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

金庸小說與古代藝術文物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04
筆者認為今後大家研究金庸小說,亦要秉承梁、林的精神,要同樣做到鉅細靡遺。
香港早年通俗文學的經典作品
作者:鄭明仁2024-10-03
通俗文學只是一個統稱,它涵蓋的範圍很廣泛,從武俠技擊小說、間諜偵探小說、言情小說、到情色小說等等,都屬通俗。在這裏,筆者介紹三個系列的通俗經典作品──《二世祖手記》、《經紀日記》、《中國殺人王》。
聞一多生平的二三事
作者:劉煦元2024-09-24
聞一多無論在學養、教學、才學、風骨、愛國,就是一個令人敬佩的學者。
由唐至清最值得讀的詩
作者:陳家偉2024-09-18
詩言志、詩言情、詩說理,懂得欣賞詩是一件賞心樂事,能背一首半首詩更可樂在其中,選一兩句名句為座右銘更能指導人生,大家又豈能不愛詩?
《香江神探》揚威日本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17
《香江神探》是19世紀末英國著名偵探小說福爾摩斯故事的仿作,將故事搬到晚清的香港,把虛構的案件與真實的正史人物、香港街道掌故、社會習俗穿插在一起,以小見大還原了香港在晚清時期中西交流的獨特地位。
《龍虎鬥京華》漫畫版
作者:鄭明仁2024-09-05
由於金、梁武俠小說大受歡迎,出版社找來當時著名漫畫家潘飛鷹、莫君岳等人把金庸和梁羽生多套武俠小說編繪成漫畫版,列入「新派武俠漫畫叢書」,行銷海內外。
新香港人偶像:文壇斜槓奇才馮唐,為何他和香港人「一日不食」?
作者:李偉民2024-08-30
新時代,新環境,香港人不必悲觀,對外來的人才,要海納百川,視作自己友,做大個餅,自然,美麗處處!
路邊拾遺──一份失落街頭的文件
作者:許志榮2024-08-23
「上善若水」,「近者悅,遠者來」。善治者痌瘝在抱、垂拱平章,是一條鋪陳貼地,讓庶民各得其所的康莊大道;而不是自矜功伐、套取紅利,名曰「菁英」、「網紅」的骯髒大盜。
《文訊》雜誌與封德屏
作者:廖書蘭2024-08-23
封德屏說:「華文圈內的彼此呼應,即使隔着萬重山水,依然可以聚首交心。」是的,我們書寫為華文文學留下經典作品,為民族團結與文化復興貢獻綿力。
文明的心光
作者:沈言2024-08-21
香港商務印書館於110周年之際,出版《文明的心光──一萬個太陽畫集》,即旨在喚醒公眾對自閉症特殊群體真正需要的關注,藉此開啟一條通往自我探索與社會認受之路。
專訪米哈,快樂不是幻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19
「努力是必須的,是一個基本。但千萬不要認為事情可以通過努力去解決,因為假如你努力了而事情沒有得到解決,你會責怪自己,或是找不到下次努力的動機。」
登滕王閣,誦千古第一駢文
作者:蔡國光2024-08-19
王勃天縱英才,少年得志,因文詞觸怒天子,逐出長安,命運急轉,飄泊他鄉,落漠人生。世事悠悠,抵不過物換星移;浪花淘盡,滾滾江水皆東流。
懷胎十月,我的第13本新書《依依得捨》終於出版:寫作人內心之喜與嗔
作者:李偉民2024-08-16
博君一笑,真不容易!每篇文章要設計新內容、新賣點,還要加入相片和YouTube吸引大眾。寫作前,心知肚明,早有腹稿,在萬花競艷的世代,讀者就如銀行存款,一毛一毛,積存回來的,花姿招展背後,有血有汗。
管領之難 在於修己
作者:陳家偉2024-08-15
無論是古代或現代,管理不能只靠制度、利益、手段、武力……管領之難,在於修己,先能以身作則,才能以德服人。
台灣作家朱天衣分享山居日常 致力為原住民發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12
朱天衣認為不可以以人類的角度去除某種昆蟲、植物等自然環境。只有在平衡的環境下,動物和人類才能安身立命。她明白「人只是過客」,生命短短數十年哉,最終還是回歸大自然。
《射鵰英雄傳》中的梁林故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9
以往我不明白為什麼金庸會為角色的坎坷遭遇而黯然神傷,淚濕稿紙。現在明白了,因為他寫的皆為真人真事。
嶺南才女張紉詩馳騁香港詩壇
作者:鄭明仁2024-08-08
張紉詩是董橋父親的詩壇好友,因此紉詩女史便是董橋的父執輩,董橋主要是跟張紉詩學習舊體詩。幾十年來,董先生文章多處流露舊時月色韻味,這或多或少是受到張紉詩影響。
花之禮讚真詩人──周潔的《花前心事》
作者:周萱2024-08-05
郭一鳴評價,從周潔第一本詩集開始,就覺得她不是刻意追求做一名詩人,她的詩不講格律、不事雕琢、不夠凝練,但直抒胸臆不矯情,沒有任何框框和包袱,一個字:真。
金庸與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研討會 倡建金庸永久紀念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2
今年是武俠小說泰斗兼《明報》創辦人查良鏞(金庸)誕辰100周年,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新聞聯)7月26日舉辦了「金庸與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研討會,與會嘉賓包括金庸的家人和朋友、金庸小說研究者和學者等。
招祥麒:從古詩文經典感受文化之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01
招祥麒博士在接受採訪時指出,從語文學習的理論當中,聲音切入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以朗誦節為例,學生通常只學到老師所教授的知識,但是就未能將這種學習方法應用在其他文章中,故此他決定推出此書。
成功投得黃碧雲的油畫
作者:鄭明仁2024-08-01
我以幾本《揚眉女子》的價錢投得黃碧雲這幅油畫。這是我入藏的第一幅油畫,除了是滿足收藏慾望之外,也算是略盡棉力支持林道群。
書展的驚喜
作者:周光蓁2024-07-30
正當作者簽上「何嘉珍」的名字時,編輯王穎嫻告知:作者是何志平、胡慧中的女兒。當刻可真是晴天霹靂了,也就是今年書展的驚喜。
書展中殘命復活
作者:劉銳紹2024-07-29
下筆時,書中都用感性的句語,我手寫我口,我口說我心,有時是順手拈來的心語,有時嘗試生花妙筆的文學語言,總之就是向傳世文學的角度進發。朋友笑着說:「這是脫胎換骨的你嗎?」
三箭齊發 挽回金庸書版沒落之勢──談保持金庸小說的文化精神
作者:楊興安2024-07-27
在我成長的階段,30年來遇到的朋友,談起金庸小說,每每滔滔而言,如數家珍。小說中的人物,便如老朋友在身邊一樣的稔熟。但近30年來和人談金庸小說,能接得上口的卻沒有幾人。
第21屆十本好讀書單出爐 教師、中學生奪本地原創大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5
書本是人類智慧的寶庫,閱讀是開啟知識之門的鑰匙。寫作能促進知識的傳遞,為嘉許本地作者,本屆十本好讀選舉特意新增本地原創大奬,表揚本地作者的創作才華,為他們提供更多曝光和發展機會。
字旅憶相逢:馮珍今與香港文化人對話 體驗人文韻味
作者:張灼祥2024-07-25
作為讀者的我,看馮珍今的訪問,同樣得到好處。認識或不認識的文化工作者或專業人士,把對方的生活體驗或工作實況與大家分享,讓我們增廣見識,知道每個人在不同崗位,都可以把自己的興趣/喜愛的工作,做出成績來。
入藏多部金庸小說漫畫版
作者:鄭明仁2024-07-25
今次新入藏的漫畫版金庸小說都是上世紀60、70年代作品,距今逾半個世紀,書況保持良好,屬難得的佳品。
石中英x陳坤耀:《青年樂園》被查封真相?創辦人是誰仍然成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3
《青年樂園》被查封背後的真相是什麼?為什麼創辦人是誰,至今仍然是個謎?一起聽聽兩位當事人石中英、陳坤耀的分享。
杜國威:不改初心 回饋觀眾 堅持創作舞台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2
藝術創作上本就應該是一種自由的探索,是對內心世界的直白流露,而不應被侷限在任何既定的形式或標準之中。
金耀基教授憶往事 籲傳統文學遠離金錢掛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7-22
金耀基教授一再強調,香港絕不是文化沙漠,他舉例,現時香港有5所大學於世界排名頭100位中,學術研究和文化發展有一定水準,只是整體文學氛圍仍有待提升。