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藥在本港的傳承基於歷史原因具備獨特性,與內地中醫藥的發展始終存在某些差異。但是,筆者在與「跨界別關注中醫藥聯席會議」討論之後均認為,純傳統中醫藥的延續與當今中醫藥的創新發展可以並行不悖,相互作用。

龍井是綠茶的一種,性質偏寒,熱盛體質者可常飲用,但胃寒或陽寒體質不宜多飲。

針對香港腳與灰甲的保健,利用外用與內用兩種方法,透過抑制生長、直接擊殺以及去氧窒息多種途徑,兼含物理、生物、化學多種方式,全方位趕絕真菌。

關節和肌肉靈活性測試和標準,最早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運動科學的體格分析。「靈活」的定義,可以概括為身體肌肉和結締組織,在不損害關節、骨骼的情況下,可以活動的最大範圍。

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辦公室是一座迷你藝術館,裏面色彩繽紛,讓人情緒高漲。「喂,別忘了我這裏是地牢,辦公室沒有窗的,一日工作繁忙,怎麼也要想辦法讓自己開心起來吧!」對,只有開心的醫生,才會有開心的病人。

AI怎樣有效協助肺癌研究與治療? 台灣對肺癌篩查為何遠較香港進取?一起聽聽腫瘤專家莫樹錦教授的分享!莫教授專訪陸續有來,密切關注!

透過定期的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的整體健康狀態,還可以增強腦部功能,提升思維的清晰度和反應速度。

地中海貧血兒童基金4月11日舉辦慈善高爾夫球賽慶祝創立30年,殿堂級歌手葉麗儀擔任活動大使,她曾親歷病痛之苦,表示「我很希望藉此為地貧患者和家人加油。」

近日時晴時雨,艷陽高照,忽然又會下大雨,雨後又陽光普照,暑熱鬱蒸大地,易令人感暑感濕,導致胸隔痞滿,胃脹腹滿,食欲不振。消暑、健脾、祛濕的菜餚宜提早供應!

過往保健品的定位一向是西醫西藥的從屬,這個現象在後新冠時代有很明顯的改變。

中風和心臟病有何共通點?一,兩者都是全球十大死因排名三甲,二,世界衛生組織指工作時間過長,可增加中風和心臟病的發病率。西方醫學提倡運動,東方醫學主張書畫養生,中大醫學院院長趙偉仁也是此學說的支持者。

一般人在計劃運動時,要先了解自己日常生活中缺乏哪種肌纖維,再決定要進行哪類運動來鍛鍊肌肉。

暑熱火旺季節可以適當地食用綠豆苡米陳皮湯,既解暑也清熱消痘。今年香港3月底已有30度高溫,又熱又潮濕的天氣令油脂分泌更旺盛,痘痘情況會加重,有痘患者宜加緊防控。

中風是全球第二大死因,也是成人永久傷殘及認知障礙最常見成因。中大研究團隊研發了新型納米機械人治療缺血性中風,溶栓速度較傳統治療快5至20倍,有效覆蓋末梢血管,有望減少腦損傷,並提高病人癒後生活質素。

紅麴是在已經蒸熟的米飯上加入紅麴菌發酵而成的一種保健食品。現時已經有相當多的臨床醫學文獻證實,紅麴有助降低膽固醇。我們未見到它對腎臟有多大影響,反而有眾多助證它的好處。

穴位正正是經絡上的調節點,就好像是一個開關掣,當給予適當的刺激便能調節經絡臟腑功能,從而起到治病防病及強身作用。

預防肥胖並不是一個純粹醫學問題,應該是一個多角度的社會問題,需要各方面的協作及努力,這包括學校及家庭教育,以及各種各樣的恆常宣傳及社會運動;政府要考慮立法及各種稅務措施一樣,鼓勵及獎賞健康飲食及運動。

核心肌群的認識已介紹過了,而強健的髖肌肉有助穩定腿部活動,避免股骨內外翻,讀者可參考以下幾組關鍵肌肉的鍛鍊方式。

血壓的主要原因是血管老化及硬化。硬化了的血管令正常跳動的心臟無法把血液送到遠端,因此心臟需要更大力跳動,讓足夠的血液傳遞到身體各處,這樣就造成高血壓。西醫如何降血壓?保健品也有同樣功效嗎?

最近看了一本書,列舉了多種在等候時做瑜珈的動作,鼓勵在任何時刻都可以做瑜珈。是啊!我也可以善用任何的等候時光鍛練、修行、養生呢!

肺癌佔香港癌症死亡人數25%,中大專家指頭號風險仍是吸煙,但愈來愈多非吸煙女性患上肺癌。70%患者確診時為四期,存活率約10%,一期發現可增至90%,但目前政府仍未倡議篩查,市民也不太重視。

當年,無創產檢之父、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副院長盧煜明教授的老師曾經問過一條問題,盧教授依書直說自覺沒錯,但老師卻質疑為什麼要這樣回答,令他難以忘懷,至今仍教導學生須時刻探求實驗數據的來源。

痛風是一種非常痛的疾病,中醫如何預防痛風症?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專業顧問周德宜中醫師,與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客座副教授林冠傑中醫師,同大家分享有關中醫對痛風的最新研究及介紹痛風飲方。

港大醫學院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新型癌症疫苗,該疫苗由於不需要個人化製備過程,且能夠進行標準化生產,因此更容易實現臨床轉化。這項研究結果提供更簡化和易於使用的方法,有望改善癌症治療。

沈祖堯教授強調「病從口入」,大部分牙周炎、牙結石等口腔問題患者口腔內都帶有咽峽炎鏈球菌。因此,保持口腔衛生是預防感染咽峽炎鏈球菌的有效途徑,同時亦可降低患癌的風險。

春主升發,應人體肝之氣,而肝喜條達舒展。有空不妨多漫步城中,舉目欣賞這美麗的春色。

全身性血管炎引起的高血壓是其中一個潛在問題。因疫苗產生的血管炎包含廣泛的自體免疫攻擊,血管就需要一些根基元素幫忙修復。

中大醫學院已成功利用文字配對演算法分析新冠病毒與疫苗接種之間的變化,及以ChatGPT準確識別網上的新冠病徵文字記錄。專家表示,下一波大流行出現前,可藉AI作出前瞻性預測,及早調節醫療配套。

隨着科技的進步,濃縮藥粉製作技術更精良,品質可靠,使用方便快捷,療效亦相當顯著!

如果血管本身壓力很高,根本沒有足夠的血流把藥物成分帶到周邊肌肉,那麼降血壓藥物豈不是全沒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