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競賽是鬥智鬥力,中國的應對措施大致正確。而歸根究柢,中國首要工作仍然是解決好內部問題。得民心者,又何懼外力威脅。
特朗普現今所面對的中國是一個更為強大、更有鬥爭經驗和更難以壓服的對手。事實證明,為了民族復興和國家利益,中國絕不會對美國的霸凌行徑逆來順受。
特朗普要買下格陵蘭島有什麼戰略考慮? 對貿易戰、科技戰有何影響? 中俄如何應對?
美中對抗加劇,全球經濟下行,烏克蘭及中東戰火延燒,國際局勢動盪。中國雖勵精圖治,然內外挑戰重重,盛世恐受衝擊。此際更需審慎應對,方能化解危機。
從目睹中美蜜月期到關係急轉直下,白茜芙:我常思考中國是如何失去美國的?中國將國家安全置於經濟政策之上如何影響雙邊關係?
中央明年大水漫灌刺激經濟,能應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特首司長齊赴京述職,香港在中美貨幣戰能扮演哪些角色?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的分析。
中國需要進一步將經濟增長的引擎從出口切換到國內消費。中國有足夠政策工具來提高經濟增長速度,提振信心和扭轉市場預期需要振聾發聵的非常政策之舉,穩定了樓市和股市,就可以釋放強大的居民購買力。
特朗普對華亦會是先聲奪人,然後來討價還價。不管結果怎樣,折騰對香港經濟與市場信心會有大衝擊,損失不易彌補,理由是特朗普引入了不穩定因素後,市場不易恢復信心。
過去多年來,整個拉美不斷左右激烈搖擺,實在消耗了不少國力。今天是左翼上台,自然靠向中國,但可以很快右翼奪取政權,又會靠向美國,誰都說不準。
筆者認為,以中國角度出發,以美國作為重要貿易伙伴並不靠譜,除做好內循環,對外更應發掘更廣濶的巿場空間,繼向東盟和中東力拓互相合作機會,對南美以至非洲等新興巿場也要戳力開拓。
時事評論員盧兆興認為,習拜電話會談內容主要是重申雙方眾所周知的立場,但為隨後其他官員就貿易和軍事事務的討論鋪平了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拜電話外交不僅是雙方重新接觸的嘗試,也是雙方就貿易爭端和軍事相關
中美貿易戰期間,龐大的資本外逃又再引發人民幣急挫。解決方法就有兩個,其一是從源頭着手,消除壞消息。中美貿易戰後人民幣和A股重新回穩,其實就是因為習主席與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達成停止貿易戰的協議。
這個14億人口的崛起大國,仍有四成人是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可幸中國仍有這些真正為人民服務、講真話、實事求是的領導人,對眾多自大井蛙、目空一切、不知己、又不知彼的禍國殃民KOL,是一記當頭棒喝。
假仁假義的白宮政府,成為聯合國愛好和平的全人類公敵,他朝樹倒必會猢猻散。歐洲一些政客、領袖、某些委員會主席等,賣國求榮迫使烏克蘭走向戰爭,縱容以色列犯下戰爭罪行,是與非,日後歷史記載必會追究。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榮休教授雷鼎鳴分析指,美國開闢了七大戰場來打壓中國,但無一個能獲取好處,反而為自己帶來負面影響,而且也折射出其國際影響力日益萎縮。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於11月10日結束。立法會議員黃錦輝教授觀察到,許多美企和州政府參與進博會,背後和美國國債有什麼原因?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中國的崛起和其和平外交策略,對以美國為首的單極世界造成重大衝擊,國際秩序將慢慢邁向多極世界,這趨勢不可逆轉,中國和美國將會進入長期競爭狀態。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Gina Raimondo)晚上抵達北京,展開一連4天的訪華行程。到底雷蒙多會和中方談什麼?
美國與中國進行了5年難以想像的貿易戰之後,財政部長耶倫在2023年4月20日謹慎地選擇了自己的措辭。在一篇內容廣泛的演講裏,她改變了美國與中國接觸的條件,將國家安全問題置於經濟考慮之上。
環球貿易數據,排名劇變震撼。「逆差」代表出口相對弱勢,美國及盟國竟多墜谷底,差額巨大。而看順差國,中國在極點再跳升,增加約50%至近9,000億,未來貿易市場會如何發展?
布林肯就算到訪中國,也不會有成果。在此時節,既然沒談判籌碼,還想威逼中國讓利,豈不白痴?布林肯也算知機,借着氣球事件虛晃一招,不去北京,算是聰明了。
習近平與拜登在G20期間會晤約3小時,兩元首談及台灣問題。拜登為何突然打破至特朗普以來中美兩國之間的僵局,兩國之間未來的形勢又有什麼轉變?
回歸之初,台灣陸委會希望香港可以在兩岸交流中發揮重要中介作用;但到民進黨在2000年上台執政後,台灣就不斷攻擊一國兩制。到香港在2019年發生反修例風波,蔡英文政府更看準機會,稱一國兩制「徹底崩壞」。
如果說過去的50年,中美關係的發展以及中國的改革開放為今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那麼未來的50年會是什麼樣子?
做好貨幣及人才方面的事宜,香港便總能在新冠疫情結束後踏上光明的道路。
美國現在才開始在東盟、非洲發力,又欠執行力,只能紙上談兵吧!中非峰會中,中國又供10億劑疫苗和100億美元貿易融資給非洲,美國請追上來呀!
美國本有世界最好的經濟學家,但可惜其政客目光短淺,不能掌握亞當史密深刻的思想。中國的經濟理論界發展並無特別耀目之處,但中國勝在對老祖宗的智慧掌握得不錯,在經濟智慧上比美國站得更高。
今次中美和談後的報告,雙方無論是文字,內容,發放時間都不一樣,雖然內容不同,雙方亦沒有指摘對方所發放的報告是不對,究竟是什麼原因?
新一輪談判未開始,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已表明無意加劇兩國的緊張關係。美國今次要談的內容,很可能會包括:一、全面削減雙方的關稅;二、開放讓中國購買一部分之前被禁的高科技產品。
本來,中國的製造業市場競爭激烈,有助於提升中國製造業的營運效益,讓美國人撿到便宜也沒有所謂,但現在美國竟埋怨中國貨賣得平,真是沒有道理。世上哪有買家嫌賣家訂價平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