們接載離開加沙,又說他們已準備好為未來的任何釋放提供便利。
一場奇怪沒有難民的戰爭
作者:譚新強2023-10-23
拜登將提出一個高達1000億美元,對烏克蘭、以色列和台灣的軍事援助議案!美國政府已再次逼近停擺,連議長都沒有,可以通過議案嗎?美國今年財赤超過2萬億美元,真的可以再負擔多1000億美元對外軍援?
加沙醫院爆炸數百人死 阿巴斯不見拜登 約旦四方峰會取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原定稍後在約旦與拜登會面,但加沙一座醫院發生爆炸,造成數以百計的人死亡後,阿巴斯宣布為死難者哀悼3天,並取消與拜登的會面。白宮亦宣布,拜登將取消訪問約旦的行程。
一帶一路峰會疫後首復開 未來挑戰恐更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8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向世界承諾中國將負責大部分出資,亦親自參與建設的公路、鐵路、港口和能源項目,最終目標是將亞洲與歐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更緊密地聯繫起來。
拜登訪以色列前夕 哈馬斯火箭彈轟特拉維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0-17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周一在特拉維夫與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會談接近8小時,過程中空襲警報突然響起,布林肯和內塔尼亞胡兩人唯有就地尋求掩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