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香港書展、運動消閒博覽及零食世界今日揭幕 吸引760家展商參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8
由香港貿易發展局主辦的第34屆香港書展、第7屆運動消閒博覽及第4屆零食世界今日起一連七日(7月17日至2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隆重舉行。
倪匡第一本四毫子小說
作者:鄭明仁2024-07-18
根據倪匡著作版本專家王錚研究所得,倪匡分別用「倪裳」和「周君」寫了3部四毫子小說,包括倪裳《玫瑰紅》、周君《歷劫花》和《玻璃屋》。
雪泥鴻爪:劉衛林談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人生感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13
由香港公共圖書館與學海書樓合辦的「學海書樓人生學問講座」,7月6日(周六)邀請香港城市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部講師劉衛林博士主講「人生到處知何似─詩詞中的人生感悟」,暢談歷代詩人如何在作品中抒發人生歎喟。
閱讀的奇跡──《老鼠記者》瘋魔小讀者20年
作者:嚴吳嬋霞2024-07-11
童年閱讀是最幸福的!有哪些書成為了我們的集體回憶?
60年前的「新人」作家
作者:鄭明仁2024-07-11
在藝術創作的領域裏,每一位作者在他的新一篇作品裏,必須以新的姿態出現。
畢生知己田伯光──古龍編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5
古龍看穿了金庸心裏念記的真實人物故事,卻礙於種種因素,不能隨便公之於世。他應該想到何不以同一方式,在小說中暗射金庸,再靜待金庸回應。
近距離看科舉
作者:程介明2024-07-05
科舉是中國古代影響深遠的一項「工程」,影響了現代華人社會的教育理念,也影響了社會的許多其他方面。每個與科舉有關的展示,都在說明這項「工程」之龐大、複雜與嚴謹,讓人明白其影響後世的原因。
邱吉爾:從懶惰少年到英國戰時領袖
作者:張灼祥2024-07-04
從一位不受重視的寄宿學校學生到後來的政治家和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邱吉爾的生命充滿了挑戰、犯錯以及對知識的追求。在年少時期,即使他的表現並不出色,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展現了永不放棄的精神。
瘂弦第一本詩集在香港拍賣
作者:鄭明仁2024-07-04
據瘂弦所論,當初他因投稿《中國學生周報》,跟主編黃崖相熟,故在後者的介紹下於香港出版其第一本書──《苦苓林的一夜》,蓋靈感襲自徐志摩《翡冷翠的一夜》。
空山印深情・王維
作者:何漢權2024-06-28
五千多年的不滅時光,盛載中國歷史文化的獨特與優秀。透過歷史人物的戲劇演出,用心眼觀賞,確然可以產生「三親」的重要作用,此即親歷,親見,親聞。
從字旅,憶相逢
作者:馮珍今2024-06-28
多年來,遊走於不同的文化領域,文學、藝術、電影、戲劇、舞蹈、音樂、粵劇……還跨進不同的界別,醫學、天文學、地質學、建築……遇上不同的人,也認識了不少朋友。驀然回首,那是一道流麗的人文風景!
2024香港書展 主題影視文學 聯同海外共揚閲讀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6-27
書展文化活動顧問團投票選定今年書展年度主題為「影視文學」,並以「從香港閲讀世界:漫遊光影文字間」點題,希望透過廣受歡迎的主題,讓更多市民及旅客發掘閱讀的樂趣,細味香港影視文學的獨有魅力。
艾恩蘭德與維根斯坦引發的深思
作者:古多迪2024-06-14
艾恩蘭德的觀點和她是否一名哲學家,甚具爭議。筆者沒有很強烈的看法,只是覺得即使反對者的觀點成立,艾恩蘭德的觀點也值得深思。
談「道」、「術」、「法」
作者:楊興安2024-06-14
一般人對有名望的宗教人士,只知盲目敬仰,而不懂得分辨他們在道、法、術上修為的層次,在誤己之時,亦造成一股社會歪風,使邪說邪術盛行於世。
尋常日子裏的語言學巨擘:趙元任的生活側寫
作者:張灼祥2024-06-13
張洪年《人語響,文字留痕》談及的幾位語言學大師,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為《教我如何不想他》譜曲的趙元任先生。
古籍課堂拾憶
作者:潘銘基2024-06-07
古代文獻數量繁多,浩如煙海,能夠涵泳其中,神態自若,游刃有餘,自是極不平凡。我在大學一年級修讀鄭良樹教授任教「古籍導讀」科時,經常有這樣的感覺。
畢生知己田伯光──倪匡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06
在這一篇,筆者會首先剖析隱藏在倪匡和金庸兩人作品之間的連繫。
張愛玲被禁的兩部小說
作者:鄭明仁2024-06-06
《秧歌》和《赤地之戀》兩書都是1954年在香港出版,當時張愛玲屈居於北角英皇道一間斗室,創作了這兩部頗受爭議的反共小說。
海南北大校友詩歌及朗讀協會活動
作者:張楨2024-06-05
笑意南天暢遠行,舒襟對酒會詩文。
愛、悲與咖啡香:川口俊和的跨時空敘事
作者:張灼祥2024-05-30
開始失憶(阿茲海默症)的房木,「每天都抱着記憶會失去的恐懼和不安」,又要不讓妻子高竹察覺。然而,可以瞞得多久呢?
荊楚—參加武漢北大校友會詩歌朗誦活動
作者:張楨2024-05-29
一簾好雨逐風雅,秀筆煙波各縱橫。
香港文學館百年夢圓 潘耀明:本地文化認同須建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5-27
位於灣仔茂蘿街7號的香港文學館周一(27日)舉行開幕典禮。開館展覽「萬物有文 文裏尋花」同時舉行,展覽除了以植物為主題,還展出張愛玲晚年的書信真跡,彌足珍貴。
「結義」 與「開情」──談香港赤柱善安公所門聯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4
聯非小道,既要協律,又要對偶,其創作難度並不在詩之下,從立意、構思、遣詞、造句,以至邏輯、修辭,一副對聯寥寥數字,字字須經斟酌,一點都馬虎不得。
從刀鋒到筆鋒:薩爾曼·魯西迪的重生之路
作者:張灼祥2024-05-16
貝克特沒有把他的感受書寫下來。所以Rushdie不知道貝克特的想法。他也想問刺傷他的極端分子:「你為什麼要傷害一個你並不認識的人呢?」
新書──賀同學好友楊岩新書
作者:張楨2024-05-14
水墨胸懷書日月,丹青志願繪春秋。
李欣錫:尋向所誌,古道照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2
在明媚的中文大學校園裏,煒舜兄寄來書稿,囑我為之序。我向來喜讀故事,不意激動難平,諸位師長的故事裏我曾參與過、見證着,正穿行而過,於是,我寫下這些故事,一瓣心香,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
建立金庸紀念館 弘揚俠之大者精神
作者:郭一鳴2024-05-10
香港人無論男女老幼,很難找到幾個沒有讀過金庸武俠小說,或者沒有看過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縱觀香港文學界,金庸的影響力無人能及,他筆下的人物山河故事及其家國情懷,對幾代讀者觀眾影響深遠。
遺忘與創造:馬奎斯晚年的創作之旅
作者:張灼祥2024-05-09
1982年憑長篇小說《百年孤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馬奎斯,他書寫小說的能力、他的個人魅力仍在。患上老人癡呆症的作家,來到生命最後的幾年,仍不肯停止創作。
為七九級于師兄英藍新年音樂會聚
作者:張楨2024-05-08
肴席非寒因酒暖,玉壺尚凝未名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