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Jan 22 2025 13:50:0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情緒

心理治療師胡美儀:認識50種情緒老友記 怎樣天天充滿正能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1
心理治療師胡美儀女士日前出席「認識50種情緒老友記」講座,一起聽聽她分享人在不同環境的心理狀況,對應表現出不同情緒的反應。
東京奧運的反思
作者:常霖法師2024-01-24
學佛修行並非要毫無情緒,只是不要被它帶着走而壞事。煩惱即菩提,覺察情緒生起的時候,就是讓我們進步的時機,千萬不要白白錯過機會。
深入解讀學童的壓力
作者:彭智華2024-01-05
絕大多數學童都是開心愉快地學習及生活,但有學童因家庭背景或經濟條件,或個人心理素質問題而產生心理困擾,值得所有人士及早關注他們的問題。
閉關的分享
作者:常霖法師2023-11-28
閉關期間和自己獨處時,會覺察到有很多細微的情緒生起,例如是否會因為沒人看到而懈怠放逸?還有遇到八苦之中的「五陰熾盛」生起時,假如處理得不好,方法又用不上,甚至可能會出現情緒問題。
生存、生活、生命
作者:常霖法師2023-06-06
我們總是被各種起伏不定的情緒所支配,如果連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失去,只是機械化地生存,這樣還算得上是活着嗎?
李家超:對鑽石山謀殺案感難過 警方會加強市區巡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3
周五,一名39歲男子在荷里活廣場三樓持刀斬傷兩名女子,兩名傷者傷重不治。李家超強調,警方將在市區加強巡邏;醫務衞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會檢視和優化精神科病人治療及康復服務和流程;社署亦會加強支援。
曾繁光醫生:焦慮症是怎樣形成的? 有什麼症狀? 如何自我紓緩改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5-11
時常感覺到焦慮不安?懷疑自己患上了情緒病?一起聽聽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談談什麼是焦慮症,以及如何如何自我紓緩改善?
改運的終極大法
作者:潘樂德2023-04-19
如果想持久地、有效地改變事業和姻緣運,最終極有效的方法,就是調整自己的身心狀態。
想像可以活化大腦!鏡像神經元讓虛擬成真
作者:洪 蘭2023-02-11
一個學生驚訝的拿着報紙來問我說:「老師,這是真的嗎?人若可以用紙鍵盤就學會彈鋼琴的話,那鋼琴公司豈不都要倒閉了嗎?」
讀書學玩
作者:鄭家寶2022-12-01
筆者來到北部都會區服務,發現部分家長對孩子的要求太認真了,深信知識改變命運,所以要求孩子讀書、補習、考試。但是,遊戲何嘗不是創新有益的教養方式?
當孩子説謊
作者:翁美茵2022-11-03
當父母發現子女説謊時,切忌不斷追問孩子你為什麼要説謊,是不是説謊等。因為這些問題根本問不出事實來,而且還令孩子產生抗拒的感覺,結果只令孩子更不想説出真話。
笑談各種學校領導──您遇到的是哪一種?
作者:張海暘2022-10-05
在這多年之間,我歷經了不同的領導風格,他們不盡相同,也各有長短。總的來說,大概可以分為以下5種。
處事的態度
作者:常霖法師2022-09-13
一個伐木工人,工作過程中遇上一棵堅硬的樹木時,究竟應該停一停,先把斧頭磨利,還是咬緊牙根拼命繼續砍呢?
比較的意義
作者:彭智華2022-08-18
比較本身並不是問題所在,關鍵在於比較的出發點、語氣態度和做法。
林翠華教授:老爸老媽為何不快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6-26
不少年邁的父母情緒不穩定、憂鬱、睡不安寧,被家人掉以輕心,但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學系林翠華教授表示,老人家常常不快樂,情緒及性格突變,可能是認知障礙症早期徵狀。
2019冠狀病毒疫情對青少年家庭、身心健康及學習的影響
作者:何瑞珠2022-06-04
現時學校已全面復課,筆者觀察所知,大部分學生在經歷停課後更期待回校,亦更珍惜師生在校園共聚,如何安頓青少年的不安及焦慮,正是教師的最大挑戰。
一切由慈悲和智慧開始
作者:馮孝忠2022-06-01
雖然佛教並不提倡祈福,但佛是慈悲的,明白我們有訴苦,私底下懺悔,燃點希望的需要去支撑我們面對無常,應付逆境,持續修行,所以觀世音菩薩是和眾生緣分最厚的菩薩之一。
為什麼民選政客無法代表民意?
作者:霍詠強2022-05-31
選舉民主的關鍵缺失在於政客,過度慣於尋找各種失敗的理由,但這是沒有意義的。所有事情的發展關鍵,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個人前途,是基於事實的發展情況。
記憶銀行
作者:黃珍妮2022-04-23
記憶像紅簿仔上的數目字,是存放好、積累好的得着,當時是笑是哭,是呼天嗆地、是驚訝、是啕哭、是狂喜……,每次我們遇上失望、阻滯,難免會埋怨、沮喪,但想想,只要保了小命,一切都只會變成回憶。
讓我們一起擁抱大自然
作者:丁惠芳2022-03-10
大自然雖然深不可測,但也有其善良和可接觸的一面,我們不妨從小養成孩子對大自然的興趣及感情,讓他們既可以享受上天賜給我們的寶貴禮物,也學會珍惜和愛護它。
擁有技能也要懂得經營自己
作者:林泳施2022-02-25
一個人技術能力高低還不能真正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所謂「心態決定境界」。因此,我們更要注重培養年輕人以更好的心態發展自己所長,才可於社會中順利發展。
辦學團體在未來幼稚園教育中應有怎樣的角色?
作者:黎淑儀2022-02-24
展望將來教育乃至社會狀況的轉變,以及還在持續的疫情,辦學團體在幼稚園教育中將要承擔與過往很不同的角色和作用。只有在辦學團體與不同持份者同心協力,才能尋索更多優化學校管理和教學實踐的良方。
新常態下培養未來學習者的關鍵
作者:李建文2022-02-03
踏入21世紀的未來,筆者認為品德及情意教育有助學生培養積極的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加強下一代的抗逆能力,以面對日後各種困難和挑戰。
道家養生警句
作者:朱鶴亭2022-01-02
養生不單指生理,更重心理。人的七情六慾,影響着人的精神、情感、意識、作為、生活、健康。中庸之道,是否養生之道?我們又應該如何實踐中庸之道?
有決心,就有辦法
作者:李志強2021-12-01
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難題的關鍵,沒有誰比當事人更清楚的了,只有坦然面對及處理,才能把癥結化解。
保健要訣
作者:朱鶴亭2021-11-28
人,真正酷愛生活,確實熱愛事業,當知講究營養,有利身體;鍛煉身體,有益健康;重視醫藥,可保生命。
慎重考慮當父母吧!孩子沒教好,老師也無力回天
作者:洪 蘭2021-11-17
家庭、學校和社會是支撐國家的三個樑柱,不但缺一不可,而且是骨牌反應,一個倒,連帶倒。與其抱人大腿、看人臉色,不如爭氣,努力去贏得別人尊敬。
與情緒做朋友
作者:許嫣2021-08-28
被抑壓、被忽視的情緒,未必會自動消失。它們會一直躲在潛意識的深處,在最不為意的時候湧出來偷襲。當下一次遇上困難時,以前未被處理的傷心情緒,會跟現今的挫折感融合在一起,變得難以承受的強大。
千萬別被政客激怒 活著便是贏家
作者:洪 蘭2021-06-08
在沒有疫苗可打時,唯一自保方式,便是提升自己免疫力。千萬不要被政客激怒,活著便是贏家,我們一定要活到疫苗到來,哪怕地老天荒。
玩就是最好的情緒良藥
作者:海星2021-06-05
當學生有情緒時,便要開始細心留意孩子的表情,聆聽孩子說話的語氣,觀察孩子的行動,過程中,老師要保持平靜安穩,不評價,不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