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植的七步成詩故事廣為流傳,其詩作「煮豆燃豆萁」更是經典之作,象徵着兄弟之間的內鬥與相殘。然而,詩歌的解讀與其真實背景卻充滿爭議。
Dr. Ooi熱愛戲劇,永不言休,儘管已年逾80,但她仍有很多計劃,還希望繼續創作,編寫劇本。她坦言,「千萬不要退休,做到不能做,才講拜拜!」
俞雅凡看《三國演義》時,看到將領運籌帷幄,佩服軍師足智多謀,書中的情節引人入勝,但背後犧牲了多少士兵的性命呢?每一個士兵都有父母,都有子女,但後人根本不知他們姓甚名誰?來自何處?
筆者認為,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雖然曹操也有不少缺點,也有不少受人非議的地方。
動輒視粵人之語言習慣為非正統漢語文化這種錯誤觀念,最終只會毀滅幾千來的漢語文化。
三國演義中人物很多都是大家耳熟能詳,資深銀行家及專欄作家張建雄和大家分享,究竟誰是三國中的三大智者、三大聰明人和被低貶的三大人物。
中國到了明代,既有說書人的話本底稿為創作基礎,時代條件亦催生長篇小說的出現,便是碰上印術普遍流行,讀者可以人手一卷細讀,下述明代四大奇書,各有特色之處。
羅貫中《三國演義》文筆之妙,到底是天生其才,還是承前人之智?待筆者為你娓娓道來。
我想把《出師表》中含而未盡之意表白一二,或許可以説明小朋友們深層次理解。我突然發現,這是一個很悲傷的故事。
一般人對曹操的印象,大抵都是從《三國演義》那個「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形象中得來,不過,與此同時,歷代文學評論家對曹操詩歌卻多有正評。
成長教育經常面對兩難抉擇——寵壞了的孩子固然不少,但四肢貼上種種教條、腦袋蓋上重重封印的青春比比皆是。怎樣釋放他們的才華,璀璨地成全他們的個性,是教育界永遠的迷思。
「知人」,「其本在知己,其極在知天」。讀歷史要從這個角度來讀才有大好處,才能知道自己的舞台,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我非常喜歡慈山寺的兩個地方,一是不燒香,二是使我對佛理還有《三國演義》都有了新的認識。
美國認為我們是抄襲和複製他們,甚至竊取他們的知識產權。但不管美國人怎麼說,對於中國人來講,我們今天面臨這樣的困局,我們要找到出路,我們絕不可以自閉,絕不可以自畏,我們要有自信,但不是盲目的自信。
金庸小說引起的迴響及評論極多,所以見到責難斥罵金著的文章,便給予重視。可是每次讀過之後,都令人失望。因為罵人太容易了,大都不能說出罵人的道理。只是說自己不喜歡而大罵特罵,發洩一番,別人對之每無可奈何。
錢穆燕大的學生曾回憶:「他在課堂上講起書來,總是興致勃勃的。他談吐風趣,頗具幽默感,常有輕鬆的妙語、警語,使聽眾不禁失聲大笑。」
那些年的閱讀,對今天的我還有多大影響。然後我發覺,影響遠遠大於我的想像。
清初毛宗崗批《三國演義》之詞,據稱為金聖嘆同意之作,事實為何,不得而考。
把歷代人和事的經驗記錄下來,就成為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