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21 2025 21:40:56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財赤

控煙過嚴適得其反
作者:何民傑2025-04-18
政府在控煙政策上確實需要多聽取不同界別的聲音,採取更為循序漸進的方式,通過合理的法規與教育相結合,增加戒煙服務的支援。
香港《財政預算案》是一盤帳還是兩盤帳?
作者:羅祥國2025-03-31
政府今年的實際總赤字應為2249億,而非政府經常引用的670億元,其佔香港本地生產總值的6.7%,以任何國際標準來說,這都是非常高的。
政府發債掩赤違《基本法》
作者:何民傑2025-03-10
特區政府認為透過加大發債額度可以不斷獲得新資金推動基建,但恐怕會令本港幾代人累積的財政儲備全數花光。
踏上赤字經濟之路
作者:胡孟青2025-03-05
赤字經濟並非全然負面,其效益取決於經濟環境、用途、債務管理及長期可持續性。短期赤字可刺激經濟,然而,過高債務比率、印鈔融資及缺乏財政紀律將帶來嚴重後果,如希臘、委內瑞拉即為殷鑑。
世上沒有無痛改革 節流減赤不能再拖
作者:陳景祥2025-02-28
香港現在正處於回歸以來從未經歷過的大變局,政府必須再來一次長遠公共財政大檢討,從收入和開支兩方面重新評估香港的處境、面對什麼風險,以及應該採取什麼對策。
《財政預算案》的財技操作
作者:陸振球2025-02-28
香港有四分之一的GDP屬於政府公共開支,而大家都知道公營機構相對私營經濟效率一般較低,亦容易造成浪費,且公營項目一旦洗濕了頭,要收縮便極難。
財政緊縮下 學校領導的準備
作者:馮文正2025-02-28
政府的年度《財政預算案》由4月開始,但學校的撥款9月開始計算,即是說,本財政年度撥款即使縮減或凍結,也由9月開始執行,這個時間空間,學界應該好好盤算。
劉洋:港府發債水平健康 加稅削赤多是高債國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曾分析財赤因由的香港大學副教授劉洋認為,去年政府經營帳目下的非經常開支佔比回落至個位數,屬正常水平,略降開支就能解決政府經營帳目。劉洋亦引述有學術研究發現,世界各地百多個財政整合計劃,加稅削赤的國家多處債務高階,而香港的發債水平健康,情況不同。
葉秀亮教授:公務員、公營機構如何彈性上班削政府開支? 商界裁員怎樣學新加坡? 香港要經歷多久痛苦才能恢復競爭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5
公務員彈性上班取代減薪是雙贏方案?香港如何由競爭力強淪為全球生活最貴城市之一?一起聽聽香港中文大學經濟學系葉秀亮教授的分析。
財赤削大學資助 張翔:港大儲備大部分不能挪用 捐贈時已指定用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1
香港大學校長張翔教授指港大計劃在北都大學教育城的新校區將招收數以千計的學生,也會與國際夥伴聯手開辦雙邊課程,目標是培育多端的人才庫,成為推動香港經濟發展的動力。
麥萃才教授:香港財赤屬結構性還是周期性?政府滅赤與商界削成本有何不同?馬斯克AI查數提升政府效率,有值得借鏡之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1
香港財赤屬結構性還是周期性?政府滅赤與商界削成本有何不同?馬斯克AI查數提升政府效率,有值得借鏡之處?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怎說。
羅祥國博士:港府要恢復財政平衡 須做哪七大動作? 成立預算責任辦公室 可怎樣彌補現有制度不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21
經濟學者羅祥國博士在專欄撰文,表示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任內恢復整體財政平衡已是不可能的任務。要制訂恢復財政平衡的方案,先決條件是要能更準確的預測財政收入。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問責團體減薪  公務員和資助機構凍薪──香港減赤之對策淺議
作者:編輯精選2025-02-21
香港實施20多年的高官問責制,出現嚴重錯亂以至成效不彰,不是應該全面檢討嗎?在減赤的關鍵時刻,也是對問責作徹底問責的時候了。
盼望復常的虛妄
作者:袁彌昌2025-02-19
本港房屋政策很大程度是自相矛盾及自我挫敗的;而且由於房策與社會和其他政策範疇環環相扣,一旦如目前般暴露出重大破綻,社會便會陷入結構性的矛盾。假如政府又一次能夠扭轉財赤或經濟僥倖復甦,真正問題與矛盾仍無解決的話,香港還是早晚會重蹈覆轍。
雷鼎鳴教授:香港六年財赤為何高達7000億元? 為何不能靠發債? 中美角力白熱化 怎樣化解美元資產風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2
香港六年財赤為何高達7000億元、GDP不升反跌?中美角力日趨激烈 怎樣化解美元資產風險?一起聽聽澳門科技大學商學院雷鼎鳴教授的分析。
夏寶龍南下調研 聽取港府經濟工作部署 雷鼎鳴:香港發展步伐未跟上 須與內地結合轉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2-11
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月8日一連三日到訪落馬洲河套區、前海合作區及鹽田港調研。雷鼎鳴教授認為,中央冀港府加快疫後復甦,擔心香港拖慢國家整體增長。
呂大樂:領袖重複單向唱好  市民卻感「等運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5-01-20
呂大樂指如政府不斷單向唱好,市民只會覺得這個政府望天打卦,難以爭取民心。過去三至四個月,大眾議題由施政新項目轉到公共財政管理未夠妥善,民情迅速逆轉,「特區政府領導全無招架之力」。
勿粉飾財赤  反可藉民意進行大改革
作者:陸振球2025-01-10
香港出現嚴重財赤,到底是周期性,還是因中美出現爭拗拖累,以及因人口老化等因素令政府支出不斷增加,稅收及賣地等收入停滯不前屬結構性問題?要改善財赤,除了從上述英美和阿根廷的改革例仔作參考,我們的鄰埠澳門也有值得研究之處。
趙雨樂博士:公務員薪優糧準 滅赤應由政府帶頭減薪? 為何發展商對投資北部都會區取態審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2-28
公務員薪優糧準,消滅財赤應由政府做起?發展商對投資新界北都取態審慎,是缺乏商機還是怕政策搖擺不定?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的分析。
香港可借鑑外國削減財赤的經驗
作者:陸振球2024-12-20
英國削減公務員、美國推動政府效率改革以及阿根廷的財政成功經驗,都為香港在削減財政赤字方面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財赤持續走高不似預期 冀政府多方開源審慎節流穩定民心
筆者認為給予市民希望、穩定中產民心非常重要。建議政府向市民尤其是中產派糖,例如下調薪俸稅及減差餉,消除怨氣之餘,亦讓市民有更多額外資金消費,如買衫及食飯等,促進香港經濟增長。
趙雨樂博士:阿根廷總統米萊親美推激進經濟改革 令特朗普無後顧之憂? 美國債台高築 馬斯克臨危受命如何救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28
阿根廷總統米萊對經濟進行激進改革,可幫助美國消滅財赤嗎?美國債台高企,馬斯克臨危受命能減低美國政府開支?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許楨:土地頻繁流標 政府責無旁貸?高地價政策難持續 如何補貼財政巨大額支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4
今個財政年度賣地收入目標僅實現不足兩成,多幅地皮流標。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高地價政策難持續背後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施政報告》要給香港人幸福感
作者:陳景祥2024-10-18
特區政府應集中在提高港人幸福感、歸屬感,聚民心,營造更包容、更寬鬆的社會氣氛。只有大部分人心情舒暢,港人才會支持特區政府,香港才可以真正「由治及興」。
打腫臉充胖子:香港政府的土地徵收政策之不智
作者:陸振球2024-09-20
在未來的發展中,政府應更為謹慎,尋找真正符合民生需求和經濟發展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在短期內追求表面的繁榮。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實現香港的可持續發展,讓市民共享經濟增長的成果。
堅守《基本法》第107條 免財赤惡化衝擊金融經濟
作者:陸振球2024-08-30
如何在保持財政穩健的同時,靈活應對經濟和社會需求,是政府需要面對的重要課題。基於《基本法》第107條的原則,香港公共財政須提高財政收入來源的多樣性等。
三中全會《決定》在香港的落實
作者:尹瑞麟2024-08-16
特首在研習會要求司局長「深刻學習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貫徹落實、融匯貫通在日常工作中」,但如缺乏統籌和跟進,與三中全會要求看來有所分別。
樓市低迷 銀行和政府應以逆周期措施應對
作者:陸振球2024-08-13
香港樓市的低迷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需要政府、銀行和市民共同努力來解決。通過採取一系列逆周期措施,穩定市場信心,增加市場流動性,可以有效應對當前的市場挑戰。
土地基金嫁妝正被掏空
作者:何民傑2024-08-02
根據《基本法》第107條,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應該「量入為出,收支平衡,避免赤字,現時已經變成為「量出為入,收支失衡,掩飾赤字」,公眾和立法會對這個嚴重問題的討論也明顯缺乏,情況讓人擔心。
美債攀升 世界自求多福
作者:張建雄2024-08-01
目前估計,2034年美國公債將增加至56兆美元,即增加21兆美元。外國開始止步了,美國公眾有餘銀麼?在貧富懸殊下,應該有銀之士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