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因事不常如人願,或許人總會因事和人而苦惱煩憂,堅持就是心中的燭光,照亮自己的脆弱,使自己看到希望的可能。

學校相信得獎人所呈現的素質,對日後的發展非常重要,絕不下於學業成績。因此學校認真嘉許,希望其他學生也明白,一同努力追求優質的做人態度。

前人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如今看了江樺合唱團的演出,我說:磨劍不計時,亮劍在一朝!只要功夫深,不負百花嬌!佇候江樺老師及其弟子日後的演出。

好好守持定力,既已發心,就要堅固這念初心,不可因周圍的環境而影響了定力。

世界充滿各種聲音。 不要被負面的看法誤導,不要被負能量的議論所影響。

人生有很多無常,但有一樣真實的東西,要靠大家用心找,就是自我清靜的境界。

命運沒有拋棄誰,只需要一份刻苦,一份堅持。 幸福也沒有遺忘誰,只需要一份善良,一份誠懇。

這年的中六畢業生,沒有了畢業典禮,逼於無奈地失去了許多與同學相處的時間,卻有人可從逆境中磨練出堅定的意志,成就自我。

身為領導者,在團體中面對不守規矩的人,想要改正其不好的習氣,也要以「圓」的方式處理,先向他解釋自己的方針是什麼,又為何要這樣做。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持之以恆才是關鍵。不要擔心自己渺小,只要每天進步一點點,日復一日,其實改變世界並不難。

其實,大腦若不能改變,如何能使人類度過演化上各種艱苦的情境而存活到今天?

能堅持的人與不能堅持的人差異何在?差異就在於過去的「成功經驗」。只要努力,一定會有所收穫,自我肯定可使人產生持續努力的動力,而一旦全情投入,努力本身就會變得有趣。

王迪詩著作《下半生,難道就這樣過嗎?》是人生的寫照。每個人都有選擇人生的道路。她可以繼續做寫字樓工作,有穩定的收入。但也可以選另一條有風險的路,不知結果如何,但做過很多新工作,得到難得的人生經驗。

你不需要改造自己也能成功做到持久改變。你只要了解如何讓人持久改變的科學,並且創造一種與你個性切合的程序就行了。這本書談的就是這個。

當我們看到成功人士,就會羨慕他們「命很好」。但是,美國史丹福大學科技創業計劃(STVP)執行長Tina Seelig卻發現,我們其實能夠創造自己的運氣!

將《蘇格拉底的故事》看了一遍又一遍,霍金忽然覺得自己的心情和蘇格拉底很接近。

父愛像縷縷陽光,能給孩子一生的溫暖。

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不到最後時刻,不要輕易放棄努力。 對待婚姻如此,對待生活裏的其他事亦如此。

我買了一套時髦的運動裝,穿戴整齊,在鏡子中端詳,覺得自己真有點像奧運的運動員,只不過是肚腩略大而已,我豎起手指作勝利的V字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