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地產已屆最壞時候
作者:胡孟青2023-10-11
機構投資者、股民對派息特別敏感,短期始終袋少咗,但長遠理性的投資者都會理解減息還債及出售非核心資產是極正確的部署。同時港府已出口術本月25日《施政報告》有機會減辣,樓市最黑暗時間似已過。
強化香港在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一些建議
作者:潘燊昌2023-10-10
我相信,有關改革將會令香港立刻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突顯一個創新及奮進的形象,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香港市場,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與優勢。
收編後的幣圈 不一定能保存客戶
作者:張宗永2023-10-10
加密貨幣熱潮新興時,給人印象是商機無限,所以吸引了不少從事衍生工具業務的年輕人,從投行跳槽至幣圈。今天,監管機構對這些野蠻人的玩法已經相當了解,民情的取向亦是棄創新求監管,政府開始落重藥收編。
股權投資中的「波動率洗白」
作者:艾雲豪2023-10-09
在公開市場中,投資經理必須披露其持股的當前市場估值,即使他們認為市場價格是不正確的。但私募股權的投資經理,自來卻一直成功地説服投資者,私募投資理所當然地不應遵守相同的標準。
引進重點企業投資逾300億元 陳茂波:11月再辦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9
今年11月,政府將再接再厲舉行第二屆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屆時將有多達300名來自全球頂尖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出席。這次峰會將以「駕馭複雜的環境」為主題。
商海興亡又一波
作者:張建雄2023-10-09
用美元今日匯率來計,恒大這是一場3271億美元的債務災難,龐雅倫和特朗普的負債都是小兒科(龐雅倫負債是恒大四十六分之一)。
最大債務危機 真不是恒大是美國
作者:譚新強2023-10-09
美國弱的是政府尤其內政,兩黨分歧之大已到了dysfunctional,無法正常管治地步,不少人甚至形容接近內戰!但美國也有強的一面,所謂美國最強項就是商業操作。
如何致富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8
經濟學家研究理財知識已經有多年歷史。他們對問題的性質、可以採取什麼解決措施,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研究顯示,人們的理財知識一般來說都不大好,至少和人們自以為的程度相差很多。
平台經濟提升物流業競爭力 善用科技推動企業國際化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6
現時香港的平台經濟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我們期望政府能夠認可平台經濟作為新增長引擎的價值,與業界相關持份者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加大對平台產業模式的研究和了解,以及加強安全管理規範。
陳浩華:房地產企業ESG轉型之路
作者:香港中國金融協會2023-10-05
ESG計劃的實施是把環境、社會和治理因素納入公司戰略和運營的過程。實施ESG計劃需要考慮可操作性,包括審查現有系統、重新設計不一致的政策、制定變革方案、進行員工培訓和持續審查。
世事分析可以超越機率評估嗎?港人要怎樣看目前的挑戰?
作者:古多迪2023-10-05
人世間可能有些事情,就應該全力以赴地去做,超越機率計算和現實考慮。孔子一生所做的,會否就是這類「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事?
點石成金浮沉錄
作者:胡孟青2023-10-04
JPEX得以取信於人,緣於強大人際網絡建構名人效應,借助多位知名藝人及網紅大力吹捧,高回報、錢搵錢、不勞而獲的法術,令人前仆後繼,爭相搭上虛擬資產、金融科技、區塊鏈技術及Web3.0的列車。
內地樓市在9月份有所改善
作者:施永青2023-10-04
所謂限價措施,是政府為了防止樓價大起大落,而要求開發商按政府認為合理的指導價格來開盤賣樓。結果,政府的指導價常與市場脫節,嚴重扭曲市場,令開發商無所適從。
金融預測如瞎子摸象?
作者:艾雲豪2023-10-02
上帝創造的世界複雜無比,為此,聰明的分析師和經濟學家們,發明了很多的理論、經驗法則和模型,説穿了其實就是憑感觀經驗而生的捷徑,做出好些短期的預測,這也許解釋了最近Algo和AI為何受到萬般的寵愛。
從JPEX風暴看證監前置式監管
作者:徐家健2023-10-01
前置式監管這條不歸路,難免跟「披露為本」監管原則愈走愈遠。選擇性披露,甚麼事件會被優先處理永遠是個謎。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 香港排名維持第四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9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顯示,紐約、倫敦兩大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變,新加坡、香港再次名列全球第三、第四,得分差距僅1分,與33期一致。
跨國公司區域總部對香港的重要性
作者:謝祖墀2023-09-29
當跨國企業認為他們在香港可以建立區域中心時,這無形中亦會給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提供更多高質量的就業機會,特別是在複雜環境中所需的戰略規劃和思考能力,以及帶領大規模團隊(往往是跨界)的領導力。
許家印出事前 傳前妻已獲巨額分紅離港 恒大債務重組或添變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9
恒大逾900億元人民幣分紅中,大部分由許家印及丁玉梅夫婦全資控制的英屬維京群島及開曼群島的離岸公司取得,並在許出事前轉移到境外,最終透過「技術性離婚」落到丁玉梅手上。
重振旗鼓
作者:香港會計師公會2023-09-28
香港在實施了3年嚴格抗疫限制措施後,正式啟動一個大型全球宣傳活動。在本文中,多名於旅遊業界工作的公會會員共同探討企業應如何為旅遊業復甦作好準備,以及會計師從中擔當的角色。
綠色金融與氣候變化有什麼關係?
作者:大灣區碳中和協會2023-09-28
世界正以兩種方式應對氣候變化:緩解和適應。緩解指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並阻止氣候變化問題加劇;適應是指面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時,預先採取適當行動,以防止或減低氣候變化造成的損失。
林毅夫教授:中國人均GDP達到美國一半 可超越「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8
林毅夫教授相信到2049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GDP可以到達美國一半,能夠駕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到時,中美關係相信就會和好。
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開幕 李家超:本港有條件在大灣區金融領域發揮更大作用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8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上表示,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國際競爭力,有重要作用。他指政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深入研究提升香港股市流動性可能。
美國金融家的忠告值得反思
作者:張建雄2023-09-28
美國人只記得杜魯門、列根這兩個領導美國成為戰後霸主的總統,但目前看不見有這個希望。目前兩位老兄(拜登、特朗普)都醜聞纏身,經濟保障、醫療保險都走向破產。
債務陷阱?美國才是製造者 國際應凝聚共識盡快化解
作者:何志平2023-09-28
當下,國際社會應聚焦全球高債務問題,盡快在如何化解全球高債務風險問題凝聚共識。炒作「中國債務陷阱」的西方國家應盡快放下偏見,與中國攜手找到走出全球高債務「雷區」的安全之路,因美國才是所有債務陷阱之母!
陳茂波:現時樓市與引入「辣招」時不同 政府密切注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8
陳茂波表示,政府留意到現時樓市的情況跟當年「辣招」引入時的境況有些不同。今年來說,樓市基本上穩定下來,交投量跟長期平均數的月均約5000宗比較仍是稍低,但總的來說仍是穩定。
新時代下的房屋改革
作者:張量童2023-09-27
房屋供應短缺,房價不斷攀升,表面上是可開發土地供應緩慢、發展項目審批過程冗長和建築成本持續上升所致。然而,房屋對於某些群體是一項投資工具,既得利益者包括大量已經擁有物業資產的家庭、個人及機構投資者。
David Webb籲港府 勿透過證監會監管加密貨幣交易 指徒為投機活動提供合法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9-27
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認為,港府不應透過證監會試圖監管加密貨幣交易,因為這只會為投機和高風險活動提供合法性。
鬆按保樓價上限真係咁筍?
作者:胡孟青2023-09-27
政策雖有助減輕樓花物業買家首期負擔,政策目標擺明幫助上車客,並非要幫助貴重物業價買家。基於經濟環境未改善,預期新措施難以長期提振新盤交投,價與量均難以長期受惠。
香港政府的反擊
作者:湯文亮2023-09-27
商場如戰場,香港長年累月被新加坡壓住,係時候作出反擊,但反擊時間亦極之重要,如果等「TOKEN 2049」開完會才對JPEX採取行動,相信效果會差很遠。
星洲設專局建數碼生態 推動數據經濟
作者:黃錦輝2023-09-26
IMDA的職能類近數據局,但其範疇則以推動商務為主,全力為其商業數據業務發展,提供國家級的助力。有說數據是現今世代的黃金,可惜的是香港在數據規範、政府和商務應用各方面,仍在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