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年前「為中國而立」這命題的提出到今天,不同的人在不同時期對「港大為誰而立」提出了不同的說法,他們有是為了考量昔日大英帝國的利益,更多的是基於對國家和香港的的關懷和熱愛。
世事風雲變幻,中美關係何去何從還有很多變數,但中美雙方都認識到兩個超級大國沒可能絕對脫鉤,更要合作面對如氣候變化這人類存亡的挑戰。另外,在政治劍拔駑張之餘,雙方的文化交流年來仍在繼續。
人大常委就黎智英案件聘請海外律師釋法,激活了特區國安的執行機制,為以後有關國安事宜的政府執政、法治和行政關係建立框架。
梁萬年以北京特使專家的權威地位,從國家方針的宏觀高度、結合香港的疫情現況,落實在香港的政策和執行的層面分析,有如對特區政府當頭棒喝。香港今天媒體的報道各有取捨,筆者試圖解讀。
林鄭這一場仗要怎樣打?內地專家已經明確表示救人是重中之重,不是全民檢測,政府是否會將準備全民檢測的資源轉移到拯救長者和高危人群,集中醫療資源,減少死亡?
去年5月底,第4波疫情結束,袁國勇建議政府準備第5波的到來,向市民推廣疫苗接種。但是,政府浪費了寶貴的7個月,打疫苗進展緩慢,欠缺推廣。高官口口聲聲「以風險為先」,請問之前做了多少風險評估?
疫情全球蔓延,冠狀肺炎測試將成為新常態,向港府提供首輪服務的公司,有可能成為長期供應商,民間監督更為重要。可惜,特首林鄭月娥對採購內容輕描淡寫,被追問時像擠牙膏般欲言又止。
國安法的文本顯示,國安委將會繼續發布類似的實施細則,同時會成立「有關機制」,像官方所言「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執行機制」。辣招陸續有來,港人要綁好安全帶,好好學習國安法,趨吉避凶了。
內地有很多優秀的新聞人,只要有機會,絕對能在國際上和港媒國際媒體競爭。可惜到了峰會第二天下午,在會場已有記者接到禁令,不能發稿了,然後網絡上有些文章開始消失。熱情又專業的記者無用武之地,是公眾的損失。
香港峰會將會進入史冊。而峰會的順利舉行,突顯了香港的優勢﹕開放、高效、認真、勤勞、做事一絲不苟。在學術方面,同行評議的制度是公認的標準。徐立之說:「香港可以做得更多。」
兩報的報道,如在政壇投下重磅炸彈,也觸動了港人的神經,引發大量常識性的問題。
香港大學是一所公立大學,得到納稅人的支持,我們有責任期盼作為校長候選人的張翔教授,以最大的透明度和誠意,和港大師生分享他的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