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激發寫作潛能 培養閱讀興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31
活動希望小作家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錄並出版,這種成就感會有助激勵他們培養閱讀及寫作的興趣。
到泰國尋找金庸小說
作者:鄭明仁2018-03-23
一個天津大客早一星期到書店買走了幾套金庸小說,李偉雄三人頓足捶胸幾乎哭了出來。
醉態可掬的詩仙
作者:彭家發2018-03-21
李白醉酒裏寫了《清平調》三章,說盡楊貴妃美艷不同凡俗。可惜,醉中未曾仔細,以楊貴妃同趙飛燕比艷,萬萬想不到竟因此惹禍。
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
作者:彭家發2018-03-20
「天子呼來不上船」,李白愛酒眾人皆知,醉得連天子呼喚他上船都不應。但真的有船嗎?
東坡也有憂懼時——談在亡失邊緣的《前赤壁賦》
作者:鄭楚雄2018-03-14
蘇軾一則「未嘗輕以示人」,寫給友人也要千叮萬囑,期望「深藏不出」。很顯然他是怕由此而惹禍的。
新詩、現代主義詩、現代詩
作者:吳美筠2018-02-27
「六十年代裏你最滿意哪首詩作?哪首是代表作?」「我認為我目前寫的詩更好。」「換言之,今天的你打倒昨日的你?」「是,永遠刷新,明日打倒今日的我。」
選堂教授的韓師緣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7
饒宗頤,號選堂,曾在潮州韓山師範學院舉辦高端國際學術會議。僅以此文悼念駕鶴西行的我們無限無限崇敬和愛戴的家鄉前輩、潮學領袖、學問宗師、藝術巨擘。
饒老千古──韓園處處有饒跡,山水喑喑悲莫聲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7
韓山師範學院是饒公曾執教的地方,該校長期竭盡所能弘揚饒學。饒公輝煌的學術成就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已成為韓師寶貴的精神財富。
座標現代文學社‧文青‧現代詩
作者:吳美筠2018-02-26
草川自小喜愛古文,接觸文言文,發現可以借古文入現代詩,自言其新詩創作說不上反叛,但父親是古文主義者而自己則是現代主義者,父子不免為此爭拗。
以清酌庶羞之奠,遙祭饒公之靈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6
饒公走了,在睡夢中羽化登仙,走得安詳自在。從此,天上多了顆文曲星,世間再無我饒公。現以輓聯、輓詩和祭文,悼念一代巨擘。
陶鑄古今自在人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26
饒公駕鶴離去,令人悲痛不已。但轉念一想,101歲高壽,生死輪迴,是自然法則,只要人們記得這個人,就是永生。
無償傳藝的書法大師
作者:楊興安2018-02-24
羅秉威老師學有所長,無償地扶掖後學,志尚高雅。但恐怕一生都是過着窮困的日子,香港便是有這樣默默無聞的人物!
你情願《紅樓夢》有續書嗎?
作者:鄭楚雄2018-02-21
曹雪芹反封建、反落後,《紅樓夢》對人物行事為人的描劃令社會意識推進何止百年。可惜一部偉大小說無法完成,後幾十回又被僵化思想拉回,原地踏步,足供喟嘆。
唐詩哪裏美?
作者:郭位2018-02-19
唐詩好,難道不是好在韻味,不全是押韻;好在境界,不全是堆砌。
香港41間書店舉辦「饒宗頤紀念書展」 愛書人用三種方式懷念大師
作者:編輯精選2018-02-15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館長李焯芬表示,饒宗頤教授是舉世同欽的國寶級大師,他的著作都是經典之作,影響深遠,象徵着二十一世紀中華文化的復興與騰飛。
中文難學,全因方塊
作者:鄭楚雄2018-02-14
當然學字是起步,由字再串成句,由句而串成文,還要是有意義的文,難度只會逐步加深,不同時期會淘汰一些力不能逮的學習失敗者。
張愛玲遺在英皇道的密碼
作者:鄭明仁2018-02-13
很多張迷都想知道:究竟張愛玲當時住在英皇道哪裏?
憶饒宗頤閒談中高見
作者:楊興安2018-02-10
今悉饒公謝世仙遊,福壽全歸。桃李成蹊,著述如林,光照後學,遺澤人間,饒教授真無負此生。
饒公往生淨土 蓮華處處開
作者:駱慧瑛2018-02-08
雖知往生是不知什麼時候發生的必然現象,也預計無常是隨時隨地發生。然而,今早得知博學而可親的饒公往生淨土,心中仍不禁黯然。
記一代宗師饒宗頤
作者:文灼非2018-02-06
饒公最感到遺憾的是10年前有一段時間患了中風,如果不是這樣,他表示還可以多做些學問,「我希望保持身體健康,盡我的力量為國家服務」。
中文要學書面語
作者:楊興安2018-01-26
有人說中文難學,原因是不懂得分門別類去掌握。因為中文之中分口頭語和書面語。語言中又分母語和地方語之別。
梁羽生探索
作者:楊興安2018-01-20
一流的創作人才一定具逾於常人的天分,但尚要有精進的學習精神和苦心經營的意志,懂得變通亦很重要。
梁羽生的牢騷和話語
作者:楊興安2018-01-13
梁羽生受上司羅孚之託,化名寫寫兩大名家作品的異同,原意是掀起話題,使武俠小說更受關注。
千山飄泊隨波渡 古堡揚筆向天歌──夏婕專訪(二之二)
作者:馮珍今2018-01-09
夏婕回顧法國古堡莊園的生活,說:「這是我旅途中最快樂的十年!」她發現自己喜歡大自然,花草樹木,還有種植,當然,讀讀寫寫仍是她最喜歡的主業。
浪跡天涯歸故國 縱橫極地任我行──夏婕專訪(二之一)
作者:馮珍今2018-01-08
自1982年,夏婕便開始浪跡天涯,她說:「旅行,是為了尋找自己的夢,也因為生活苦悶,我生性好動,老是不能安坐家中。」她揹着行囊,獨個兒走遍天山南北,新疆之後,不到一年,又跑到內蒙古去!
我失去了一位長輩和恩師:敬悼余光中老師
作者:朱立2018-01-02
我是個文學的逃兵,更沒有詩細胞,絕不能算是老師的好學生,不過,老師還是非常包容和鼓勵,他對我無形和有形的影響更是碩大無比。
結緣《周報》性情真,巧遇「圖靈」竟再生——專訪陸離(二之一)
作者:馮珍今2017-12-25
「因為不懂,更加高山仰止。」——遇上圖靈,令她重生!
閱讀的月色
作者:周保松2017-12-25
那些年的閱讀,對今天的我還有多大影響。然後我發覺,影響遠遠大於我的想像。
高雄的春天回來了──追念大詩人余光中
作者:高希均2017-12-21
余光中從香港移居高雄,在國立中山大學任教。1986年,余光中為木棉花文藝節寫下〈讓春天從高雄出發〉一詩。作者與高雄市關係同樣密切,改寫余光中這首詩,悼念一代詩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