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

潘光旦:最好的教育就是給人以自由
改革開放以來,在人才強國戰略和望子成龍思想的影響下,加強兒童的早期教育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風尚。這很可能是許多獨生子女缺乏溫柔寬厚的性格、不容易與別人和諧相處的一個重要原因。
看看Google的請人準則
作者:張堅庭2018-10-21
Google發現,其他四個特徵要比專業知識遠遠更重要。因為這些「專家」或者「經驗豐富人士」在受到質疑時,更可能選擇「墨守繩規」,堅決捍衛自己觀點,而不是充滿好奇心。
起跑快不一定獲勝
作者:鍾伯光2018-10-21
如果在這個時期為了達到某些目的而硬性地安排太多運動項目,而且又要求他們在這些運動比賽中及早取得成績,那往往會弄巧反拙,令他們長大後,也不會再碰這些運動。
豈容港獨滲入校園
作者:黃家樑2018-10-09
近年香港社會高度政治化,社會對立和政治爭拗不斷,諸如佔領中環、本土主義、港獨自決等政治議題,層出不窮。
寫作的功夫──外功框架篇
作者:陳章華2018-10-08
如要孩子寫得好文章,就是要訓練敍事的能力。要有好的敍事能力,除了在內功篇提到的點子外,還要了解到敍事究竟有什麼元素。
香港教育前途何在?
作者:張堅庭2018-09-30
教育官員沒使命、沒熱情、沒方法有如惡吏,但沒作為其實也不算罪惡,最慘是想出不同方法去評核、去營造分數競賽,以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
寫作的功夫──內功經驗篇
作者:陳章華2018-09-03
如何促使孩子有寫作的動機?首先是寫作的素材,例如經歷了豐富節目一天,才有事可寫,有情感可抒發。相反假如每天只待在家中,手拿着平板或智能電話,那又何來經驗可言?
回歸自然的科學探索 校本課程革新系列的總結
作者:黃顯華2018-09-01
大埔舊墟公立學校開展的STEAM科學科技課程計劃,正是要體現人文與科學的結合,以「田園生活」為主題,以人文情懷及科學探究並行的態度,探索自然,擁抱自然。
愉快學習事半功倍
作者:張堅庭2018-08-12
我想問問教育局正副局長的孩子在哪間學校讀書,再問主理香港教育政策的高官們的子女在哪裏上學, 讀者們可告訴我嗎?
做一個好校監絕不容易
作者:何漢權2018-08-03
官津學校的校監是大義工,是無薪司令,責任卻特別重大。要做好一個校監也不容易,如何既要支持校長及老師,但又要知所收斂,奉行不干預校政的原則,殊不容易。
和孩子對話 了解孩子背後的想法
作者:海星2018-07-21
這一年,我多了一份好奇,好奇孩子的內在,好奇孩子行為問題,想了解孩子背後的想法,冰山下的感受、觀點和渴望。
中英教學大不同 全人發展育良才
作者:凌羽一2018-07-19
在課程內容上,中國教育課程編排得很緊密,學科知識學習佔據了學生絕大部分的時間,可靈活編排的時間相對比較少。反觀英國教育在課程編排上就有着很高的自由度,不同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
趙永佳夫婦:最終希望孩子能夠堅強走進主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19
經驗學習如此重要,趙氏伉儷早前在報章上的文章,不斷提出:究竟學校有沒有機會有這樣的經驗學習,有沒有資源可以支持?
兒子休學一年的心路歷程──趙永佳、何美儀反思:教育是否該有更多選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18
讓小兒子休學一年的意見一出,身邊的主流教師朋友、親戚認為何美儀「黐咗線」,勸他不要害了兒子,更不要以身試法;但也有人認為休學沒有所謂,甚至提供不同另類學習的課程架構。
國史教育中心:培育具香港情懷、國家觀念、世界視野的新一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16
中心秉承北宋張橫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凝聚社會各界力量,致力向香港青年、老師、公眾人士宣揚中華歷史文化。
教師應該幾多歲退休?
作者:鄭楚雄2018-07-04
人口老化對教育從業員不足有影響?不要說笑了,隨着學生人數持續下降,教師工作競爭激烈,多年以來,已積存不少超額教師;或在市場外求職,但轉徙流離,還未可得穩定職位者。
小一派位制度反思
作者:黃家樑2018-07-04
現時小一分配學位方案爭議漸多,自行分配學位階段的世襲制度固然是其一,統一分區派位階段的校網劃分也造成「名校區」的誕生。
以回憶和感恩為重點的小學畢業試後活動
作者:梁振威2018-06-26
近年小學的基礎教育,在教育專家的鼓吹與民意的壓力下,學校日漸側重快樂,對情意教育,只以蜻蜓點水式的處理。
看卡通學歷史 教大打破歷史教材枯燥僵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6-25
中國歷史有很多有趣的偉人故事,但一般香港小學生對中國歷史科感到沉悶。香港教育大學(教大)怎樣令小學生愛上中國歷史?
若為2047,哈羅應多走一步
作者:鄭楚雄2018-06-13
中文繁簡之爭,既是認知問題,也是使用問題。若果說,簡體字易學,對不是以中文為主要學習語言的學生來說,捨繁就簡會有較強的說服力。但在理由上加上2047這因素,就把問題複雜化了。
善用網上學生評估 TSA與SA各有功能
作者:何瑞珠2018-06-09
香港的多層次系統評估,能夠幫助教育當局了解各個重要學習階段的基本水平,又可以與國際水平作比較、參照,可說是非常完備。
通過自由遊戲體驗生命的喜悅和自我實現
作者:陳善美2018-06-07
遊戲讓孩子得到生命的滋養;沒有通過「玩耍」體驗到內在的滿足,長大後就可能通過「玩」毒品、關係、賭博等來尋找同樣的體驗⋯⋯
好教育不限於小眾
作者:張堅庭2018-05-26
MOOCs 也有不少令人振奮的故事,史丹福大學一個教授人工智能的課程,竟然有16 萬人選讀,遍布195 個國家。
學戲劇「銷售」自己
作者:張堅庭2018-05-20
我在此專欄大聲疾呼多年,呼籲學校及家長自小培養小朋友的戲劇修養,我多次說明這不光為藝術修養,而是為提升工作競爭作準備。
從做中學
作者:黃顯華2018-05-12
亞斯理衞理小學設計了小一「從做中學」體驗統整課程。課程以遊戲、創作及設計、閱讀及實地考察等多元化的體驗活動為主軸,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樂趣,豐富學生的生命素質,激發其成為「最好的我」。
陳梁淑貞:培養未來人才家長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5-03
人們對物質的追求,挑戰權威,價值觀的改變,這些都難分對與錯,在缺乏安全感的環境下,家長和子女都被許多未知的變化所困擾。
認清個人素質是選校最佳策略
作者:鄭楚雄2018-05-02
自以為付得起高昂學費,放棄傳統教育,改為就讀國際學校,問題是否就能完全解決?
國際學校理念不是貴人獨享
作者:張堅庭2018-04-22
我們需要群英而非精英,太多家長爭取入所謂精英學校,太少朋友關心那些考試弱勢的孩子。
杜鵑花開 改良評估
作者:陳家偉2018-03-23
對這個評估採取「低關注、零操練」的態度,學校相信只要把日常的教學工作做好,學生的TSA表現自然會過關。操練試題,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培育專業少年創客 迎接人工智能時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20
一個給孩子接觸編碼技術的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